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下《呐喊》和鲁迅的文学创造
2021-08-05卢艺雯
卢艺雯
◆摘 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顶峰,并在中国广泛传播。鲁迅运对其理论有所借鉴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运用。《呐喊》这一小说集中,包含了《狂人日记》、《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社戏》、《明天》等一系列作品。本篇从作品出发,感受鲁迅的创作,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真实地感知鲁迅的孤独、矛盾、痛苦、彷徨,探寻鲁迅作品中潜在的意味。
◆关键词: 鲁迅作品;本我和自我的矛盾;焦虑说;封建礼教;白日梦;扬弃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文艺理论与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有相结合的部分。《呐喊》这部小说集就是相对典型的一部分,其中的部分篇章,对其中的理论有升华的部分,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致于鲁迅先生在中国的文学界中有着重大的成就,对以后的文学创造也奠定了基础。
1作品中的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和“焦虑说”
本我和自我都是属于人格学说中人格结构的重要部分,自我代表着理性与机智。主要作用是组织无意识进入意识,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过滤器;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结构部分,尊崇快乐原则,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有着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属于非理性的。在封建道德的压抑下,会出现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就像鲁迅先生的作品,无论是人物还是故事情节都会出现虚伪和矛盾。就像比较典型的虚伪的知识分子形象和精神病患者。
《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就是相对典型的旧知识分子,是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孔乙己在本我和自我的矛盾下也保存着善良诚实的一面,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又以读书人自居,很想清白做人而又沦落到偷钱,死要面子而又自欺欺人,既可笑又可悲。这些矛盾,足以说明孔乙己生存的矛盾,存在着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嘴上充斥仁义道德的理论,事实上却越是在掩盖自己的本我私欲。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便是当时社会环境下众人认为的“精神病患者”。其中的“迫害狂”与弗洛伊德所提出的“焦虑说”相呼应。“狂人”自身也会有精神病性防御机制,因为自己内心存在的不被社会所接受的欲望、态度和行为而指责他人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责怪他们。他作为“妄想狂”,对所受迫害的幻觉采取的方式就是把破坏性冲动归因于别人或社会。《狂人日记》则是给掌握新知识的知识分子们指明了一条前进的道路,最后能够摆脱自己的焦虑,毕竟精神异常也是躲避世俗偏见和社会压力的一种方式。
2鲁迅的“俄狄浦斯”情结
文学是性欲的升华,性的欲望被成为力比多,性欲的释放可以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宣泄,也可以倒流或执着、形成病态的情结,也可以通过转移和升华。
鲁迅先生的“俄狄浦斯”情结,正是来源于他童年的记忆,从而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明天》中单四嫂子的悲剧令人痛心,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麻木了她的神经,认为把宝儿抚养长大,能够为了防老送终。世间的冷漠让单四嫂子不断地心寒,人们之间没有关爱,自私自利、冷漠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通病,中国传统妇女孤立无助的形象被很好地描述出来,不管自己怎么挣扎,都逃不出社会的枷锁。
鲁迅先生众多作品之中,都把父亲作为较为严格、铁面的形象,给鲁迅先生的童年有着不一样的威严感,母亲则成为鲁迅的心灵安慰,所以鲁迅先生就相对比较崇拜母性的光辉,但又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鲁迅先生对女性所遭受的压迫进行了批判,希望女性能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而她们的孩子也能够享有不一样的关爱。
鲁迅为世人展示出封建伦理对民众的戕害之深,而封建伦理纲常的卫道者又是无法从精神深处真正磨灭情欲的,这种矛盾造成了荒谬、伪善、丑陋的封建社会,生成了生活于其中的带着伪善的面具,道貌岸然的一类人。
3鲁迅的梦境和白日梦
文学作品就是通过重新组装并且修改的梦境,而白日梦就是人类的幻想。这源于儿童时期的游戏,儿童靠做游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得到欢愉。长大之后便不再做儿时的游戏,但又不愿意放弃那种做游戏时的快乐,于是就换了一种形式,这就是所说的幻想。
梦和文学作品都源于受到压抑的儿童时期的欲望,都是受到压抑的欲望的一种替换形式,通过这种途径满足受到压抑的欲望。鲁迅先生所写的《故鄉》和《社戏》都是属于童年的创伤记忆。
《故乡》描绘了五四时期中国农村衰落破败的真实场景,深刻反映了农村危机背后的社会危机。《社戏》则是回忆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经久不忘,在回忆对比中赞美了农民子女的优秀品质,农村是鲁迅先生年少时代的乐土。
鲁迅先生很大程度上在童年时期经常是在束缚和管教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作品中有些描述,大都是鲁迅先生对笔下主人公童年时期美好生活的幻想,能够摆脱掉自己童年时期那些不愉快的经历。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的一切都在记忆中进行的改造和美化,来慰藉自己的灵魂。
因此,文学作品比梦里更加隐晦曲折,更经得起阅读和推敲。鲁迅的“梦”情结是带不走的, 虽然是那么渴望拥有它, 却也无法带走它。鲁迅的“梦”情结也是如此, 它只属于鲁迅自己, 并会在鲁迅的心中获得永存。
4鲁迅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扬弃和升华
鲁迅先生的精神压抑更多的是来源于童年时期的亲属对他施加的压力。在长久的压抑后,对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在文学的世界里,鲁迅先生进入了“超我”的境界,从满足“本我”的欲望中上升到了民族大义,并且在作品中隐晦曲折地批判了封建社会的封建礼教,真实地反映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对于西方文化,就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都会在借鉴的过程中,选择应有的批判态度,更多地“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在文学创作中,以本能论为依据,对压抑自然人性的封建统治制度和道德伦理秩序进行了强烈批判。他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学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作品特点,唤醒了更多的青年人,从思想上挽救了更多的民众,也带动了更多的知识分子加入到文学创作的行列中。
5结语
《呐喊》作品集中有着本我和自我的矛盾,能够看到人物形象的“焦虑”,由此可以影射到鲁迅先生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自己的童年记忆有着不一样的幻想,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对于来自西方的文化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能够对此有所升华,创造了新一代的文学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刘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视域下鲁迅作品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6.
[2]杜九霞.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鲁迅及其作品[D].西北大学,2010.
[3]邓正玉.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探讨鲁迅的“梦”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6):60-61.
[4]王旭.鲁迅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接受与扬弃[D].安徽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