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地区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熟料大棚栽培技术
2021-08-05李友志徐小平李盛欧迎峰郭向荣李慕雯王迪轩
李友志 徐小平 李盛 欧迎峰 郭向荣 李慕雯 王迪轩
传统平菇生产采用固体菌种接种栽培,整个周期较长,且费工、成品率低、产量不高、质量差、利润低。而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接种栽培,一个生产周期仅有固体菌种接种栽培的一半左右,时间大幅度缩短,节约了人工,降低了成本,采用液体菌种和提高机械化程度是目前乃至今后食用菌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湘北地区,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接种,多采用大棚进行熟料栽培,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一、栽培季节
对于可以调控温度的菇房或棚室而言(下文统称菇棚),一年四季均可栽培。由于平菇出菇适宜温度为12~25℃,因此对不能调控温度的菇棚,应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适当安排。一般春夏季栽培,3月播种,4月底至6月下旬为出菇期;秋冬季栽培,8月下旬至9月初播种,9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为出菇期。
二、液体菌种制备
1. 试管种制备
可选择外形、片数等形态特征均符合市场需求的鲜菇,在接种箱内进行组织分离,选取生长旺盛、无污染的试管种进行转管和提纯,经过出菇试验后保存。也可从科研机构购买适宜当地当季的当家平菇品种。
2. 摇瓶液体菌种制备
选用PDA加富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水1 000毫升、麸皮20克、玉米面5克、黄豆粉5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2克、维生素B1片10毫克。
在无菌环境条件下接种后,立刻放到摇瓶机上,制作摇瓶液体专用母种。在23~25℃条件下静置培养24小时,然后置于摇床上震荡培养,转速140~160转/分钟,培育4~6天。制备好的摇瓶液体菌种,要求菌液澄清透明,菌丝体分布均匀,无异味,有平菇特有的香气,镜检无杂菌、菌丝形态正常。
3. 发酵罐液体菌种制作
①发酵罐消毒灭菌(又称“空消”)
若发酵罐初次使用,或发酵罐内出现杂菌,或发酵罐放置过久,或需要更换品种等,均应对发酵罐进行消毒灭菌。要清洗掉内壁黏附的污物,检查各个阀门、加热棒、控制柜、气泵等是否正常。对罐体内部采用煮罐杀菌,即关闭罐底的接种阀门和进气阀,加水至视镜中线,启动加热器,当蒸气压力达到0.14兆帕、温度为126℃时,维持40分钟,然后关闭排气阀,20分钟后将煮罐水放出即可进入生产。
②发酵罐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
目前采用的标准液体菌种培养基为:马铃薯(煮汁)200克/升、葡萄糖20克/升、磷酸二氢钾1克/升、硫酸镁0.5克/升、维生素B110毫克/升、消泡剂0.3克/升,pH值自然。
将马铃薯去皮、挖去芽眼,然后切成丝状或黄豆粒大小的块状,给电饭锅内加入1 100毫升清水,水开后放入切好的马铃薯丝或块,再煮15~20分钟,其间不停搅拌,至马铃薯酥软而不烂为止。用四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并定容至1 000毫升,糖及其他原料倒入锅内搅拌均匀即可。
生产上应根据以上比例,配制相应体积的营养液。
③上罐定容
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加入已空消的罐內,装液量为罐体容器的70%~80%(罐视镜1/3处),通入空气搅拌1~2分钟,混合均匀,拧紧接种盖后即可灭菌。
④发酵罐液体菌种培养基消毒灭菌(又称“实消”)
将转换开关转到“灭菌”档,通过电脑控制面板设定好灭菌“温度”125℃,按下“启动”开关,两加热管开始加热工作。当压力达到0.05兆帕时,可稍稍开启排气阀3~5分钟,然后关闭排气阀,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开始计时,保持40分钟至1小时后,关闭灭菌开关。
在计时过程中,要通过3次放料来对管道进行消毒,即前、中、后期分别放料1次,每次放料3~5分钟,3次共放料3~5升。
⑤罐体冷却
夹套排气阀降压至0兆帕,通入冷水冷却罐体。当温度降到30℃以下时,关闭夹套进水阀。
⑥发酵罐液体培养基接种
将摇瓶接种管和发酵罐接种口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将浸过浓度为95%酒精的火焰圈套在接种口上,慢慢打开呼吸器阀门,将发酵罐内压力降至0.01兆帕。点燃火焰圈,在火焰灭菌的保护下,用镊子去掉接种管上的牛皮纸和瓶塞,打开接种阀门,将接种管插入接种口,然后将摇瓶菌种瓶抬高,再将菌种注入发酵罐。接种量为液体培养基量的0.5%~1%。接种后,将接种管拔出,关闭接种阀门,去掉火焰圈,继续通入无菌空气。
⑦发酵培养
将转换开关转到“培养”档,根据不同菌种培养的适宜温度,通过电脑面板设定好培养温度。适时调节进气阀门,通入适量无菌空气,通气量一般为1∶0.8~1,同时调节排气阀,维持罐压在0.02~0.05兆帕,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20~26℃,高温品种选择28~31℃,空气流量调至1.2米3/小时以上,培养72~96小时。培养期间不用专人管理。
接种24小时后,每隔12小时,注意观察培养期间液体的气味及颜色并及时采样。培养完成后的菌液呈淡黄色、黏稠不分层,菌丝体呈白色、分布均匀;有平菇液体培养时特有的香气,无异味,发酵罐排气口气味正常;显微镜下菌丝粗壮,有隔膜,可见锁状联合。
三、栽培袋制作
1. 栽培料配方
主料可选择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秆、豆秸、木屑等栽培原料,这些主料作为碳源,麸皮、稻糠、豆粕等作为辅料补充氮源(图1),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生石灰、石膏等作为矿质营养,还可添加微量维生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供选择的配方有:
配方一:玉米芯4 0 %,木屑45%,麸皮12%,过磷酸钙0.5%,石膏粉0.5%,尿素0.5%,蔗糖0.5%,生石灰1%,料水比1∶1.2。
配方二:木屑6 4 %,豆秸11%,花生秧11%,麸皮10%,玉米面1%,过磷酸钙1.5%,生石灰1%,蔗糖0.5%,料水比1∶1.2。
2. 栽培料装袋
一般选用规格为22~25厘米×40~45厘米×0.03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折角塑料袋装袋,每袋可装干料0.8~1.5千克。可采用SZDY-1000型食用菌培养料冲压装袋机进行机械装袋(图2),套上套环,并用塑料条封紧袋口(图3)。
3. 栽培袋灭菌
平菇采用液体菌种进行接种栽培,一般栽培料要经过半熟料或全熟料灭菌(图4)。全熟料栽培,栽培袋经100℃高温蒸汽常压灭菌8小时以上,或用0.105兆帕、121℃高温蒸汽高压灭菌2小时左右。灭菌完成后,放到冷却室冷却,当温度降至30℃以下时运至接种室,尽快进行接种。
四、栽培袋接种
接种前,接种室用紫外灯消毒灭菌,用空气净化器净化空气。接种时,将栽培袋解开封口后,用接种枪将液体菌种接种到栽培袋内,每袋接种30~40毫升(接种者根据手感掌握接种量)。然后在套环上覆盖报纸。
五、栽培袋菌丝培养
液体菌种栽培袋接种后,置于暗光或弱光(50勒克斯以下)的洁净处培养,栽培袋堆高不超过3层(图5)。培养温度控制在24±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培养室内应悬挂温度计,袋温不能超过28℃。一般每天通风2~3次,保持二氧化碳浓度在0.3%以下,保持发菌环境空气清新。每隔3天应向室内喷洒杀菌药液。2~3天后,即可看到菌丝迅速长满栽培袋表面,15天左右即可基本长满栽培袋。
六、出菇管理
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熟料栽培的出菇管理,与固体菌种接种熟料栽培的出菇管理相同,以下简述其要点。
1. 大棚栽培场地设置
选择地势平坦、有水源、排水畅通、雨季不积水、远离扬尘和有害生物的场所建大棚(图6),也可利用现成的蔬菜大棚,一般棚高3米、宽8米、长30~60米。塑料膜多采用高强度聚乙烯薄膜或聚氯乙烯薄膜等有色大棚膜,用遮阳网遮阴,棚外四周1米左右挖排水沟(图7)。有条件的大棚内配套微喷带、大棚加湿器等设施。将大棚内土壤整平,地上铺盖1层薄膜与地面土壤隔离,可隔绝地面有害生物。
2. 栽培袋码堆
将长到不同程度的栽培袋分别运至出菇棚进行码堆,单行摆放5~8层,保留60厘米宽过道,要注意接种口一层一个方向(图8)。可采用一端划口、两端划口、套环敞口等多种不同的出菇方式。
3. 水分管理
菌丝长满后至菌丝扭结前,空气相对湿度应增至85%。当菌丝扭结成为米粒状原基时,应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最好喷雾状水。可用微喷带、大棚加湿器等提高大棚整体湿度,勤喷、细喷,喷出的水以雾状为宜。补水一般在9~10时、14时进行(图9),尽量不往地上灌水。
4. 通风管理
幼菇期每天通风1~2次,每次20~30分钟;菌盖长至直径2厘米后,每次通风时间增加到2~3小时。随着子实体生长,通风时间逐步加长,每天通風4~6小时。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喷完水后一定要通风。
5. 温度和光照调控
菌丝长满后至菌丝扭结前,温度控制在15~24℃之间,给予8~10℃温差刺激催蕾,一般6~9天可现蕾(图10)。然后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4℃。冬天温度过低时,可自制土炉加温。
平菇对光照要求不高,幼菇期光照强度宜控制在800~1 400勒克斯,以在棚内能看清报纸上的字为宜。
6. 病虫害防治
正常管理下,一般菇棚内病虫害很少,生产上应以预防为主。
①清洁菇棚
菇棚使用前应清洁整理,清除杂物、杂草等,不留死角,大棚应平整土地,然后灭虫、消毒。可选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4 000倍液等喷雾,施药后密闭大棚4 8~7 2小时。新菇棚使用前1~3天给地面撒1薄层石灰粉,老菇棚用硫磺熏蒸或使用气雾消毒盒消毒。
②棚内菌蝇和菌蚊的杀灭
棚内插黄板,可有效减少菌蝇和菌蚊数量,但不能全部杀灭。大棚进口处可安装缓冲门,两侧安装孔径18~40目、宽1~1.2米的防虫网,并做到随手闭门;棚内每隔5米安装1盏诱虫灯;菌袋上方20~30厘米吊挂粘虫板;出菇室入口处撒上石灰;出菇结束后及时清理菌袋,暴晒大棚。
必须用药剂防治时,只能在一潮菇采后施药,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杀虫,药液不宜直接接触菌丝体和菇体,化学药剂施用后要密闭、暗光培养,1周后再进行催蕾管理。
③病料、病菇处理
对于局部发生木霉菌(图11)、曲霉菌、毛霉菌、青霉菌、根霉菌污染的菌包,要及时挖除污染部位;对污染较重的菌包,应挑出报废。对脉孢霉等孢子长出袋外的暴露型杂菌,要在分生孢子形成前处理。发病菇棚要及时将病菇清除,并清理料面、加强通风、降低温度,促使下潮菇正常出菇。采菇后彻底清理料面,将菇根、枯蕾、腐烂菇、病虫菇、病料及时小心挖除,移出棚外,集中处理。
七、采收
当平菇菌盖平展、直径达4~6厘米时及时采收(图12)。采收前不宜喷水,采收时一手按住培养料,一手托住菇丛基部轻轻旋转采下,平放入铺设有塑料薄膜的洁净塑料筐内。每次采收后,要清除料面老化菌丝、幼菇、菌柄、死菇,再将袋口合拢,避免栽培袋过多失水,然后整理菇场,停止喷水,以利于平菇菌丝恢复生长。
采收2~3潮菇后,可补充营养水,使菌袋重量和出菇前重量接近,将出菇的料面切去3厘米左右,用竹签插3~4个小孔,放入水中浸泡12小时,或在水中另加入0.1%尿素、0.3%蔗糖,待菇蕾出现时按第一潮出菇的管理办法喷水管理。
八、贮运
将采收的平菇用刀去除根部残料,手工挑选、分级(图13)。分级后的产品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等进行包装,或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包装。为防止热量积累或薄膜袋内壁结露,包装袋应保持敞口,直至预冷完毕再扎口;预冷温度为0~2℃,待产品温度降至3~5℃后扎紧包装袋口。也可采用打孔薄膜包装不经预冷直接冷藏。贮藏室温度调控在1~3℃,空气相对湿度调控至90%~95%,采用冷藏库贮藏(圖14)。产品短距离可采用常温运输(图15),长距离采用冷藏车或加盖棉被保温车运输,运输温度控制在2~8℃。
【基金项目】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湖南省科技专家服务团(2020NK4070)
(作者联系地址:李友志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赫山街道办事处 邮编:413000;徐小平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邮编:413043;李 盛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新市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邮编:413058;欧迎峰 湖南省桃江县灰山港镇农业服务中心 邮编:413414;郭向荣 湖南省益阳市谢林港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邮编:413057;李慕雯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农村局 邮编:413000;王迪轩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 邮编:4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