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8-06王鹏艳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王鹏艳

【摘  要】高新技术企业是当前快速发展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实现持续创新是企业获得利润、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型员工是生产力的直接来源,实现对该部分员工的有效激励,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壮大,而且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对某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探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High-tech enterprises are knowledge intensive enterprises with rapi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innovation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enterprises to obtain profits and realize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nowledge workers are the direct source of productivity. Achieving effective incentive for this part of workers will not only realize the rapid growth and expansion of the enterprises, but also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knowledge workers in a high-tech enterprise,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workers in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關键词】知识型员工;激励效能;职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Keywords】knowledge workers; incentive effectiveness; career development; high-tech enterprises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7-0150-02

1 知识型员工在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个企业对于人才的珍惜与重用的作用愈发凸显,从而对于知识型员工进行了各方面的激励,但是这些激励方式从目前的措施来看,仍然集中于进行薪酬激励,并未满足员工所预期的需要。“激励”顾名思义就是要做到刺激与鼓励,企业所采取的措施能够刺激到员工所想,鼓励员工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激励其实就是使得员工由被动变主动的转换器。但是目前来看,并没有实现这样的转换,分析来看,本文主要从以下3个角度来分析目前激励失效的原因。

1.1 薪酬体系传统固化,不能实现有效激励

薪酬在1920年以前用wage表示,通常用于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其中构成绝大部分是基本工资;1920-1980年,用salary表示,这个阶段,虽然工资的比例仍然很大,但是工人福利已经在薪酬构成中有所表示;compensation是当前语境中经常使用的词汇,更多的是对于员工付出的平衡、补偿、回报,它的构成极具多样化。但是从目前用人单位的激励来看,尚未实现从salary到compensation的转变,企业对于员工的发展需求和精神需求等补偿性的福利措施,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筹划,尤其是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他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薪酬的追求不仅仅会拘泥于眼前的工资增长,他们想要实现的通常是合理薪酬之下自身的获得感与满足感。当下,很多高新技术企业中,往往基层的工作人员在平时的企业发展中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但是并没有享受到与之相符合的薪酬与职位,这种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挫败感使得员工对于当下的薪酬体系失望,无效的激励让员工的离职率高居不下,最终影响企业发展。

1.2 管理方式未能突破“统治型”模式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通常都初步摆脱了利用体力来获取酬劳的方式,他们用高密度的知识进行生产,同时,这是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让他们的工作环境、思想都发生了变化。泰勒的科学管理仍然在当下的企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仍然讲求效率至上,管理者希望员工能够顺从,能够服从命令,能够每天加班加点做出成果,将科研尽快投入生产,产生现金流。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前期面临的投入比较大,研发周期较长,有些技术的研发到成熟需要2~3年甚至更久,盲目地追求效率,用传统的方式管理员工必然会产生负面效应。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本就长期处于高压力的输出状态,管理者一味地追求效率,施加压力,必然导致员工的不满情绪增加,最终降低科研转换率,影响企业效率。

1.3 没有合理规划员工职业生涯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他们的职业生涯更是尤为珍贵。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职业不仅仅是一份拥有“面包”的生计,更是一份热爱的事业。但是似乎当下的管理者并未认识到这一点,管理者只会想到在员工在职期间对于企业的贡献力度是最重要的,但是提及员工整个职业生涯,似乎与之无关紧要。但是职业生涯是不可间断的,员工的职业生涯一旦断档,对员工个人而言,就会出现知识断层,员工的专业度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威胁到企业现有人才的储备状况,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虽然员工的职业生涯是员工自己的选择,是员工想要在这一行业付出的努力度与贡献度,但是与企业对于员工的培养方案和企业文化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2 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对策

彼得·德鲁克曾说:“如今管理面临的挑战,是充分运用数量巨大的新资源——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正是这一点,而不是体力劳动者的生产力,是当今社会实现经济增长、获得经济实绩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正视知识型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剖析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实现有效激励,科学地开发这部分稀缺的人力资源。

2.1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优化薪酬体系

无论是传统的依靠劳动力谋生的员工,还是依靠输出知识为生的员工,都需要企业支付薪酬。但是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又具备着其特殊性,依靠强大的知识输出的员工,在某些情况下具有不可替代性,由此其需求也有着极大的不同。一般情况而言,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物质需求依靠企业支付的薪酬是足够支撑的。但是,需要平衡的是知识型员工的公平性,是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满足感,他们需要从自己从事的劳动创新中体验到成就感,因此,高薪是其薪酬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高薪的构成和水平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刀切的薪酬是不可取的,需要按照员工在工作中可衡量的绩效在薪酬中有所体现,同时,高新技术行业是面向未来创新的行业,成就实现周期长、转化速率较慢,这就需要企业构建长期的激励机制。对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可以通过年股权激励计划,将企业的利润与员工个人成绩紧密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员工的绩效,也有利于员工忠诚度的培养。

2.2 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摒弃“统治型”管理

在当前单位的用工观念中,关于“以人为本”其实已具备初步的意识与措施,单位会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为员工提供各种生活上的便利与精神上的慰藉,但是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这些措施并没有很好地激励员工,知识型员工需要的是工作上的认同感和精神上的归属感。在工作上,他们希望管理者能够尊重自己的建议,自己参与到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希望企业能够赋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责任与工作之外的期许,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对于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雇佣关系,而是能够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伙伴。“以人为本”其实就是需要管理者能够做到从“事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用更加有人情味、更加长远的目光关注员工的需求,刺激员工需求,带动企业的整体发展。

2.3 加强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知识型员工一般都有较好的教育背景,他们目标明确,希望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景,但是现实状况和理想状态在职场中是有一定距离的,工作于只会谋求短期利益的企业,必然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的生命力有所损害。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员工往往是同向进步的,企业搭建起的良好平台能够帮助员工增强信心,让其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科学规划。与员工一致的奋斗目标,往往会让员工的精神处于愉悦的状态。所有的企业都会让员工进行规划,但是这绝不是存在于计划书中,流于几张纸页上,企业应该在了解员工职业生涯規划后,让其融入工作的状态中去,形成的应该是一项动态的、连续的、随时进行合理调整的道路规划,这就需要管理者随时关注员工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其所预期的知识培训,感受到企业为员工发展所付出的各类成本,自然会为了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努力。

3 结论

在当代社会的生产要素中,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是紧密结合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内燃机,尤其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做好知识型员工的深厚储备与开发,能让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是多维度、多样化的,企业需要建立起以薪酬为主要支撑的各项激励措施。管理者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时,需要更多地关注员工的发展,能够让其感受到知识被重视、自身的努力被认同,进而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得到满足,与企业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6):90-96+62.

【2】彭剑锋,张望军.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9):12-14+1.

【3】蒋春燕,赵曙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2):86-89.

【4】杨春华.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6):168-170.

【5】陈井安,景光仪.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101-105.

【6】汪群,王颖.浅谈知识型员工及其有效激励机制构建[J].现代经济探讨,2001(8):44-46.

【7】袁庆宏,丁刚,李珲.知识型员工职业成长与离职意愿——组织认同和专业认同的调节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1):155-164.

猜你喜欢

知识型员工职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管理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探究
知识型员工的道德决策研究
设计行业知识型员工管理之我见
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SWOT分析
浅谈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监管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建设探析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创业就业中的思想引导策略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