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与牛肉相爱相杀
2021-08-06杨扬
杨扬
出国12年,我从一个只会做红烧肉和西红柿炒鸡蛋的厨艺小白,进阶到能够面对一桌客人来家吃饭不害怕。但是,唯独牛肉是我在厨房里跨不过去的坎。
当地超市里的牛肉,有各种长得要命的名头,比如“Angus Diced Beef”“Corned beef”“Finest Irish Round Roast”等等,有时候还能排两行。在我看来,它们就是“牛肉块”“牛肉大块”“牛肉超大
块”……这些牛肉看起来都不错,吃起来却非常不可理喻。有的时候煮完还不错,有的时候煮完又干又咸。一点也不好吃,苦咸苦咸的。
牛肉的确是很难处理的食材,我做的牛肉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手艺不好就需要加强练习,在跟牛肉奋战的日子里,我辛勤地收集一切牛肉食谱,卤牛肉,煮牛肉汤,做牛肉酱,烤牛肉干,红烧,油煎,爆炒……我问过老朋友、网友、亲属、家人、邻居、路人,以及肉铺子里的老约翰,每个人都倾囊相授,坦诚地把独家祖传秘方告诉我。可是,我做的牛肉一如既往地难吃。
我可能和牛肉八字不合。终于有一天,我再次鼓足勇气,又买回一大块牛肉切碎了,放在汤锅里,加上西红柿小火慢煮。做完之后尝了一口,感觉很咸,但我还没放盐呐!我的内心有了一个隐隐约约的声音。我从垃圾桶里把牛肉的包装翻出来,仔细读上面的大字——corned beef。corned是什么意思我从来没有深究过。作为一个半道出国的人,我很少有耐心查询每一个生活中遇到的生词。看着corn,我认为这是“谷饲”的意思,就是听着轻音乐、接受按摩、过着腐朽生活的那种牛。我又翻到原料表,发现上面写着:“牛肉和盐。”我察觉此事必有蹊跷。
牛肉和盐,和盐,和……盐?于是,我翻开词典。我从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字的最后一行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 :corn在做动词的时候,和谷子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个动词,腌。原来12年来我买的一直不是原切牛肉,而是腌制品。
这么多年来,我错误地买过咸猪蹄做卤猪蹄,买过培根排骨做红烧排骨,但是那些我很快都改了,只有面对牛肉,我兢兢业业地做了12年“红烧咸牛肉”。
果然,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我虽然没有知识,但我有一种浩然之气,百折不挠,我可能属于愚公移
山精神新时代继承人。
这个故事在朋友圈发表之后,朋友们纷纷给我点赞,他们说我的牛肉是大西洋的泪水煮成的。他们还建议我,从今往后可以骄傲地对身邊的人说 :我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另外一拨人诚恳地感谢我让他们的人生少走了好多弯路。只有一个老哥认认真真地指导我,这种牛肉白煮了就好,吃起来很像“山西平遥的牛肉”。
后来,我去超市又买了一份corned beef,这次不加盐煮。果然,牛肉一改桀骜不驯的口感,驯服妥帖,乃至有了一种慈眉善目的口感。我感觉自己终于和牛肉达成了和解,算是对得起和它半辈子的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