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临床疗效及健康影响分析

2021-08-05马云洁

婚育与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

马云洁

【关键词】间歇性蓝光照射;持续性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因新生儿出生后28d 内机体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继而导致皮肤、黏膜等出现黄染表现,故而被称之为黄疸。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中主要通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但蓝光照射可分为持续性与间歇性[1],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2019年9月~2020年9月54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274例,男152例,女132例,日龄3~28d,平均日龄(15.63±3.18)d;对照组患儿274例,男149例,女135例,日龄2~27d,平均日龄(15.27±3.05)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包括口服茵栀黄口服液与益生菌,及时补液与纠正酸碱平衡,若出现严重溶血性贫血等症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输血,同时合并感染患儿则需要给予患儿抗生素针对性治疗。

对照组患儿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每照射12~18h后, 间歇8~12h,在住院中反复多次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儿行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每照射3~6h 后停止照射,间歇2~4h后再次进行照射治疗。患儿治疗期间反复多次进行治疗。

两组患儿在刚入院,黄疸处于高峰期时,首次对血间接胆红素进行检查,并于48h 后对总胆红素与血清间接胆红素进行复查。于蓝光治疗中,需要随时对患儿黄染及精神状态进行关注,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对比。痊愈:患儿黄染等表现完全消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有效:黄染显著消退,其他症状有所好转,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但未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并未改善。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包括发热、腹泻、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28d 以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出现黄染为主的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因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所导致。由于患儿出生时间较短,发育并不成熟,从而导致血脑屏障不完善,在发生黄疸時,血清中的胆红素可通过新生儿血脑屏障,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受损,若未能及时对患儿进行治疗,对患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2]。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时对患儿黄疸治疗的主要措施。蓝光治疗源于血液中胆红素分子可吸收450nm 波长蓝光,使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在蓝光照射下转变结构,而转变后的异构体具有较好的融水性,可伴随患儿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降低患儿血液中胆红素含量[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儿行持续性蓝光照射与间歇性蓝光照射进行研究发现,患儿经过间歇性蓝光治疗后,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就表明,间歇性蓝光在对患儿治疗中可有效提高血清胆红素对蓝光450nm波长吸收率,提高了异构体转化率,从而提高了患儿胆红素的排出率。同时,患儿行间歇性蓝光治疗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这就表明,间歇性蓝光治疗可有效减少蓝光在对患儿治疗过程中对患儿所造成的伤害,减少了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儿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间歇性蓝光对黄疸患儿具有更佳的疗效,可有效提高对患儿治疗安全性,确保患儿健康,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
肠道益生菌联合黄疸茵陈颗粒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
新生儿黄疸应用药物联合短u,3多次蓝光治疗的临床观察
预防新生儿黄疸并发胆红素脑病的护理措施探究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