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泰语版)》和《汉语教程》对比研究

2021-08-06祝利娟

文教资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

祝利娟

摘   要: 汉语教材作为学习汉语的媒介,在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一套教材是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系统性,是教材编写和选用的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对《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汉语教程》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两套教材在编写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就这些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关键词: 汉语教材   对比分析   编写建议

一、引言

从已有的泰国学习者使用的初级汉语教材来看,大多数教材较好地兼顾了系统性和实用性,但在科学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上有所欠缺。《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泰语版)》①和《汉语教程》②是泰国学生汉语学习常用的教材。目前学界对这两套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套教材的考查和与其他教材的对比分析,如邵忠荣(2018)、王嘉文(2014)对《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进行考察,董晓晨(2015)、乔智慧(2008)等将《汉语教程》与其他汉语教材进行对比,少有将两套汉语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的。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四个方面对这两套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在编写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就这些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二、《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和《汉语教程》对比与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是让学习者通过语言要素的学习,掌握汉语语言技巧,并达到能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其中,语言要素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教材的展示和老师的讲解完成的,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在教材中的编排应有依有据,配合教师的讲解达到教与学的最优化。语音的编选与练习,词汇的数量、难度与注释形式、语法点的数量与注释形式,汉字的编选与练习是衡量一套教材是否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等的重要标准,下面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和《汉语教程》。

(一)语音的编选与练习

语音教学可以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好,才能更好地学习汉语。语音中如声、韵、调、语流音变等都是非常重要且必须掌握的部分,这些部分在教材上呈现的多或少、详或略、呈现形式、练习等都是值得考察的。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在音节的展现形式上,利用了表格和符号,简洁明了。但对于语音内容的介绍比较简略,如声、韵、调、儿化韵、拼写规则等部分没有展开讲解,没有突出重难点;从练习来说,无论是单个声韵母的发音练习还是易混声韵母辨析练习,教材都设计较少,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整体音节的认读训练较多,但缺少声韵母的配合练习。

《汉语教程》安排了10课时的篇幅呈现语音知识,对每个声韵母的发音要领、发音方法和发音技巧进行了讲解,如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展示了“吹气法”;变调、轻声、儿化,语调、重音等有详细介绍;练习设计比较科学,题量合理,题型多样,但展现形式过于单一。

(二)词汇的数量、难度与注释形式

词汇是一种语言的物质材料,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很难学好一门语言。根据一本教材的词汇的数量、难度、注释形式等可以分析教材的難度水平,也可以判断一本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些方面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杨德峰认为:“初级汉语教材每课生词以20个—30个为宜。”③在词汇量上,据统计,《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共有1083个生词,共有48课,平均每课大约22个生词,在数量控制上比较合理。《汉语教程》共有1554个生词,共50课,平均每课大约31个生词,生词数量较多,会对初学者造成一定的负担。在词汇难度等级上,《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和《汉语教程》的词汇以一级词汇为主,有少量的二、三两级词汇,超纲词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将词汇安排在课文之前,《汉语教程》将词汇安排在课文之后,对词汇的注释更加详细,加入了词汇的分类。两本教材的注释都含有中文、拼音和外语翻译。另外《汉语教程》在开篇设置了汉语词类简称表,让学习者对汉语词汇有总体的认识。

(三)语法点的数量和注释形式

对于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来说,语法点数量不宜过多,并且不应集中于语法理论,而应集中于如何使用。初级汉语教材中语法点的数量和注释形式都要有针对性。

据统计,《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共有203个语法点,《汉语教程》共有91个语法点,两者相差较大。从教材中可以看出《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将语法点罗列较细,例如,在《汉语语法等级大纲》中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提问属于一个语法点,但在《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中将其分为多个语法点分散分布,因此语法点数量较多。《汉语教程》没有这样细分,因此语法点数量较少。《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的语法点过多过细,对初级学生来说在记忆和用法上有一定的困难。

在语法点的注释上,《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主要以公式和表格对照的形式展现,直观地表现语法点的结构和差异,这样编排在淡化语法项目的同时使语法点的结构和功能一目了然。泰国版的教材用泰语陈述语法点的用法和概念,是针对泰国学生国别化的编排。《汉语教程》更偏向于传统的理论性的讲解,通过英语翻译解释汉语语法点的结构和功能,对母语非英语的国内留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更加困难。较少运用到表格、公式、图片的辅助展示,形式过于单一,理论性较强,缺乏趣味性,学习起来较枯燥。

(四)汉字的编选与练习

汉字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和语音一样,应该是贯穿学习始终的一部分。初级汉语教材中汉字认写的展示和汉字练习的设计都是考查的重要因素。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采用“多认少写,认写分流,逐渐达到认写合流”的模式,将“语”和“文”先分后和。前期需要认读的汉字是随课文中出现的顺序安排的,如“谢”“难”等,但需要书写的是如“一”“大”等笔画少的汉字,这种汉字呈现方式是符合学习者学习特点的,具有科学性。同时结合汉字笔画、笔顺、偏旁和组合结构等知识的介绍。在练习上,每课的“读与写”板块有“短文朗读”“填写对话”“汉字练习”和形近字词的辨析等不同的练习形式。

《汉语教程》采用“认写合流”模式。需要书写的汉字是课文中出现的需要认读的汉字,这种方式使初期需要书写的汉字过难,如第2课就有“难”“谢”“很”“爸”“妈”等汉字,容易使学生对汉字产生畏难情绪。另外,笔画、笔顺、偏旁等相关知识较少介绍。练习主要集中于“写汉字”板块,采用米字格临摹的方式展示汉字的写法,从11课开始,把对话练习中用拼音完成换成用汉字完成,练习形式单一。

三、教材编写建议

初级汉语教材的编写应充分考虑适用对象的综合情况,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年龄等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重点和难点,尤其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明确汉语中哪些内容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这样编写一套具有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初级汉语教材。通过对《体验汉语基础教程》和《汉语教程》的对比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初级汉语教材编写建议:

(一)语音方面

语音知识的学习是贯穿始终、长期进行的过程,学习者只有掌握了语音知识才能用汉语进行交际。语音内容不仅老师要多示范,学习者也多练习,在教材的呈现上应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第一,语音内容及相应的练习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分散到不同的课时中。前期可以先系统完整地介绍语音知识,后期建议分散到不同的课时,并结合相应的练习,保证语音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第二,语音内容的注释应准确无误并且尽量简单易懂。注释时避免模棱两可,传递错误信息,形式尽量不要过于单一,可利用不同的色彩区分声韵母,或利用符号展示音节的拼合等。第三,合理利用母语的迁移。对于汉语与母语相同或相似的音应借助学习者的母语设计,对于母语中没有的或学习者容易混淆的音应作为重难点内容,通过适当重现巩固。

(二)词汇方面

词汇是学习者说话造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者要在丰富的词汇基础上与他人开展交际,并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体现在教材上,词汇部分的编排首先要科学合理,其次要准确无误。

第一,合理控制词汇数量,有规律地增加。词汇数量不能过多也不应过少,控制在学习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以内。应该由少到多有规律地增加,不能大幅度增减。第二,词汇的注释应该准确明了,结合学习者母语;形式直观有趣,重视用法的展示,适当增加例句。注释应做到准确无误,尽量选择学习者母语进行翻译。符合汉语的规范,注意汉语词汇与其他语言的词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应以汉语词汇的意义为准。注释还应深入浅出,多利用直观手段呈现,通过例句展示词汇的用法。

(三)语法方面

语法通常被认为是枯燥晦涩的,并且汉语语法和其他语言有较大的差异,如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但印欧语系形态变化丰富。这些不同都给语法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语法部分不仅要求老师运用合适的方法讲解,还要求在教材的呈现上合理分配,精准无误,通俗易懂,配合教师达到“精讲多练”的效果。

第一,语法点要适度适量,有规律地呈现,合理分配重难点。初级阶段平均每课有两三个语法点为宜,每课语法点太多会造成负担,学习起来有难度。语法点的选择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合理选择不同等级难度的语法点分配到每一课。第二,语法点注释应精准干练,重视汉语和母语对比,重点突出,难点强化。在准确无误的基础上,针对母语和汉语相同或不同的语法点进行解释,有效促进学习者母语的正迁移,一定程度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在学习者可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逐步减少母语解释,增加汉语解释,让学习者习惯中文的思维方式,学会地道的汉语表达。第三,示例应该通俗易懂。因为语法比较抽象难懂,示例越具体越形象,学习者越能准确无误地掌握语法点。示例还应符合现实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将语法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汉字方面

汉字是中华文化中独特的部分,也是学习者认为最难的一部分。汉字难写难认,常常“吓退”学习者。如何既体会到汉字的有趣又学好汉字,体现在教材上就要求汉字部分具有趣味性,由易到难,符合学习者的特点。

第一,初期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应分开,按照自身规律独立设计。在汉字认读上,可以随课文出现的顺序安排。但汉字书写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如果初期书写的汉字就随着课文中出现的汉字顺序编排,如初期的“谢”字,让初学者书写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容易使学习者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书写汉字。第二,增加汉字相关知识的介绍。有规律地介绍笔画、笔顺、偏旁等内容,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掌握汉字的书写。第三,汉字展现形式应该丰富,尽量结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运用丰富有趣的形式展现汉字,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感官,使汉字变得生动形象。

四、結语

教材编写应做到“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的统一,要有针对性地将语言要素展示出来。每一套教材都应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学习动机、学习目的等编写设计。但总的来说,对于语言要素的安排应该合理控制,与学习者的水平相一致,随着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增加难度。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展示时尽量采用直观有效、简洁明了的形式,减少理论性的讲解,增强趣味性,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兴趣,进而提高习者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注释:

①姜丽萍.体验汉语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②杨寄洲.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③杨德峰.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3).

参考文献:

[1]邵中荣.初级汉语教材“体验汉语基础教程”考察[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8.

[2]王嘉文.“体验汉语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分析[J].世界汉语研究中心,2014(3).

[3]董晓晨.初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趣味性研究——以“初级中文:活学活用”“汉语教程”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5.

[4]乔智慧.“汉语教程”与“发展汉语(初)”比较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8.

[5]张静贤.关于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

[6]姜丽萍.体验汉语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杨寄洲.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8]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9]杨德峰.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03).

[10]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语法等级大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1]杨寄洲.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04).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
国内外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求与缺失现象对比分析
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推导的对比分析式教学模式探索
留学生形容词谓语句的习得研究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