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乘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21-08-05张春雷杨军顾建庄
张春雷 杨军 顾建庄
◆摘 要:近年来,民用航空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的、综合素质更强的乘务专业人员。由于空中乘务人员是一项热门专业,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专业人员在数量以及质量要求上均难以符合新时代的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乘务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对空中服务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虽然在我国许多地区的中高职院校已经开设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但不同阶段的不同院校之间均以“各自为战”为主,空中乘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围绕空中乘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展开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提升空中乘务人才的培养实效,为未来航空事业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
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过程中,航空运输行业得到长足发展,我国民用航空规模已经发展到全球前列。与此同时,国家重视空中乘务行业的发展,在各个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在如此优越的市场条件下,可以说空中乘务行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相关专业人才都能够实现很好的就业。为此,我国许多地区中高职院校开设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1中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目前许多中高职院校的空中乘务专业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没有明确乘务人员具体的岗位需求,从而导致相关专业的开设过于简单化,以至于培養出来的人才在能力掌握与市场实际需求上存在较大的脱节。另一方面,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在专业方面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规划以及实训条件方面都没有实现更好的衔接和共享。再加上学生生源的综合素质总体不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核心技能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实现有效的衔接,甚至出现断档、空档、重复教学等现象,不利于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如何进一步加强中高职院校间在空中乘务专业的人才规格与课程设置的有效衔接,促进教育资源优化,是目前提高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所在。
2加强中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对于广大中高职院校而言,要提升人才培养的成效,一方面需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应该根据自身教学资源优势,加强不同阶段教学的沟通和教学探讨,加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加深对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探索。
2.1明确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为核心。在用人单位的评判标准里,乘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技能、心理素质、团结合作和形象气质等。因此,中高职院校在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上应该进行一定的改革,充分满足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开展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探索,从而为课程体系开发搭建出全新的运行框架,将岗位的工作流程作为课程实施的逻辑起点和主线,充分融入职业资格内涵的相关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构建,进一步突出职业素养的提升,全面融合“教学做合一”,通过校园、企业联合开发专业课程,有效实现“工学结合”、“能力本位”,从而形成匹配人才需求的全新课程体系。
2.2构建全新的课程规划:课程设置着力打造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前要深入解读中国民航乘务员培训的行业标准,更广泛地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和搜集,全面掌握民航企业对于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岗位需求的具体特征,组织专家进行讨论研究,并结合专业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现代乘务需求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模式。同时,打破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各自为营”的局面,加强沟通,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实现高度统一和相互渗透,促使中高职教育衔接更顺畅。例如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明确在不同阶段应该考取相应的资格证。又或是在培养重点上,可以充分发挥不同学校的优势进行划分,中职教育以“基础知识”和“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而高职教育重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形成人才培养的有机整体,为不同热点的学生提供更适合、更匹配的教育。
2.3搭建全新的融合发展机制:中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象,在一些中职院校实训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甚至可能缺乏必备的实训设施和相应的师资队伍,例如形体实训室、化妆实训室、体能实训室以及茶艺实训室等。同时,在实训基地的搭建中“校企合作”成效也不够理想,这就使得顶岗实习、轮岗等实践活动都难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高职衔接的资源优势,有效推进教育资源共享,包括实训基地、师资以及校企合作等,有效减轻中职院校面临的教学资源压力,同时又能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成效。
3总结
综上所述,空中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为主要的课程设置,全面满足民用航空业飞速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中高职院校应加强沟通,以“全局”观念进行课程打造,以全新的高职教育理念为课程教学指导,对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规格进行重新定位,并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在课程构建过程中进一步突出中高职衔接教育的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教学,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强能力的空中乘务专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赵淑桐,黄华.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03):106-107+115.
[2]马丽.基于“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实施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4):240-241.
[3]兰琳.以空中乘务专业群为例的信息化教材开发新趋势[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2021(02):140-142.
[4]龚娜.浅谈高职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