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转向视域下高校文学概论课程有效教学的反思

2021-08-06谢欣然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

谢欣然

[摘  要]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与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学本质主义掣肘文学概论的教学优化和创新能力,使之无法随着文艺活动具体形态的变化而保持不断开放的姿态。这直接导致学生明显地感受到文学概论教学存在知识僵化、脱离实际的弊端,并且很难应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文艺问题,亦不能解释学生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实际文艺知识与审美经验。文化转向是20世纪后期西方文论与批评发展的整体趋势与基本走向,文化转向的实质是对文学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模式的解构,亦是对固定不变的文论学科疆界的超越。文化转向视域下的高校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必然要发挥学科的规导性作用,教学交流和研讨将向更宽广的问题意识和实践精神层面进行拓展,从而起到深化文学理论知识框架和体系的作用。

[关键词]本质主义  文学概论  课程教学  文化转向

文学概论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向初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概略性地介绍文学理论基础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的理论形态产生初步了解。作为一门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文学概论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从而为后续文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作为文艺学重要的分支学科,文学理论因其统摄着抽象性、体系性和思辨性的概念范畴,使得其教学实践面临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教学效果不明显等诸多困境。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设计时,应当以引导教学对象理解和吸收文学基本原理为前提,从而为其他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提供逻辑前提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大学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这样的初衷似乎尚难以完全实现,学生会明显地感觉到文学概论教学存在知识僵化、脱离实际的弊端,并且很难对现实生活中的文艺问题和审美经验作出解释,从而产生对于文学概论课程的畏难情绪。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下文学概论课程内隐的诸多问题作出省察与审视。

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困境与文艺学的学科“危机”

文学概论课程作为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遍规律的人文学科,以审美的方式来培育人文素质是其核心内容。基于这样的思路,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应该统一在人格建构及其审美化上。理论形态的人文科学原理固然重要,但这并不能成为其取代文学理论实践教化性质的理由。一是由于人文学科的实践性(包含知情意的感性传达)必须体现在人文学科践履的过程中;二是此种人文学科践履过程从根本上无法被某种抽象的概念理论体系所概括。文学理论教学对象是高校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其主要课程“文学概论”成为目前中文学科中最具基础性、理论性、人文性的课程。就是这门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目前却遭遇了尴尬的境遇,很多教授文学概论课程的一线教师感觉到,文学概论教学似乎变得举步维艰。文学概论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各种关于文学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严重束缚了文学理论的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使之无法随着文艺活动的具体形态和时空变化保持不断创新的趋势。此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另一个严重后果,即文学理论与公共领域、社会现实与实际文化活动、文艺实践与审美活动之间曾经架构起的密切联系正在丧失。正如美国人类学家马尔库斯和费彻尔在人文学科“表述危机”时说过:“现时代的表述危机是一种理论的转变过程,它产生于一个特定的变幻时代,与范式或总体理论处于支配地位的时期让步于范式失却其合理性和权威性的时期、理论中心论让步于现实细节论这一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产生的前提在于,人们越来越发现大理论无法解释社会现实的细节。”

文学理论放弃研究文学现象而去建构一些与文学无关的“宏大叙事”成为文学研究界之通病。高校学生也明显感受到文学概论教学由于遵循本质主义思维方式,认为文学艺术存在普遍规律,从而使文学理论陷入脱离实际的抽象说教的泥淖之中。自从大学成为现代知识生产的主要研究场所之后,文学理论就被纳入学术体制之内。现行的文学概论课程,从其教材知识结构的编排到一线课堂教学实践,再到学生习得阶段,都不可避免地遭受学科规范化的掣肘。大学的文学理论教学如何追逐后现代背景下文学蔓延的脚步,如何持续不断地对鲜活的文学现实保持理论探索的热情,而不是被文学理论的原则、原理所拘囿,这无疑是当下文学概论教学实践中无法回避又亟待改进的问题。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由于本质主义常将特定时空语境下建构的文学及其特征普遍化为“一般的”或“典型的”,因此,它必然存在过度阐释或强制阐释的倾向,此种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对理论机械呆板套用的现象,成为文学性质和文学观念实现多元理解的束缚和阻碍。鉴于此,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存在“后理论时代”的症候最大可能性就是:首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始终瞩目于基本原理的概括和阐释,却对鲜活的现实作了暂时的“悬搁”,在一种“理论腔”中走向了教学的繁复化;其次,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现有理论和具体方法的简单挪用,而忽视在特定语境中提出并探讨文学理论的具体问题。机械教条的教授方式和评估方式在貌似科学严谨的外表下强化了文学理论学科的排他性与封闭性,束缚了学生和教师的学术自由和学术个性。

受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干扰,文学概论教学面临的危机问题主要表现于:第一,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文学理论在文学社会中处于理论研究与批评层面。在整体社会里,文学理论与相关的人文学科一样,把人自身的社会特质(审美认知、建构和传播)客观化于精神产品中,旨在实现人的价值。文学理论的这种学科定位,客观地规定了文学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但在现行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规定下,“强塞式”的知识灌输消隐了文学理论人文性的价值取向。知识崇拜和科学至上的态度,以及对形而上学超验问题的过度迷恋,已经不同程度地造成文学理论的思想活力被庞杂的概念体系与过多的思想移植所覆盖。正如马克思认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第二,工具理性取代了审美之思。审美与感性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理论中最基本的讨论话题。然而,为追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加之工具理性教学思维的普遍存在,致使文学概论教学大多囿于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缺乏“按照美的规律”對世界及其文学自身进行的精神或情感的把握。20世纪以来,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前景和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成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主题,文学概论教学唯有代之以审美之思,才有可能改变囿于概念范畴一隅的传统教学模式。当丰富多彩的感性文化和审美现象成为课堂中新的探索对象时,文学理论学科才能回返其本真性和鲜活性。第三,文学概论教学内容与现实语境的脱节。20世纪西方文论活跃强劲的理论特征,得益于其知识构型的轨迹不断向更为广阔的文化系统运行,在重建文论现实品格的同时,试图挖掘其更大的阐释空间。现实为理论提供了更多阐释的可能性,由此使学科领域内产生出大量的新问题。如果参考当代西方文论思想与观念,并结合中国当代文论发展的基本趋势进行判断,会发现我国当代文论较少从特定的现实语境中提出与讨论属于自身的问题。价值坐标西化,又使得不少文论工作者对脚下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越来越疏远,除了用西方学理观念对当下现实生搬硬套之外,对现实生活和文学文本的解读出现乏力现象。此种境况呈现于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就加剧了文学理论讲习与当下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日渐疏离,学生群体难以借助理论阐释分析实际的文艺活动与审美经验,从而对课程产生消极、厌倦的态度。

文化转向视域下文学概论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詹姆逊以“文化转向”概括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在这个新阶段中,文化本身的范围扩展了,文化不再局限于它早期的、传统的或实验性的形式,而且在整个日常生活中被消费,在购物中、在职业工作里、在各种休闲的电视节目形式里、在为市场生产产品和对这些产品的消费中,甚至在每天最隐秘的褶皱和角落里被消费,通过这些途径,文化逐渐与市场社会相联系。”拉曼·塞尔登也认为,在当代文学理论的语境中,最近出现了一个更为瞩目的转变,那就是“文化理论”成了整个学术研究领域中表示一切的术语。在文化转向视域下,文学理论必然要朝着更宽广的疆界延展,面对公共社会与文艺实践中产生的大量新问题,需要及时更新和转换知识形态。在文学概论的课程教学中,理论的界定代替了经验的分析,宏大化、本质性的问题太多,很少能从特定的现实语境中提出与讨论问题。文学理论与文化母体的分裂与疏离,造成了文学理论在特定语境中剖析文学现实问题能力的下降,导致当下文学概论课程面临尴尬境地,许多学生对文学概论课程感到枯燥和困惑,这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的传播和文艺学后备人才的培养。

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需要进一步反思。笔者认为文学理论既是一种研究与阐释文学现象的自主性理论,又是一种广延性极强的人文性学科。因此,作为一种人文性的理论阐释学科,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重心不应只停留在关于理论体系的逻辑推演层面,还应当具备人文阐释的引导倾向和价值立场,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对公共文化活动的理性参与和辩证反思的能力。另外,文化转向带给文学理论的深度整合还包括超越单一的学科限定,重建其知识形态的公共场域。文学理论在知识结构方面,需要面向社会和历史,要引导学生习得跨文化交际视域的研究方法。在跨学科的自由穿行中,不仅可以为文学理论的深度整合提供多方面的价值借鉴,同时也可以为文学与各种社会元素的交叉结合提供广阔的空间。詹姆逊曾提出“协力关系网”的概念,表明了文学理论的知识构型是跨学科的,它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与文学理论相关学科的文化养料,不断解构自身体系的封闭状态,从而保持理论的开放性。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不应为庞大的概念体系与抽象的理论原理所笼罩,要注重与社会生活、实践保持密切的互动,这样才能使得文学理論研究真正成为一种具有突出人文价值取向和鲜明方法论特色的学科范式。

当代中国的文艺学研究之所以较大范围产生“失语症”的隐形焦虑,产生学科身份的认同危机,究其原因是当代文学理论发展愈加多地呈现出对于“普遍规律”“固定本质”的维护和固守,而其阐释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却日渐式微。要想扭转这种不良境况,就需要在文学理论知识形态中建构具有明确价值指向的学科观念,将学科建设重心尽快地转移到价值根基的建构和学术精神的生成方面。

参考文献:

[1](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王铭铭 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4](英)塞尔登,等.当代文学理论导读[M].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
美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的“三创”教育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式初探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基于工作任务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困生沟通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