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斑月瓢虫解剖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021-08-07黄翠琴
黄翠琴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1 引言
随着大棚温室种植广泛推广,温室内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成为主要害虫,它们发生代数多、周期短蔓延迅速,极易造成严重危害,目前主要依靠频繁用药熏蒸加以控制,这不仅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也易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sexmaculatus)是南方常见种,其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是农作物、果蔬和苗木上的蚜虫、粉虱、木虱等害虫的主要天敌昆虫之一。通过解剖观察其外部和内部细微形态特征,比对野外采集和室内饲养个体特征,结合饲养和室外定点观察,充分掌握其生物学特性,为规模饲养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虫源
本研究共解剖和查验20号标本(10♂/10♀),标本分别来自室外采集(5♂/5♀)和室内饲养成虫各(5♂/5♀);室外采集全部来源于福建省南平市,室内饲养种源来自室外采集,采用豌豆修尾蚜(MegourajaponicaMatsumura)进行室内饲养获得各个虫态[1]。
2.2 形态特征解剖观察
2.2.1 成虫
①针对供试标本采用游标卡尺测定个体相关形态特征指标;分解供试成虫,在体视显微镜下分别观测额、唇基、上颚、下颚须、触角、下唇、前胸背板、小盾片、鞘翅、腹板、后基线、足等特征;②将成虫置于75%酒精内保存软化后取出,在体视显微镜下用手术剪将其腹部取下;③将成虫的腹部置于盛有5% NaOH的小坩埚内加热5 min后取出,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出外生殖器并将其置于蒸馏水中清洗多余的附着物,选择干净且特征典型的生殖器观察并拍照记录;随后分别用50%、70%、90%、100%的酒精逐级脱水,每次脱水时间为5 min,最后用二甲苯透明,用溶于二甲苯的中性树胶封片保存[1]。
2.2.2 其他虫态
利用游标卡尺、体视显微镜和目镜测微尺等常规仪器观察记录特征,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拍摄记录主要特征[1]。
2.3 生物学特性观察
室外定点定时观察:在田间用纱网笼罩密布蚜虫的豌豆苗饲养六斑月瓢虫,设置12个样点,每天12:00观察记录一次。
室内饲养记录:将室外采集的六斑月瓢虫成虫,置于直径9 cm、高10 cm的玻璃瓶中,瓶中放入带蚜虫豌豆苗,在室内(光照15 h,RH65%~75%)设置不同温度(18~30 ℃)饲养至成虫产卵,每天17:00收集卵粒,放入铺有滤纸保湿的培养皿中,待幼虫孵化时,及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小型培养盒中开始观察记录[1]。取同一天产的瓢虫卵90粒,连同带蚜虫的豌豆苗移入到多个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每12 h观察记录卵的发育情况。将初孵幼虫连同豌豆苗一同移至新采集的带蚜虫的豌豆苗的培养皿中单头饲养,每天定时饲以一定量的豌豆修尾蚜,每12 h观察记录幼虫的发育和存活情况至幼虫化蛹[3]。取同一天羽化的瓢虫成虫配对后,及时移入插有带蚜虫的豌豆苗的养虫笼中,每天定时更换一定量的豌豆修尾蚜,观察记录成虫的取食、交配等生物学习性,并观察记录瓢虫的产卵量,直到成虫全部死亡,记录雌成虫的寿命,共观察30对瓢虫。结合田间用纱网笼罩密布豌豆修尾蚜饲养情况和田间自然分布的六斑月瓢虫情况,综合分析六斑月瓢虫的生物学特性。
3 结果
3.1 形态特征
3.1.1 成虫
体卵圆形,雌虫体长4.36~6.21 mm;体宽3.58~5.03 mm;雄虫体长4.18~5.96 mm,宽3.34~5.13 mm,室外个体较室内饲养平均体长长0.13 mm;体宽宽0.03 mm(图1)。
(a):六斑月型; (b)~(e):四斑月型
(1)复眼黑色,额部黄白色被黄色披毛,雌虫额中央具黑色斑纹,唇基具有侧刺突,触角、口器均黄褐色。触角位于两复眼之间,锤状11节具黄色刚毛,基部不被唇基覆盖;上颚端部尖锐,分裂为端齿和亚端齿;基齿具2个上大下小尖锐小齿;下颚须4节,端节膨大为斧状(图2)。
图2 下颚须、触角和上颚
(2)前胸背板宝元型底色黑色,前缘、前角及侧缘黄白色,黄白色从两侧深入导致黑斑形成紧箍咒状(多为雌虫)或元宝型(多为雄虫)(图3)。小盾片和鞘缝黑色,鞘翅上斑纹变化较大,具有多个近长方形桔红色斑,鞘翅上具有4个长方形桔红色斑的个体为“四斑月型”; 鞘翅上具有6个长方形桔红色斑的个体为“六斑月型”,鞘翅外缘有细窄黑色圈。前足、中足和后足相似,腿节较大且扁,胫节细长,跗节第1、2节宽扁,第3节特别小,第4节细长,呈隐4节式(图4)。
图3 前胸背板
图4 前足;后足
(3)第1腹板可见6节,第一腹板前缘呈峰状弧形,后基线伸达第一腹板前缘;雄虫第5~6腹板中央略凹,雌虫第5~6腹板中央平或微突(图5);交配器阳基中叶长舌状,端部钝圆,侧叶弧形条状,色较深,末端具多数缘毛,侧叶和中叶近等长;骨化的基柱与侧叶近等长,端部内弯(左);弯管弧形弯曲,弯管囊内外突均较粗大、外突平直、内突钩状内弯(右),弯管末端收缩为细条状(图6)。
图5 雄成虫腹部末端
图6 交配器;弯管;阳基
雌虫外生殖器生殖板衣领状,端部具有刺状物,交配囊长柱状,受精囊有一定程度的骨化呈倒“J”型,导精管外鞘细小螺钉状(图7)。
图7 雌虫生殖器
3.1.2 卵
纺锤形,长1.01~1.09 mm,宽0.58~0.62 mm,卵壳表面光滑。初产时淡黄白色,后颜色逐渐加深,近孵化时黄白色具浅褐色横纹(图8)。
图8 初产卵(a)、第2d卵(b)、第4d卵(c)
3.1.3 幼虫
1、2龄幼虫浅褐色中透出浅黄绿色(图9),3龄幼虫在体侧各节和各胸节和腹节背面出现黄白色斑块并长出刺突(图10);老熟幼虫体色加深为黑色,头部黄白色,体长6.18~8.39 mm,头壳宽1.79~2.26 mm,各胸节和腹节背面黄白色斑块转变为黄色棘突,中后胸中央各有2块黄色斑纹,每一斑纹上各有1黄色棘突,后胸及各腹节具6个棘刺,第 1、4 腹节的各个棘刺和胸、腹各节体侧的棘刺为黄色,其它各棘刺为黑褐色。
图9 1龄幼虫、2龄幼虫
图10 3龄幼虫
图11 4龄幼虫、预蛹
3.1.4 蛹
鸡蛋形,长4.31~5.42 mm,最宽处3.10 ~4.82 mm,初化蛹时黄白色具光泽,后加深为米黄色,前胸背面有暗褐色斑,翅后缘出现黑褐色条斑,腹部第3~8节背面各有1 对黑褐色馒头状斑(图12)。
3.2 生物学特性
3.2.1 生活史
田间定点观察,六斑月瓢虫以成虫聚集在枯枝落叶下、杂草基部近地面向阳的土块下、土缝中、根茎间和树皮裂缝等处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中旬开始活动,六斑月瓢虫在福建1年发生5~6代。世代历期为26~37 d。卵期3.11~5.83 d,幼虫期6.72~11.51 d,预蛹0.79~1.03 d,蛹期3.16~5.79 d,成虫产卵前期2.81~5.32 d,成虫产卵期22.2~73.6 d。
图12 蛹侧面、背面
3.2.2 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羽化时柔软,鞘翅黄色无斑纹(图13),9.6~11.9 min后开始活动寻找猎物。成虫羽化后第2 d即行交配,可多次交配,每次交尾1.9~5.8 h。每雌产卵187~297粒,卵多数产于植物嫩叶叶背,通常9~24粒并列竖产,雌虫一天产卵3~7次。成虫不善飞行但爬行迅速,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断食5 d仍可交配,但卵的数量明显减少至3~6粒/次,且卵的饱满度降低,猎物缺乏时成虫可取食自身所产的卵。
图13 成虫羽化初期
(2)幼虫:幼虫共4龄,有预蛹期,幼虫平均历期11~17 d。1龄幼虫先咬破卵壳,然后慢慢爬离卵壳。同一块卵基本同时孵出,初孵幼虫多在卵壳附近停留,部分有食卵壳的现象,大约4~5 h后,幼虫分散寻找食物,幼虫捕食能力随虫龄增长明显加大,老熟幼虫日捕食量为162~247头。室内饲养,在适温区内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最适宜温度为24.1 ℃(表1)。产卵期平均16.8 d,1a中5~6月和9~10月出现各虫态数量高峰期。
表1 室内饲养各虫态平均历期 d
(3)蛹:老熟幼虫常常选择叶背或叶面不食不动,以腹部末节分泌粘液将身体固定在化蛹处上,然后虫体开始收缩拱起,脱下的蜕堆积于蛹体尾端。
4 讨论与分析
(1)昆虫识别鉴定技术日新月异,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DNA条形码技术[8]、光谱检测识别技术、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9]等不断突破,但以昆虫形态特征为主要分类依据仍旧是新种鉴定和昆虫分类的主要手段,也是其他各种鉴定技术的基础,对于不断减少的昆虫种群,需要及时发现识别鉴定。
(2)六斑月瓢虫在南方分布广泛,属于本土优势种,且种群繁育快,控害能力强,其成虫和幼虫均嗜食蚜虫,一生最多可捕食近千只蚜虫,但由于农药的过度使用,田间六斑月瓢虫在种群数量上无法有效控制蚜虫危害,须室内饲养实时补充,特别是在温室大棚控害中可以结合多种植物轮作,分阶段释放六斑月瓢虫,使六斑月瓢虫和蚜虫能够建立起较为平衡的生态关系达到有效控制的效果。
(3)日前室内饲养用于解剖观察的六斑月瓢虫主要采用蚜虫等天然猎物,在人工饲料饲养过程中仍发现幼虫成活率低、产卵量减少和产卵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今后拟在替代猎物饲养方面开展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