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让教育走向更高境界
2021-08-05王湘蓉
王湘蓉
洋紫荆花开满城的时候,柳州城市的美,洋洋洒洒写在了每个赏花者的眼中,和着涌动的柳江水,印在了江岸的百里画廊,印在了平常人家的轩窗。而在熙攘的街角,花的香掺杂着螺蛳粉的味道,形成了这座城特别的气息,这是一种清秀的山水图景与人间温暖的烟火味相杂糅的气质,素淡而浓烈,纯朴而豪爽。
园林般的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工业总产值占广西的四分之一,具有非常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多年前,柳州提出“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并举全市智慧和力量实施“二次创业”。而今,随着广西“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柳州的城市发展若想有大的突破,必须拿出跨栏奔跑的拼劲。“十四五”时期,柳州蓝图绘就,正在为建设“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基本建成现代制造城”而努力。
在压力中前行的柳州,对人才需求更为急切,迫切地需要教育为城市发展新动能、资源要素集聚、内涵品质提升发挥支撑和先导作用。那么,在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教育如何为城市发展做好本土人才的培养,以及服务好这座城中所有人对教育的需求?柳州教育人有着普遍共识:以改革凝聚力量,以改革提升质量,以不懈的努力让教育走向更高的境界,加快推动城市教育现代化。
柳州教育,正用质朴的教育观推动区域课程改革
教育,嵌入在城市的纹理中,带有城市历史文化的烙印,更有人的精神留痕。柳州,作为48个民族相聚而居的地区,教育有着丰富的样态,其构建教育生态有着基本遵循:尊重每一位教育主体,让他们能感知教育带来的力量。柳州秉持这样一种朴素的教育理想,正用柔软而坚韧的力量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柳州从2016年开始实施了《柳州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使全区域每所学校在构建可供学习者选择的课程体系上,更加具有指向性。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核心”,是学生学习重要的要素集合,并能帮助学生获得教育体验和经验。柳州在推进《计划》的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如教育局成立了领导小组,每一所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课程领导力建设团队,在制度机制上理顺了改革关系和改革路径。
在《计划》实施中,柳州充分调研论证,制订了学校课程规划编制研究、课程评价改革与实践研究、学科课程建设研究、学科教学有效性研究等十二个维度的研究项目,使区域课程改革不断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校长、每一个老师都要提升课程领导力”目标迈进。通过三年的实施,柳州各学校基于校情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并充分挖掘本土课程资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研究场域。例如,许多学校利用本地的民族风情资源开发的民族体育、民族艺术课程很有特色,既尊重了民族性,又保留了本土性。丰富多彩的学校课程,形成了一道道特色各异的亮丽风景线。
多年来,柳州市教育水平始终走在广西前列,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国家级实验区。随着柳州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城市教育呈现的良好生态亦如山清水秀的城市图景,有序的教育格局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许多制约区域教育发展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得以解决。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苏敏说:“柳州的课程领导力计划,在遵循质朴的教育规律基础上,由校长领导教师团队,根据国家课程目标、课程方案和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等,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管理、评价课程,从而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也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
柳州教育,用开放的精神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
一碗粉火了一座城。一碗再家常不过的螺蛳粉让柳州家喻户晓,天下皆知,让舌尖上的烟火味温暖了凡尘。当然,火出圈的城市都是有准备的。
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记者看到螺蛳粉包装机器人正在调试运行。该产业学院是柳州螺蛳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除了为螺蛳粉产业培养人才,也为螺蛳粉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并参与整个螺蛳粉产业相关研发。学院遵循科研与实训培养并行,专业与产业融合并重,使“小螺蛳,大产业”的理念渗透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正为已经突破百亿产值的螺蛳粉产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预计每年将为柳州螺蛳粉产业链输送500位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应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考察调研时强调,“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除了螺蛳粉产业,柳州有上汽通用、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一汽解放四大整车生产基地,也聚集了钢铁、机械等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智能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正加快布局和发展。柳州围绕城市工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将职业教育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推动“产业—专业”集群式发展,着重建设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工程等专业集群,新增工业机器人、智能产品开发等专业,及时回应柳州新兴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柳州开放且趋向成熟的产业集群良性发展态势,是出圈的原因,亦是基础。这与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长期保持良性互动是分不开的。柳州的职业教育依循城市产业的发展,正用一种动态、开放的精神,循序推进改革。
这种对职业教育应时应地的动态改革,体现了教育决策者对社会发展的敏感度和对经济社会庞杂关系的清醒把握。柳州职业教育产生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并逐步形成了“政府领航、双元一体、教产相伴、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柳州模式。
在总结“柳州模式”的时候,柳州市教育局局长潘旭阳解释道,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产业最贴近的教育。柳州一是科学制定职业教育政策体系,根据柳州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布局来设置专业,并引导职业学校错位发展,不同学校针对不同产业设置专业。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加大专业群和产业学院建设。三是教育部门与政府其他行政部门积极合作,协调外部资源,为培养人才及校企合作搭好平台、铺好路。四是促进职业教育更加开放,与东盟国家开展深度合作,以“柳州技藝”助力“柳州制造”走向世界。
柳州在加快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同时,秉持让每一位职教学生能够体面生活的理念,非常重视学生行业平移能力的培养。对人的发展的关照,凸显了职业教育的价值,让职业教育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有了广泛而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