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内涵
2021-08-05孙海艳
孙海艳
摘 要:满族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在漫长的历史中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更具自我特色的民族文化,影响力也是更大的。满族文化包含许多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比如满族刺绣,它情感质朴,选型夸张,将满族人民的审美特点与生活习俗鲜活地展现出来,本文对满族民间刺绣的艺术特征与内涵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满族艺术特征 刺绣 东北传统工艺
满族刺绣风格浓郁、技法细腻、选型夸张,是一种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它具有厚重的乡土味与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从创作者自身的理想与实际出发,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的追求。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体现出其对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一种对理想的抚慰与对现实的补偿。绣品创作即能够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娱性。
一、满族民间刺绣概述
满族历史悠久,相关的记录最早出现于公元前22世纪的舜禹时期,清代之前满族号为女真,清初皇太极改族号为“满州”。民国以后,国民政府将“满州”更名为“满族”。历史上的满族经历了几次变迁,在本民族文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许多其它民族的文化,形成了现如今满族共同体的民众形态与文化现象。
《后汉书·乌桓传》中出现了对于东北民间刺绣最早的记载。由于受到农耕、渔猎等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刺绣的风格内容倾向于反映自然事物的形态。由于受到居住方式、生存环境、周围民族文化的影响,在满族民间刺绣技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刺绣艺术也开始走向繁荣。自清代以后,汉、满两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同时也出现了深层次的文化融合,这种融合既表现在刺绣作品的题材与内容上,同时也体现在技巧与方法上。以清代宫廷用品与服饰为例,就能够看出满绣与四大名绣之间的共通之处;而在长期融合与变迁的过程中,满族民间刺绣并没有走向没落,并体现出了更独特的魅力。
1.女红
东北农村地处偏远,闲暇时间较长,文化生活相对较少,刺绣、剪纸等艺术形式就成为农村妇女交流情感、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随着婆媳、母女之间的口传心授以及家庭的代代相传,刺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风貌与工巧技艺得以传承下来。
2.材美
满族刺绣手工艺者对于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视,主张“因材施艺”,对于绣布的自然品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满绣最大的特色就是对原始材料特性的尊重,它所采用的刺绣方式真正做到了对材料特性的最为合理利用,它从材料本身出发,真正发挥出材料本身的美出来。满族刺绣尊重材料本身的自然美感。在进行刺绣创作时也要依照材料本身的特点对技法、题材和图案精心选择,将作品的情致和意蕴充分展现出来。
3.底布
“绣面”即刺绣的底布,其具体材质包括沙罗、软缎、棉布等。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需要用到的绣面以缎子为主,如枕头顶、鞋帽以及服饰等,由于缎子面料色彩艳丽、质地光滑,经过刺绣加工后更加精致且华丽。棉布也是经常应用于刺绣的面料之一,若选用棉布、软缎等面料,则需要事先将棉布和软段糊在袼布之上,此时所使用的袼布是由多层旧布浆糊在一起所形成的辅助材料,经过晾晒后质地挻实而平整,袼布在充分粘合后可以直接用手托在底部进行刺绣,不需要将其置于绷子上。比如挑绣或纳纱绣所选用的面料必须纹路清晰。
4.立象
立象尽意,也就是说在呈现具体可观的形象基础之上,配合一定的精心设计,在设计中掺杂了个人对世界变化的感悟,个人对人生际遇的认知等等,在这里创作者设计中的主观能动性是更高的,创作者需要依照绣品的用途对图案的形式与内容进行设计,花样的来源也是非常多样的,一般都是由姑娘们互换得来,或者由一代代的传承而得来。即“替花样”;而心灵手巧的姑娘并不喜欢使用“替花样”,她们更愿意依照自己的所见所想对花样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创作者以目标事物的形象为基础,有感而发,对创作内容进行概括和创作,通过内涵的融会贯通来实现外表形象的表达,直到确立最终的形象,形成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融合的艺术形象。有的刺绣人即使是使用了“替花样”的方式,但是也并不是完全的照抄而已,而是在其中增加了自己创作的成分,会从自己对美的认知进行一定的改进,因此,在传承过程中,许多花样逐渐发生了变化,图案的种类也不断丰富。
5.尽意
所谓“意”,即观念、义理。“意”的表现也是艺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意蕴包含着创作者思索、体验等成分,无法用言语进行全面概括。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形象给予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对“意”进行深刻的把握,“尽意”的过程也就是“物我交融”的过程,即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结合各种不同的形象对自然界中的现象加以理解,通过刺绣工艺将创作者内心所酝酿着的东西或自身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而刺绣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表现出来的艺术符号既包含隐藏的真实形象,也包含潜在的、被人为赋予的某种意义,这种意象的表达与接受均来自于直接的知觉,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意象,强调着“意”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满族民间绣品的艺术特征
刺绣艺术之美体现在它的艺术形式,在精神层面则体现在它的生命境界与形式之上的意味。一个民族的心理决定了它的艺术表现特点,从根本上说,艺术形式时时刻刻地受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状况的影响。由于满族女性生活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所以她们表现出来的艺术主题往往会体现出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因素。绣品的质地不同,用途也各不相同,同时在题旨与内容上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1.满族民间刺绣的题材特征
满族民间刺绣所体现出来的题材往往来源于自然界的形象,刺绣艺术在初级阶段十分热衷于社会价值的体现。艺术作品是来源于时代的发展,来源于生活的变化之中的,也是对民族环境的一种反应,也是服务于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目的与观念。因此,在对满族民间艺术进行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歷史背景下满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形态,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对刺绣作品的外延与内涵有一个更加深刻地体会。
如图1所示的满族女士服装所刺绣的图案。服装的刺绣图案主题表达是花开富贵吉祥如意,这是满族的普世意识追求,所采用的图案为传统的吉星图案,牡丹花寓意花开富贵,凤凰寓意吉星如意富贵荣华,肩膀牡丹花配上锦鸡图案,寓意锦上添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诉诸一针一线,使其所向往的生活跃然布上。
2.满族民间的图案选型特征
满族民间刺绣记载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满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了满族妇女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与理想,即能够体现出满族文体的本质,同时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同时又宽容地整合了鲁绣、京绣、蜀绣等技术,形成选型夸张、色彩艳丽、想象丰富的艺术风格。以“以心选型”为例,这种选型方法的特点在发于心、出于形,表达了满族妇女的主观意识。满族民间刺绣在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其选型观念更加倾向于以自由之心态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感受,对情感自我传达的方式体现出创作者对于自我的认识,同时也在用心对目标意象进行反复的推敲,即形成“以心选型”的刺绣艺术表现方法。
如图2所示,满族青年男子服装,满足突出男性最具代表性的图案就是海水江崖,服装中把海水江崖图案置于上装的底边,占大面积的位置,同时两边的袖子上缘有同样的海水江崖与衣襟下摆的海水江崖图案进行呼应,海水江崖在满族刺绣中,没有固定的标准图案,只有蓝白色彩与曲线作为元素,随刺绣者的心而变化造型,在原则上男装的图案以龙为标志,所谓男龙女凤,而该服装偏偏将凤凰图案置于海水江崖之上,而且凤凰的图案是飞舞的,寓意凤凰于飞,寄托创作者对服装使用者幸福生活的期盼。“以心选型”选型,发于心、出于形,表达了满族妇女的主观意识。
3.满族刺绣的色彩特征
东北民间刺绣所使用的图案色彩并不全来源于客观世界,很多也是来源于社会变迁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宗教、伦理以及习俗等等,这是一种在传统观念与历史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所发生的融合,所选用的色彩既符合视觉意境,同时也不会违背色彩文化的内涵,加强在视觉效果方面的展现。创作者所选用的色彩相对自由,但也不是一味地随心所欲,而是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支配。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而有之的传统思想,在色彩上表现为 “天有六气,发有五色”的说法。其中“五色”是色彩的原始面貌,人与五色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五色创造天地,与信仰禁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之间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色彩的使用与选择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圖3所示,满族女士服装的前襟,在红色的布料上,刺绣采用五彩纷呈的色彩表现手法,充分运用自然界的菊花色彩,来表现图案的五色与人的和谐共舞,菊花的颜色是自然的颜色,而凤尾蝶的颜色同样也是自然界存在的蓝色凤尾蝶和黄色凤尾蝶,这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实物形象,而无论什么颜色的菊花都是与荷花一样,作为寿衣的首选图案,以自然界花蝶的色彩来做为服装功能的标识。
4.满族刺绣的构图特征
(1)散点式
满族民间同乡往往随心经营位置,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对画面进行布置,在进行构图时需要根据个人的平衡以及其他方面的主观感受对画面进行创造。在这些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互不遮挡的原则,于是有限的画面空间内就体现出了各种不同时间、不同角度、不同空间的物象,将臆想与物象组织在一直,使观赏者能够取得在心理上的平衡。
(2)分割式
画面在展示中总是采用一种分割式的方法,即利用井字形、菱形、田字形等进行分割,将图形和色彩分割开来,既活泼又严谨,体现出明显的平衡感,在纳纱绣品中应用这种构图方式能够在同类色彩的作用下形成晕色,这样会让色彩变得更加有温度,体现出光感效应,在传统机械分割构图的基础上向人们展示更加出色的动感效果,使绣面意趣横生而不失华美。
(3)中心式
满族民间刺绣的主要图案普遍位于绣面中心位置,即在中心位置设置主体形象,周围有少量缀饰或直接“留空”呈现出充实、集中、突出等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这类构图精简并且概括性强,以人物类题材居多,绣品空间布局中不仅仅是考虑艺术展示效果,而且还会掺杂传统戏剧表演的舞美元素,在一些细节中所布局的到整个环境的体现,以水漫金山为例,只需要通过一山、一水就能够将洪水滔天的影响展现出来,善于借虚以见实,画面简洁清楚,使观赏者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展现物外之趣,言外之言,意味无穷。
三、满族民间刺绣的意蕴
满族民间刺绣是本能的艺术、象征的艺术也是原始的艺术,从中可以领略人类思维的特点,感受到传统的民众意识。满族刺绣也十分擅长通过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及直抒胸臆的方式将所需要传达的思想通过各种别出心裁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使直到今天,人们也可以通过满族民间刺绣作品了解到他们传统的思想与信仰,受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祝福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满族传统刺绣所蕴含的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信仰
万物有灵是原始宗教与原始思维的核心观念与思想基础,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理解。满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十分坚苦,只有与自然进行强烈的斗争才能够存活下去,在此过程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也就成为了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也就有了只属于他们的思维意识,将自然界的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等物质也赋予了灵魂,上升为信仰。先民认为动物、植物具有与生俱来的能力,体现出了满族先民对于自然界的渴望。满族刺绣中的水、鸟、树等一方面展现着对于自然的认识,同时也展现着满族人民特殊的意识形态。
2.阴阳哲学观
艺术行为是人类观念与意识的外在表现,哲学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艺术观念,满族刺绣作用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深刻体现着满族人民的原始的文化内涵。
人类最早期的文化意识是我们的繁衍观念,繁衍是人类得以存活的一种方式,是传统得以传承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我们的生命得以继续的唯一途径,女性是繁衍的一大主题,在刺绣的展示上也是存在这样的影响的,女性由于对生育有着最本源、最彻底的体验,这样的体验无一例外的展示在了自己的绣品上,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多籽的石榴、成串的葡萄、绵绵的瓜瓞和多卵的鱼、蛙等爬行动物作为美好的繁衍寓意,借助动物的繁衍表达自己人类对于繁衍的向往,对于繁衍的尊重,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热爱,对生命的推崇和尊重。
结语
本文主要对满族民间刺绣进行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通过对其艺术形式、造型特点、色彩风格、表现题材的分析,总结了当地居民对本民族的艺术和生活相结合在一起的展示。从绣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习俗的逐渐消失,传统文化的历史遗迹,满族刺绣在发展之中,逐步吸收各个民族的艺术特点,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物质文化形态,记录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新时代,我们致力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满族民间刺绣的发展,在刺绣的发展过程中,看到优点与不足,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多元展示。
参考文献:
[1]孙丽婷,刘佳.新时期民间刺绣工艺调查研究——以辽西满族刺绣为例[J].大众文艺,2015,4(19).
[2]王娜.裁月镂云妙笔神针晚清青州旗城满族刺绣小品[J].收藏,2014,11(5).
[3]周喜峰.满族民间刺绣花鸟鱼虫的绣法[J].满语研究,2012,6(2).
[4]李晥.图像学视野下的民间艺术——东北满族枕顶绣式样与满汉文化融合[J].美术大观,2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