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表演不易做自己也难
2021-08-06王品
王品
近日,杭州保姆纵火案因受害人家属林生斌“组建新家庭喜得一女”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争议。怎么这么快再婚生女?是否涉及遗产纠纷与非法侵占?有没有践行承诺成立基金会?……围绕林生斌的风波,既涉及情感等个人观念问题,也涉及公益等公共价值话题,后者待事实清晰后自有公论,前者则更可见世道人心。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林生斌曾遭遇的变故,大凡有情感者,都会报以同情之意、恻隐之心。网友曾经的安慰与支持,多是發自人性深处之举。
还需明确的是,无论外界给予什么样的期待,林生斌都没有义务回应这样的期待。他可以选择走出悲剧的阴影,可以选择重新去爱,开始新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公众对“完美受害者”的期待,反而是不道德的。当然,这也只是一个抽象的道理,同样是一种失之于简单化、概念化的判断。
对于公众,因为对林生斌的格外关注,以及寄予的同情,尤其是那张向隅而泣的照片产生的心理震撼、那些哀悼亡者的悲情文字带来的催泪效果,所以对他有很高的道德期待。林生斌本人,也在“投喂”公众的同情心。很大程度上,“悲情流量”让林生斌能以之为“资源”,在创业、直播等方面获得帮助,这正是公众舆论与林生斌的“合谋”。
而故事的峰回路转,则意味着“合谋”破裂。对于林生斌,要维持“深情人设”“悲情人设”,意味着以未来人生为代价,毕竟公众期待的是“此情不渝”的他;而对于公众,越是投入关注、感情、金钱,就越是希望林生斌符合自己的道德与心理预期,对“完美”的成色要求也就越高。这种实然与应然之间的拉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断裂。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对其他绝大部分人而言,能看到的只是各种能被看见的行动及其结果。林生斌微博发文祭奠亡妻亡子、林生斌再婚生女并官宣,背后隐微的心理历程和生活细节,都是一团迷雾。外界能进行的,只是揣测。正因此,难免会有从各种各样或真或假、半真半假的细节开始的演绎。类似林生斌有外遇在先、捐建所谓“镇魂井”,甚至是与保姆合谋杀人等,一些离奇情节之所以出现,正是因为公众需要“以迹论心”,用看似确凿的事实与解释,来验证乃至强化自己的判断。
一个人的选择有其内在逻辑,只要不违法违规,也是个人自由。但林生斌的不少做法在客观上给人的感受,确实是在立人设。所谓人设,是一种“人格面具”和“公开表演”。这让人想到戈夫曼的日常生活“拟剧论”。每个人都在按照社会系统这个“剧作者”的规则在表演,人性的自我与社会化的自我总是存在差距,表演者既有遮掩式表演,也有误导式表演,其中关键在于,符合他人对于自己在此情景中的认知。这并不是说林生斌的悲伤是演的,而是说是在互动中,这种悲伤变得更像悲伤。
不过,如果是利用公众对弱者的同情心进行变现,那么不仅会消耗爱心与信任这样的稀缺公共资源,而且本身就有着极大的风险。正所谓,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凝望你。一个人精心营造人设,也难免会被这样的人设反噬。一旦有不符合人设的言行举止,就容易从安慰同情变成群起而攻之。这就像古人早已说过的,“杀君马者道旁儿”。“剧作者”的规则,早已写定;表演不易,做自己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