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管理模式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

2021-08-06吴素文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放射科科室护理人员

吴素文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 放射科,广东 清远 511500)

医院放射科放射技术的应用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放射性损害[1],需不断加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PDCA管理模式包括四个环节,即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根据以上环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并循环反复进行下去[2]。本研究中,对113例放射检查患者给予PDCA管理模式,效果值得肯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1月—2019年11月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放射检查的226例患者根据放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13例。观察组给予PDCA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照组中,男60例,女53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4.3±5.4)岁,体质量(BMI)为21~28 kg/m3,平均体质量(22.5±0.5)kg/m3。观察组中,男62例,女51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55.7±5.7)岁,体质量(BMI)22~27 kg/m3,平均体质量(22.3±0.4)kg/m3。两组性别、年龄及BMI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护理人员无明确分工,工作搭配无序。根据科室内的工作任务量以及护理人员数目,护理组长划分具体工作。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以放射检查,并提前告知患者放射时相关的注意事项,解答患者在放射检查时的困惑。

观察组给予PDCA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计划(P阶段)。根据国家卫健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及审评标准实施细则》以及护理规章制度,科室自行确定放射科质控标准与质量评价细则,其中包括护理管理、环境管理、患者管理以及护理安全四个项目。护理安全为测评放射科护理质量内容,并按照每年上级管理部门新增要求进行修改,补充质控细则,使放射科的每项护理工作流程均得到有效控制。

执行(D阶段)。(1)制定学习内容,逐项推进三甲医院评审要求中的应知应会内容,定期考核护理人员掌握的放射知识,并做好记录。(2)规范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技术、个人素质、环境设施、器械设备等。对于可控因素展开培训,对于不可控因素汇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支持。每周、每月检查、分析护理常规、操作、核心制度落实等情况,并作出整改记录,令其不断改善。(3)同其他科室建立常态协调机制,及时对疑难问题进行护理会诊,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护理工作。(4)分级分类分配护理人员。高年资护理人员需起到引领作用,在急救、质控、业务技术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引领。中年资护理人员在放射科各项业务技术中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对年轻的护理人员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重点培养,以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院外学习机会,使护理人员了解到国内外护理工作的最新动态。

检查(C阶段)。(1)每月制定放射科质控改进记录表,充分体现出PDCA循环的特色。(2)质控成员每周需对消毒隔离、抢救药械、静脉治疗规范、介入手术规范、抢救记录以及登记合格率等进行检查,并作为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考评标准。(3)科室组长掌控科室护理质量,全面进行督导。(4)积极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增强放射科护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处理(A阶段)。(1)建立头脑风暴讨论制度,按照质控标准,每月对科室护理现状与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各抒己见,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2)质控小组根据科室发展要求,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纠正原有标准与制度,避免同样问题再次出现,保障良性循环状态,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将科室内没解决的问题再次进行PDCA循环,并为下次改进计划提供资料与依据。

1.3 效果评定指标

(1)候检时间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并统计两组的候检时间、造影剂渗透率、碘过敏率以及误检退检情况。(2)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放射环境以及护患沟通等情况。调查表总分100分,分为三个等级,高于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候检时间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候检时间为(26.7±4.3)min,造影剂渗透率为0.0%,碘过敏率为0.88%,误检退检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候检时间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waiting time and adverse event occurrence of two groups

2.2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放射科中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科室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较为薄弱,护理人员参与积极性较低,影响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许多学者指出,应用PDCA管理模式可提高放射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水平[3]。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通用模型,又被称为质量环、戴明环。PDCA管理模式是具有系统性、目的性、计划性以及可评价的护理管理体系,包括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四个阶段,并循环反复进行。每个循环内均可发现新问题,根据新问题再次制定目标,在下个循环中努力完成,实现螺旋阶梯式上升[4]。PDCA应用于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在P阶段能够全面分析安全管理问题,找到护理工作的改进之处,如患者比较担心放射性物质会损害其身体健康。护理人员如何在护理工作中提高自身的护理安全管理能力以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患者多有一定的负性情绪与心理负担,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工作,放射科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较差,以及护理安全管理知识掌握不足。在D阶段,根据以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5]。在C阶段,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评估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在A阶段,落实整改措施,对存在不足的护理工作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与干预,从根本上整体提高放射科的护理服务水平与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候检时间为(26.7±4.3)min,造影剂渗透率为0.0%,碘过敏率为0.88%,误检退检率为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PDCA管理模式后,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积极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规范了护理流程,使护理工作更具有可行性与条理性,为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PDCA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能够真正树立科学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细致的心理疏导与全面的健康教育,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放射科科室护理人员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基于综合学习平台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爱紧张的猫大夫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