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快速路两侧绿化工程的国民经济评价研究

2021-08-06武斌李彬彬

关键词:绿化工程可行性

武斌 李彬彬

【摘  要】国民经济评价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对项目决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以台州市现代大道两侧绿化工程建设为实例,从国家整体角度研究项目的效益与费用,并应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分析项目为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ject feasibility research, national economic evalu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oject decision-making. Taking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n both sides of Xiandai Avenue in Taizhou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enefit and cost of the pro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country, analyzes the net benefit brought by the project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by applying shadow price and social discount rate, and evaluates the economic rationality of the project.

【关键词】绿化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可行性

【Keywords】landscape engineering; national economic evaluation;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5-0090-03

1 引言

经济评价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内容,城市快速路两侧的绿化工程作为基础设施项目,在国民经济评价过程中,不能单纯从项目经营的角度考虑,而应该从全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台州市现代大道两侧绿化工程建设,作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营运的直接费用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功能要素、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不能单纯地考虑项目的经营效益,应从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全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

2 工程概况

台州市现代大道西起桐江大道,东至台州湾大道,全长约22.3km,规划为城市快速路,道路两侧沿线范围内,用地性质主要以农林用地和防护绿地为主,部分为居住用地。

工程建设内容为道路沿线部分区段南北两侧各20m范围内绿化种植,绿化现状场地标高与道路人行道设计标高平均差值约为2.53m,后退绿化土方填至与人行道设计标高齐平后,适当造坡,填方采用黄土、黑土、渣土相结合的形式,在保证0.5m厚的黄土、1.5m厚的黑土基础上,剩余填方采用渣土。工程实施绿化面积约27万平方米,填土方量约79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0420万元,计划于2022年11月完工。

3 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3.1 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绿地的经济效益,是在经济学上的反映绿地建设引起的环境价值变化。对环境价值变化所产生效果进行经济计量即效益核算,在进行绿地建设的效益核算时,应遵循有无比较的原则,即将有绿地与无绿地比较,分析两者的差异,得到项目的效益。绿地建设将带来地区环境的改善,由此取得的收益难以直接进入市场,因此,不能用市场价格进行计量,在国民经济评价的过程中,主要采用间接法核算经济效益。

3.2 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用以判别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并用作计算经济净现值的折现率,是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通用参数。社会折现率的设定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水平、社会投资的边际收益、资金机会成本、供求状况等因素,当前社会折现率取值为8%。

3.3 项目计算期

项目计算期包括工程建设期和工程的有效使用期。工程建设工期为24个月,绿地工程的经济使用年限一般为30~50年,项目计算期取42年。

4 费用与效益计算

4.1 投资费用调整与计算

国民经济分析时,费用的调整与计算是依据财务效益分析时的投资费用,按各项投资的影子价格换算系数进行调整,得到以影子价格计算的各项投资费用。计算时剔除属于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的投资费用部分,如税金、补贴、利息、折旧等。固定资产投资中工程造价通过公开招投标、按目前市场价格来估算,可以不作调整。土地报批指标及税费和建设期利息作为轉移支付,应从固定资产投资中扣除,项目建设用地费8017万元。因此,投资费用调整为:20420-8017=12403万元。

4.2 运行费用调整与计算

项目的年运行费主要包含工资及福利费、维护费及其他费用。①工资及福利费。根据类似项目调查,管理人员及维护人员约需20人,人均年工资为40000元;福利费按职工工资总领的10%计;其他工资性津贴按总额的20%计。则工资及福利费为104万元/年。②工程维护费。工程维护费按工程费用的0.5%计,为54万元/年。③其他费用。按工资及福利费、工程维护费二项之和的20%计,为32万元/年。综合上述计算费用,工程正常运行期的年运行费为190万元/年。

4.3 效益估算

绿地建设发挥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

4.3.1 生态效益

①固土护坡效益:绿地建设的植被系统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形式,在林冠层、地被、林下凋落物以及盘根错节的植物根系均发挥固土护坡、水土保持的作用。

在估算绿地植物的固土护坡价值时,采用影子价格法进行计算,即:Es=A(h0-hi)P

式中:Es为固土护坡效益,元/a;A为绿地植被面积,hm2;h0为无绿地植被的土壤流失厚度,mm/a;hi为有绿地植被的土壤流失厚度,mm/a;P为挖取或拦截泥沙的平均费用,元/t。

挖取或拦截1t泥沙平均费用按20元计算,我国土壤侵蚀的研究表明,有绿地与无绿地的侵蚀深度差异平均为15~35mm/a,侵蚀模数为203~473m3/(hm2·a),由于浙江省生态修复能力较强,绿地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差值较小,取下限203m3/(hm2·a),相当于15mm/a。项目以绿地面积277441m2计算,每年固土护坡总价值为:Es=277441×15×10-3×20=83232元。

②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效益:绿地可以对雨水降水进行截留、吸收、下渗,对自然水源进行重新分配,减少由于超渗水而产生的径流,利用植被吸收水资源。采用截留法计算植物措施构建的植被帶的涵养水源价值,再通过影子价格法评估其水源涵养价值为:Ew=RAPiθ。

式中:Ew为涵养水源效益,元/a;A为绿地植被面积,hm2;R为平均年降水量,mm/a;Pi为单位蓄水量的库容成本,元/m3;θ为截留系数,%。

每建设1m3库容所需年投入成本费0.67元,浙江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mm/a,截留系数取30%,每年涵养水源功能价值为:Ew=277441×1500×10-3×0.67×0.3=83648元。

绿地植物净化水质效益为:Ep=RAPiθ。

式中:Ep为净化水质效益,元/a;A为绿地植被面积,hm2;R为平均年降水量,mm/a;Pi为水的净化费用,元/t;

θ为截留系数,%。

水的净化费用价格为2.09元/t,浙江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mm/a,截留系数取30%,每年净化水质功能价值为:Ep=277441×1500×10-3×2.09×0.3=260933元。

③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经济、生态、科学研究、美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是极其重要的环境资源。选用生物多样性保育指标作为生物多样性价值,其计算为:En=APi。

式中:En为生物多样性价值,元/a;A为绿地植被面积,hm2;Pi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多样性价值,元/(hm2·a)。

结合绿地生态建设植物措施应用现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选择10000元/(hm2·a)计算,因此,生物多样性价值为:En=277441×10-4×10000=277441元。

④调节气候价值:绿地植被生态系统可直接或间接地调节大气候及区域性的小气候,起到地表与大气之间绿色调节器的作用,通过降温增雨、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缓冲极端气候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能够有效控制大气中CO2浓度,减轻温室效应,增加生物生长量。每形成1g干物质,需要1.62g的CO2,释放1.2g的O2,固碳释氧价值计算公式为:Er=ACaP。

式中:Er为固碳或释氧的经济价值,元/a;A为绿地植被面积,hm2;C为陆地植被生产力,t/a;a为系数。其中,CO2取值1.62,O2取值1.2;P为价格,元/t。

固碳价值:我国造林成本(以1t碳计)为260.90元,陆地植被平均生产力为12.7t/a,但由于绿地生态建设中植物种植初期生产力相对较弱,按10t/a计算,因此,每年固定的CO2经济价值为:Er1=277441×10-4×10×1.62×260.90=117263元。

释氧价值:

以氧气工业成本(以1kg氧计)0.4元计算,植物释氧的经济价值为:Er2=277441×10-4×10×1.2×0.4×103=133172元。

综上,绿地植被调节气候每年产生的总价值约为250435元。

4.3.2 经济效益

绿地建设属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非营利性,而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投资者、管理者无法所独享大多数效益。在经济效益分析时,宜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出发,分析宏观的、长期的经济效益。

①防洪减灾效益:道路两侧绿地生态建设能够减轻或免除洪灾,为人民提供能够稳定生产和生活的环境,同时,避免洪水泛滥可能带来的瘟疫流行、水质及生存环境恶化等严重危害。以无绿地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洪灾损失与有绿地情况下实际的洪灾损失的差值计算,每年可减少损失500万元。

②土地增值效益:绿地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周边的水源水质、景观水质,减少洪水风险等自然灾害,由于环境的变化地产或房产的价格增值。工程建成后,受益用地为道路绿化两侧各50m范围,约3000亩,每亩增值按10万元计,则土地总收益30000万元。

上述间接效益的测算只考虑一次相关,即项目建成后对周围区域土地带来的升值的贡献,不再估算拉大城市框架、提高中心城区集聚和辐射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后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诱发的其他效益。

4.3.3 社会效益

绿地植被作为一种社会人文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呈现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植物可以愉悦心情、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由绿化种植构成的植物景观可为人们提供游憩、交流、娱乐及文化功能,带动旅游的发展,主要估算其旅游效益。

旅游效益:在绿地构建的植被带,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计算公式为:V=AK。

式中:V为植物旅游价值,元/a;A为绿地植被面积,hm2;K为单位面积植物的旅游价值,元/hm2。

研究表明,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平均旅游价值为3546.41元/hm2,由于城市绿地植被的价值略低于生态公益林的平均旅游价值,因此,K取3500元/hm2,项目的旅游效益为:V=277441×10-4×3500=97104元。

5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

5.1 分析指标

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为国民经济评价中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两项重要指标。

①经济净现值。

经济净现值(ENPV)是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的主要指标,是用社会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经济净效益流量折算到项目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计算期,以年计;B为经济效益流量;C为经济费用流量;(B-C)t为第t年的经济净效益流量;is为社会折现率。

②经济内部收益率。

式中:EIRR为经济内部收益率,其余符号同前。

5.2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报表

投资经济费用效益流量表用以计算项目投资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两项指标,综合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按项目投资口径计算的各项经济效益与费用流量及净效益流量。

依据表1的净效益流量计算结果,项目的经济净现值(is=8%)为851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8.68%。采用社会折现率8%作为折现率计算,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大于0;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具有经济合理性。

6 结论

本文运用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将城市绿地建设的环境价值进行经济计量,针对绿地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特点,进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为同类型的项目建设提供借鉴。按照资源合理配置原则,对绿地建设项目的經济评价,从国家和地区整体利益和社会需要角度出发,采用国家规定的参数和影子价格进行计算,调整项目的投入物和产出物,对项目经济进行全方位评价,判定其合理性与可行性,为政府审批或核准该类项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王正芬,陈桂珍.建设工程项目经济分析与评价[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蔡细平,郑四渭,姬亚岚,等.生态公益林项目评价中的林地资源经济价值核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4):76-80.

【4】张正泽,杨洋.经济评价指标在投资项目方案中的应用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21(1):14-17.

【5】杨莉.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园艺,2019(11):195-196.

【6】张丽萍.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经济效益的结果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8):161-162.

猜你喜欢

绿化工程可行性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初探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
关于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施工技术的探讨
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浅谈高速公路绿化工程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