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1-08-06许邦宁

文理导航 2021年19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

许邦宁

【摘 要】今年,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新课改的浪潮下,通过教学方法推广教学内容发展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环节。符合当前新课改理念,同时伴随信息技术时代的快速发展,其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学习开展教学工作中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微视频资源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最佳的教学目标,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发展,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课堂之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抽象的文本知识,提高自身多方面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微视频资源的探究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际运用进行策略与观察,得出结论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微视频资源;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

当今,法治成为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作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还是作为学生成长的素质,將法治纳入义务教育内容的体系,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在教学教育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里,微视频作为一种便捷的教学资源被教育工作者广泛重视,针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教师有效利用微视频资源开展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体系,最终将道德与法治结合实践与实际生活中。

一、微视频资源的概念

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是指个体通过电脑、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工具录制拍摄并上传互联网进而达到播放共享的资源,微视频资源时长通常为短则35秒,长的一般在25分钟左右。微视频的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包含小型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学习内容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其时间短、知识内容片段化。精准提炼出准确的教学内容,微视频教学资源迎合了现代教育理念符合快节奏、高效率的教学模式,通过形象生动地展现,内容精彩、时间精短,符合自主性强的特点,帮助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学生共同学习,结果流动等优势,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并将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改革优化,具有丰富的教学意义。

二、微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意义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人情况,从学生个人特征出发,帮助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为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全面性、发展性人才。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每天都在产生显著的变化,基于学生心理层面特征,如果将抽象的课程直接传授于学生,学生会出现不理解、枯燥、逆反心理等特点,无法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教师应将微视频资源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采用最合理科学的方式将教学理念传达给学生,通过教师对微视频资源进行设计加以创新,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道德法治课程的重要价值。因此,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教师需重视微视频资源,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的需求,积极培养初中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规律体系。

(二)促进教师参与新课改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教育理论的深化,课程改革模式也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在指引学生发展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影响下,教师需积极改革教学与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在课堂中教师是以主导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教学中,教师需首先对微视频资源进行足够了解,其次加以改进和创新,总结、归纳、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弊端。教师在寻找或制作微视频资源的过程中,从中吸收更多的教学经验,开展新教学方式,并拓展自身的知识水平,促进道德与法治实现高效率的质量课堂,在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水平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水平和道德素养。

三、微视频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通过微视频资源创设教学情景导入课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极其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下降,课题学习氛围减弱等。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充满乐趣的课题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树立课题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切实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教师可在课题教学中运用微视频资源,轻松创设出教学情景,将课题创设与课程、课堂、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中,第五课时守望精神家园,教师首先可选取如国家宝藏、中国成语起源、经典流传等文化类资源进行短时间播放,使学生了解并重视我国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观看完短片后,教师可根据短片中心思想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呢?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教师再加以总结进行环环相扣,使学生在强烈的讨论氛围下激发对于问题的思考理解,通过微视频资源达到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还可以通过挖掘学生生活中丰富的教学情境,根据生活经验,创设模拟化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善于利用学生家庭中的微视频资源吸纳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在课堂生成教学情境形成较强的情景教学意识,利用微视频中的自然环境资源搜集、开发、积累有关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的材料,同时需要经常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促使微视频资源有效地运用到道德与法制教学中,认真累积资料,做好案例分析,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微视频情景创设方法。

(二)突破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有很多理论性知识,初中生因思想体系没有达到完整,过多的理论知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便于理解。教师需要用微视频资源来突破这一重点问题,将学生难以理解抽象化的理论知识,通过微视频资源变得生动、具体、趣味,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例如在《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时,凝聚法治共识中,对于初中生来说法律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可运用微视频资源简化教学,进行导入。例如播放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过马路时发现红绿灯坏了,某商场起火的新闻,以及小学生辍学打工等,根据这些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们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分别寻找政府哪个部门给予帮助?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资源时思考问题,最终得出结论,教师再对结论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养成法治体系、形成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等,为学生树立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在突破重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的教学内容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运用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