APP下载

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疗效的分析

2021-08-07高雪娇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丹参复方心绞痛

高雪娇

冠心病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类型,是老年人的多发病[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持续上升,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2]。冠心病的发生与患者平常饮食不节密切相关,血脂代谢异常,血脂沉积造成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血供骤然下降,从而发生损伤或坏死[3]。由于心肌缺血,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见症状,心电图检查可见ST段下降,导联倒置T波加深。冠心病存在一定的病死率,临床对于冠心病患者治疗的原则主要为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4-5]。西医药物治疗以硝酸甘油、阿司匹林为主,用于缓解心绞痛,但是治疗的维持性欠佳。中医治疗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其特定的优势。穴位注射疗法是将药物经体表的穴位注射入体内,通过经脉能直达病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6]。穴位注射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且效果显著的特点[7]。本次研究将其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灯塔市中心医院循环内科收治的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穴位注射组46例和常规组45例。常规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0.1±5.7)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1±0.6)年,合并有高血压的16例,合并有糖尿病的10例。穴位注射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0.6±5.9)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2.4±0.8)年,合并有高血压的17例,合并有糖尿病的9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过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选取标准 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标准,并经心电图检查确诊;年龄18~80岁;知情同意;排除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排除存在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排除心力衰竭患者;排除合并有恶性肿瘤及血液疾病者。

1.3 研究方法 常规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硝酸甘油以及曲美他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在心绞痛发作时予以0.5 mg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舌下含服。每日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100 mg口服,1次/d,并给予曲美他嗪(瑞阳制药有限公司)20 mg口服,2次/d,早晚随餐服用。

穴位注射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四川三精升和制药有限公司)进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其中选取主穴包括内关穴、心俞穴、至阳穴、足三里、巨阙穴、膻中穴、膈俞穴、阳陵泉穴。以5 mL注射器抽取2~4 mL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选取3~4个穴位,先行局部常规消毒后,以快速进针法进针,刺入深度在1.0寸左右,行提插补泻法,以患者有局部酸胀感视为得气。得气后回抽,确认无血后将复方丹参注射液缓慢注射入穴位,注意逐步退针,从深至浅进行层次注射,1次/d,5次/周。

1.4 观察指标及相关评价标准 在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以及心电图改善的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其中心绞痛临床症状疗效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显著改善或基本消失,每周发作次数≤2次为显效;治疗后,心绞痛等症状有所好转,每周发作次数减少50%及以上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视为无效。心电图改善的效果评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治疗后,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心电图ST 下降回升≥0.5 mV,导联倒置T 波改变变浅≥25%视为有效;未到达以上标准视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比较 穴位注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效果比较 穴位注射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6.96%,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治疗前(P<0.05),且穴位注射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发作频率(次/周) 持续时间(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常规组 45 14.35±3.05 6.30±1.92# 19.14±3.82 8.92±2.34#穴位注射组 46 14.24±3.14 2.67±0.82# 20.85±3.90 5.03±1.72#t值 0.614 14.131 0.873 8.912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由心肌暂时性的缺血缺氧,造成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往往还伴有胸闷不适[8]。数据统计[9]显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且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向。冠心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在心绞痛发作时采用硝酸甘油缓解症状,并日常改善心肌血供,但是治标不治本,对于心电图的改善效果不理想[10]。中医理论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平素体弱,脏腑虚损,气血不足,运行不畅,导致气滞血瘀,心络阻塞而发病。《素问·咳论》中指出:“治脏者,治其俞”。穴位注射是基于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和西医注射理论两种技术相结合形成的新型治疗方法,将药物经过经络的腧穴进行注射入体内以防治疾病[11]。穴位注射疗法兼具了穴位针刺和药物的两重效应,能刺激腧穴,通经活络,并通过机体经脉充分发挥药力效应。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络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具有宁心安神、补血益气的功效。心俞穴为对应心脏的背俞穴,是治疗心疾的首要穴位,能调理心脏功能。至阳穴归属督脉,可宽胸利膈也是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的急救穴位,配伍内关穴能治心悸、心痛[12]。膈俞穴具有养血和营、理气止痛的效果。膻中穴能理气、活血、通络。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能调和脾胃,为保健要穴。刺激阳陵泉穴则调理气机[13]。通过穴位注射治疗,刺激以上穴位,能活血通络、补血益气、理气止痛。本次研究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而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降香组成的中成药制剂,本身具有良好的祛瘀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在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14]。本次研究结果中穴位注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7.78%,其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6.96%,高于常规组患者的68.89%,且穴位注射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温屯清等[15]的研究一致,显示冠心病患者加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能结合穴位针灸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双重效应,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其心绞痛症状。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辅助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其心绞痛症状。

猜你喜欢

丹参复方心绞痛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Anti-hypertensive and endothelia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Qima capsule (复方芪麻胶囊) on primary hypertension via adiponectin/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pathway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复方南星止痛膏治疗寒湿瘀阻证336例随机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