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笔顺研究述评

2021-08-06张薇薇

萍乡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笔顺笔画书写

张薇薇

汉字笔顺研究述评

张薇薇

(阜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笔顺一直都是存在的,但是专门研究笔顺的书籍以及相关著作却很少见。能看得到的著述大都只是把笔顺作为汉字规范的附属来论及,或者只停留在阐述笔顺的细则上,而对于笔顺从何而来、如何发展、古代笔顺面貌、笔顺背后成因,以及文字演进是如何影响书写和笔顺的,鲜见专门研究。文章对汉字笔顺的研究情况做出梳理和概括,可以理清汉字笔顺研究的脉络,直观地看到前修时贤研究的侧重点、优缺点,说明深入系统地进行汉字笔顺研究的必要性。

笔顺;研究;述评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本文所说的笔顺到底是什么?我们看看学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家观点。

文以战认为:“咱们写每个字,笔画都有一定的顺序,这就是所谓笔顺。”[1]傅永和认为:“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2]许凤奇说:“(笔顺就是)合理的笔画书写顺序。”[3]费锦昌的笔顺定义要稍微丰富一些,包含了两个方面:“笔顺,在汉字中,一指笔画的走向,如写‘横’是从左到右,写‘竖’是从上到下;二指写字时笔画出现的先后顺序,如写‘三’是先写最上一横,再写中间一横,最后写下边一横,合起来统称笔顺。”[4]启功先生也说:“笔顺是写字时各个笔画的先后顺序。”[5]

以上关于笔顺的定义虽然有详有略,措辞也有不同,但是可以看出核心意思是相近的。我们认为,笔顺是汉字书写时落笔的先后顺序。所以关注点在于笔画的“顺序先后”。

一、古代关于笔顺的载录

今人学书,多自笔画始,讲究笔顺,从上至下,从左往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等,还有专门的笔顺口诀。古之人学书,要求合乎道,不求拘于“法”,体现的是自然,讲究的是“悟”,故而“书家贵在得笔意,若拘于法者,正以唐经生所传者尔,其于古人极地不复到也。观前人于书,自有得于天然者,下手便见笔意,其于工夫不至,虽不害为佳致,然不合于法者,亦终不可语书也”[6]。而且我们知道,在古代中国,写字方法的传承具有家族性、私密性、宗派性特点,对于怎么写好一个字一般是隐秘地耳传心授,而不会诉诸笔下。因此唐代之前,对于“笔顺”基本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规则,也未曾见到把一个字拆开来讲解的书籍载录。但是,很多“下笔先某后某”的实践已然存在。

东汉蔡邕《九势》中的“势”就是指被赋予了“方向性”的力,用来指创作过程中具有一定方向的运笔。是谓“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7]6。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余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7]27已经有了点画的先后要求。《书论》:“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7]28意思是,字中必有一笔是主笔(筋力),先主笔然后才是宾笔(装束)。主不立,宾不随,主不稳,宾不靠。主笔担其脊梁,树其重心;宾笔附其血肉,辅其装饰。虽然是为书法而言,但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落笔是有先后的,也就是“先主笔后副笔”。《笔势论十二章》中也提到了笔顺的筹措:“夫作字之势,饬甚为难,锋铦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7]34强调了笔顺在汉字书写中的先导作用。

古之人对自然的认知,有着宏观上的映射:如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这种宏观映射自然而然地也在生活中得到了体现:如房屋的朝向多为坐北朝南。体现在书法上,以书写者为主体参照,则:从上到下(从南到北)去布局,笔顺上从左往右(从东到西)去书写。

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书•厍狄干传》:“干不知书,署名为‘干’字,逆上画之,时人谓之穿锥。又有武将王周者,署名先为‘吉’而后成其外,二人至子孙始并知书。”[8]

唐代张怀瓘《论用笔十法》:“落笔结字,方寸点画之法,须依位次”[7]216。这位开元年间的书法理论大家很明确地提出“点画须依位次”,用现在的话解释就是,我们落笔写字,一点一画都要遵循笔顺规则,按照位次排列,做到井然有序,不可乱写。

“八字还没一撇”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9]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还没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从这个典故就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人们在进行“八”字的书写时已经遵循了“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

二、现代关于笔顺的研究

现代学者关于笔顺的研究也基本是沿袭古人的路子,诚如在现代汉字笔顺规范工作上起到最核心关键作用的国家语委原副主任、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原国家督学傅永和先生自己所说:“1965年,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录6196字,这就是我国首次确定的汉字笔顺规范。当时规范的制定依据已无从考证,但从那时起至今,这个笔顺规范的字量不断扩充,其根本规则一直未变。”[10]所以现代笔顺规则制定之始,有关溯源的工作恐怕是比较仓促的。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现代关于笔顺的研究并没有太深入和细致,甚少见到有对汉字笔顺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变化原因作出专门研究。现代学者们涉及的笔顺主要是关于现代汉字笔顺规则的制定、遵守和学习等,对于古人笔顺几乎没有涉足。

比如:傅永和《汉字的笔顺》[11]这篇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发表的文章举例详尽,介绍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等十一种笔顺规则。对于一些特殊规则或者例外现象也给予了说明。不过文章并没有说明和分析,这些规则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做这种而非那样的规定?

高更生《汉字笔顺应执行统一的标准》[12]一文举例说明了现当今汉字书写笔顺的混乱现象,阐述了笔顺混乱的情况和类型,呼吁社会的重视,应该执行统一的标准。依然主要是笔顺规范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讨论哪种笔顺正确,哪种错误,对于深层次的笔顺成因分析等也未涉及。

吉树仁《笔顺漫议》[13]一文阐述了笔顺混乱情况,分析了笔顺混乱的主客观原因。与我们所说的“笔顺”发展和内部成因等方面应该是没有多大关联的。

杨泽生《笔顺规则新探》[14]一文对于汉字笔顺规则进行了一些新的探讨:认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是笔顺的“第一规则”,而把“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叫作“第二规则”。虽是“新探”,本质上还是在讨论“规则”,而非背后的“原因”和发展演变。

胡蓉《由“倒插笔”想到的——汉字笔顺规范化小议》[15]指出之所以写字不按照笔顺规则来的“倒插笔”现象依然广泛存在,是由于我们国家目前的笔顺规则烦琐难记,笔顺规则欠绝对统一,呼吁有统一标准的、易学易用的《笔顺规范》早日出台。文章认识到了现行笔顺规则存在问题甚至有自相矛盾之处,但对于如何制定标准,使得汉字规范化“有法可依”,并未涉及。

林桂生《“母”字的笔顺探求》[16],与龙燕合作的《关于“火”“叉”等6个汉字笔顺规范的探讨》[17]这两篇文章只针对某个字,或者某类型字,进行了笔顺规则孰是孰非的探讨,依然是对现在笔顺规则的某些方面的探讨和正误举例。

很多诸如此类的文章,一般是遵循先举例子,接下来说明某字应该先哪笔后哪笔,这样写正确,那样写不正确。但是却都未深层次地探讨笔顺先后的原因,为何要先这笔后那笔,更未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进行笔顺的梳理和研究。

当然,也有一些文章零星地涉及了笔顺的成因、发展变化等本质问题,只是并未深入,更未形成系统。

启功先生的《论笔顺》[5]首先提出了笔顺的概念,然后讲到笔顺的原则可以类推,最后也谈到了笔顺产生的原因,将其主要归为人们的“习惯”。

孙学峰的《论笔顺》[18]也提到了一些汉字笔顺的成因,认为笔顺的产生不是某个人的主观规定,而是一直以来的书写实践。文章主要通过汉字笔画的书写方式、承接方式、运行曲线等来阐述其对于笔顺的作用和影响,应该说是从一个层面解释了某些汉字笔顺规定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开创性。

万学仁的《谈谈笔画与笔顺的规范》[20]在阐述了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的同时,也提到了楷书笔顺与草书的关系,认为“最短距离”的要求是汉字笔顺产生的一条原因,并且肯定了楷书笔顺受到了草书写法的诸多影响,例证分析也颇有道理。

高更生的《海峡两岸汉字笔顺的规范》[21]首先从起笔、末笔、中间等多个方面对比了大陆和台湾汉字书写笔顺的差异。重点从便捷性、系统性、楷草区别性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正确地评价同一个字的不同笔顺的优劣,也部分涉及了笔顺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

杨忠的《汉字笔顺研究》[22]主要阐述了笔顺的意义、笔顺的规则和笔顺的根据。在笔顺的根据里,作者提到人们的书写习惯、书写的便捷性、视觉阅读习惯和书法艺术造型美的需要等原因,导致了笔顺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笔顺规则的内在依据。

丁耀武的硕士论文《现代汉字笔顺规范问题研究》[23]主要从汉字“规范”角度,阐述了“笔顺”之于“规范”的意义,不过“笔顺”只是“规范”的附属,归根结底,不是为了研究“笔顺”本身。

王浩宇的硕士论文《元朝以来六种楷书笔顺文献研究》[24]主要从元以后的《书法三昧》《字汇》《书法离钩》《习字秘诀》《父师善诱法》《习字入门》等六种笔顺材料出发,探讨影响楷书笔顺的各种因素。文章颇多创见,但论述整体较为粗略,也不够深入,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詹阿惠的硕士论文《汉字笔顺书写现状分析与研究》[25]通过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对汉字笔顺书写现状的具体实践调查,收集人们对汉字笔顺的认识,了解汉字笔顺书写的现状,分析出现汉字笔顺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旨在指出笔顺错误,而较少分析内部原因,比较适合对外汉语教学时候借鉴。

很显然,以上这些论述虽然涉及了汉字笔顺成因,笔顺研究意义等,但都是零星的、松散的,所以,无论古今,对于“笔顺”这个领域的研究,都是薄弱的、含蓄的。

台湾学者在汉字笔顺研究方面成果较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顾大我的《楷书笔画名称及笔顺研究》和黄静吟的《汉字笔顺研究》。

顾大我的《楷书笔画名称及笔顺研究》[26],全书分为甲、乙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从“永字八法”的笔顺概念一直介绍到现代,重在介绍笔画名称;下半部分主要介绍了清代以来的多家笔顺理论。包括唐彪的《父师善诱法》五十字式,阴景曙的《七类运笔条例图》,陈舜齐的《笔顺指导手册》,林以通的《笔顺教学研究》,最终顾氏提出自己的《楷书笔顺通则》,分为四类共十条。顾大我的笔顺通则,字例过少,无法据以推求所有常用字笔顺,因此贡献有限。

黄静吟的《汉字笔顺研究》[27]全书分五章,介绍了汉字笔顺的起源产生、梳理了历代以及大陆台湾的笔顺理论、比较分析了两岸笔顺之差异、肯定了笔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厘定了标准字体笔顺的订定该依循何种法则。此书2005年在台湾出版发行,大陆比较少见。虽然书名是《汉字笔顺研究》,但是也只是涉及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笔顺探讨。书中还对几种笔顺著作进行了对比,品评了优劣,认为笔顺的产生是在唐代以后,《字汇》被看作是最早的笔顺著作等诸多结论似乎还不够全面和有力。并且此书重在阐述和解释分析大陆和台地区的笔顺差异,目的是为了给现代笔顺规则提供理据,以厘定哪种写法正确。该书对于近代以来笔顺的面貌、纵向的古今笔顺的继承发展和变化,各种书体之于笔顺的作用等问题,鲜有涉及。

三、国际上关于笔顺的讨论

国际上研究汉字笔顺的更是凤毛麟角。但由于日文假名来自中国汉字,它的书写笔顺与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基本遵循着汉字的书写笔顺。因此,在日本也出现了诸如江守贤治、横山淳一等研究笔顺的著名学者,但是研究成果基本上还是以类似基础教材的“字典”“字帖”“手册”等居多,关于“笔顺”的理论研究同我们国内情况很是相似。值得一提的是高塚竹堂先生的《书体字典》(汉字篇)[28]和松村明、山口明穗、和田利政编的《日本国语辞典》[29],两本著作均明确标记了汉字的笔顺,我们分别看一下。

高塚竹堂先生的《书体字典》(汉字篇):每一个字头,首先会在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详细标准笔顺,然后下面会列举历代中日著名书家的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具体写法上各位书家的差异和承继。(例如图1)

松村明、山口明穗、和田利政编的《日本国语辞典》:与《书体字典》标出阿拉伯数字不同,此书采用显性方式明确标出每一个笔画笔顺,笔顺标注清晰,精细明确,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宝贵的研究线索,应该说是日本一部十分重要的记载汉字笔顺的参考书。书中只要收录的汉字,均标记出笔顺和笔画。(例如图2)

图1 《书体字典》的笔顺体例

图2 《日本国语辞典》的笔顺体例

四、关于“字迹”的研究

五、结语

我们梳理了“笔顺”古今中外研究的概况,发现这些研究大部分还只是对汉字的笔顺做了跟随式的描写,或者阐述笔顺的细则与规定,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书法的美观或者书写的方便,却都未对笔顺由来,某字采用相应笔顺的原因,为什么先写这一笔,汉字演进过程对书写和笔顺的影响,以及汉字规范之于汉字发展的意义等做出详细深入的说明,即使有所提及,也是零星地散布在以其他主题为主的著作中,没有专门和系统地阐述。因此,有关“笔顺”的一切问题,都亟待今天学者去做系统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1] 文以战.笔顺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写法[J]. 文字改革, 1965(12): 18.

[2] 傅永和. 汉字的笔顺[J]. 语文建设, 1992(10): 11.

[3] 许凤奇. 关于汉字笔顺的思考[J]. 语文建设, 1995(10): 8.

[4] 费锦昌. 现代汉字笔画规范刍议[J]. 世界汉语教学, 1997(2): 15.

[5] 启功. 启功全集: 卷四[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25.

[6] 崔尔平选编.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3: 131.

[7]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 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

[8] 李百药. 北齐书·列传·卷十五[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2.

[9] 惟白辑. 朱俊红点校. 续灯录[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11.

[10] 汉字笔顺你写对了吗?[EB/OL].(2019-06-28)[2021-04-16].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9/0628/c1013-31200811.html.

[11] 傅永和. 汉字的笔顺[J]. 语文建设, 1992(10): 11‒13.

[12] 高更生. 汉字笔顺应执行统一的标准[J]. 语文建设, 1992(10): 14‒18.

[13] 吉树仁. 笔顺漫议[J]. 南通师专学报, 1994(3): 36‒38.

[14] 杨泽生. 笔顺规则新探[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2(3): 71‒73.

[15] 胡蓉. 由“倒插笔”想到的——汉字笔顺规范化小议[J].今日科苑, 2006(9): 99.

[16] 林桂生.“母”字笔顺探求[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9(5): 130‒131.

[17] 林桂生, 龙燕.“火”“叉”等6个汉字笔顺规范的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 75‒79.

[18] 孙学峰, 王向华. 论笔顺[J]. 宁夏大学学报, 2011(5): 19‒27.

[19] 徐攀. 简论行草书的笔顺[J]. 成都师专学报, 2001(3): 67‒69.

[20] 万学仁. 谈谈笔画与笔顺的规范[J]. 内江师专学报, 1992(3): 31‒36.

[21] 高更生. 海峡两岸汉字笔顺的规范[J]. 语文建设, 1999(3): 2‒4

[22] 杨忠. 汉字笔顺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 2009(4): 122‒123.

[23] 丁耀武. 现代汉字笔顺规范问题研究[D].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12.

[24] 王浩宇. 元代以来六种楷书笔顺文献研究[D]. 厦门: 厦门大学, 2014.

[25] 詹阿惠. 汉字笔顺书写现状分析与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6] 顾大我. 楷书笔画名称及笔顺研究[M]. 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2.

[27] 黄静吟. 汉字笔顺研究[M]. 高雄: 骆驼出版社, 2005.

[28] 高塚竹堂. 书体字典[M]. 东京: 野村塾社, 1973.

[29] 松村明, 山口明穗, 和田利政. 日本国语辞典[M].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6.

[31] 沈成彦. 包山楚简字迹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32] 李松儒. 战国简帛字迹研究——以上博简为中心[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Stroke Ord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ZHANG Wei-wei

(School of Literature,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Anhui 236037, China)

Stroke order has always been there, but the books and work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it are rare. Most of the available works only deal with stroke order as an accessory to n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 or only elaborate on the exact order of stroke, but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where and how stroke order came from, how it developed, what it looked like in ancient times, the causes behind it, and how the evolution of characters affected writing and stroke order.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on the stroke ord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is sorted out and summarized, so as to clarify the lineage of research on the stroke ord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visualize the focu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research of the former scholars, and illustrate the necessity of in-depth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stroke order of Chinese characters.

stroke order; research; review

H021

A

2095-9249(2021)02-0073-05

2021-03-17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一般项目(gxyq2017041);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K2020ZD26);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2020cx117)

张薇薇(1983—),女,安徽淮南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史。

〔责任编校:王中兰〕

猜你喜欢

笔顺笔画书写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书写要点(十)
笔顺游戏:用手指描画
这些笔顺,你都写对了吗?
养成书写好习惯
课本内外
找不同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