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21-08-06王瑞红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性骨折骨密度骨质

王瑞红

(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100)

随着老年人的年龄增加,骨密度下降,加之不良饮食习惯、药物等因素的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率较高。骨折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骨质疏松性骨折可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家庭及经济负担[1]。临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限制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干预工作。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临夏州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模拟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6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08±5.41)岁。骨折部位:桡骨9例,脊柱10例,髋部6例,其他8例。同时选取33例有骨质疏松症但未出现骨折的老年人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68.97±3.61)岁。两组经骨密度检测,均符合骨质疏松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排除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患有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可能影响治疗者,中途退出研究者。两组的年龄、性别等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查阅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运动训练、既往病史、既往用药情况等。使用美国Faxitron生物学射线骨密度仪UltraFocus测定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对模拟组患者行X光片检查,确定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严重程度。

模拟组患者入院后行闭合复位或手术复位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指导患者饮食,补充钙剂。开展骨折知识宣教,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适量运动等。

模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通过图文、视频、微信、微博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宣教,使其了解骨质疏松的形成原因、预防手段、发生骨质疏松后的骨折风险、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的重视度,使其获得配合。对已经出现骨折的患者,加强其骨折后的健康宣教,消除其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提高自我照护能力。(2)心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通过对患者开展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建立积极的治疗心态。(3)饮食指导。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多食用牛奶、大豆、鱼虾、骨头汤等富含钙磷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60岁以上老年人的钙摄入量为1 500 mg/d,维生素D摄入量宜400~800 U/d。日常进食宜低糖、低盐。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多接受日光浴,以增强骨密度。对已经骨折并接受复位治疗的患者,妥善固定患肢,必要时抬高患肢,减轻肿胀。指导患者积极开展功能锻炼,训练强度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并做好关节功能的保护,避免关节因反复冲击而扭伤。对接受石膏外固定的患者,固定期间尽量不使用镇痛药物,必要时可行石膏开窗检查,避免皮肤溃疡或坏死。指导家属定期按摩患者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对因骨折卧床静养者,间隔1~2 h协助其更换体位,避免出现压疮。(5)基础护理。卫生间、床旁、走廊、楼梯等易滑倒处张贴醒目标志牌,增强患者的防滑意识。卫生间及床旁均设置扶手,卫生间铺设防滑垫。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时小心慢行,上下公交车时拉好扶手,日常行走使用拐杖,在家穿平底、舒适的鞋子,避免滑倒。

1.3 观察指标

采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引发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康复效果。评价标准:显效:经护理后患者骨折复位良好,骨密度增强,骨质疏松症有所改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有效:护理后患者骨折端复位,X片检查可见瘢痕,骨密度较护理前有所增强,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无效:护理后骨折端愈合不良,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年龄、性别、饮食习惯、骨折史、跌倒史、骨密度等因素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跌倒为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Tab.1 Multi 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of the elderly

2.2 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

模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比 例(%)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发病率高、愈合周期长、致畸率高,严重者需长期卧床静养,加大了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3]。有研究报道,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受内分泌、营养、药物、既往骨折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及老年骨质疏松未骨折患者,发现年龄、性别、饮食习惯、骨折史、跌倒史、骨密度等因素均为骨质疏松老年患者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跌倒为发生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改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性骨折骨密度骨质
老年糖尿病患者须警惕骨质疏松性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骨质疏松知多少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及转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