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2021-08-05郭芸
郭芸
◆摘 要:传统上我们的初中英语一般教学模式都是统一进行的,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年级都是一模一样的教案。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在应对考试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我们的教育方向也做出了调整,学生们的诉求也在变化,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不同。比如城市里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英语的学习,但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初中才开始学英语。所以现代的英语教学不能一刀切,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逐渐的引入了现在的英语课堂中。
◆关键词:初中英语;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的搭建,需要初中英语老师不断的尝试更新教学方式方法,分层教学方法的引入,需要学生的全面参与,才会把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到最优的效果。在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课堂,老师鼓励学生像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方向努力,随着计划的不断推进,学生和老师之前的配合度也会越来越默契,这样学生和老师在以后一起学习的日子里会共同进步的很快,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的首要方式可以是给学生进行分层,学生分层好了教学效果也会很明显的得到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一次摸底考试,通过考试的成绩和错题方向来给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分层,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做问卷调查的方式,按照学生的喜好特长来进行分层。最后总结知识积累和喜好特长来给学生进行ABC三类分层,A类学生是学习中的优等生,B类学生是学习中的中等生,C类学生是学习中的差等生,在教学任务执行的同时,教师要鼓励C类学生像B类学生靠近,B类学生像A类学生靠近,学生的分层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随着学生的学习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的分层模式也会不断的变化,随着这种方式的运用。学生的个性差异会越来越小,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以前的英语教师大部分都是一个教学单元一个目标,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样整体的教学目标容易导致优等生无所获,中等生很难提高,差等生学不会的状况,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教学目标实施分层设计,照顾到每个阶段的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会收获满满,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比如我们学习到past and present(过去和现在)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区别,掌握简单的用法即可,对于基础稍微好点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首先要透彻理解过去和现在的区别,熟练掌握每个时间段的用法,还要这些学生可以更好的复述课文中提到的关于过去和现在的表达。对于基础最好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运用过去和现在的表达方式,还要求他们可以熟练复述课文,最后在要求他们可以按照课文的结构格式仿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过去和现在的事情,把课文里学到的东西都熟练的运用到自己的书写表达中。
三、对家庭作业的布置进行分层
在英语的学习中,我们经常说的熟能生巧,就是要求我们课下要不断的练习,家庭作业的布置也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那我们家庭作业的布置也是可以实施分层布置的。但是家庭作业这一环节容易让老师忽略,因为我们之前的布置作业都是考虑到大多数的学生,老师就会简单布置一样的作业,比如写单词,背课文,记忆语法等等。但是这样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写作业的热情,比如学习好的学生会感觉作业简单没有挑战性,不去完成。学习差的学生又会觉得作业太难了,他们自己完成不了,达不到作业所要达到的目标,也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师可以采取家庭作业分层的方式进行布置,这样每个级别的学生都会轻松快乐的完成作业,也会通过家庭作业的完成达到很好的复习课上的教学内容的目的。比如我们学习到past and present(过去和现在)的时候,教师步骤作业是时候,可以让学习好的学生除了掌握一般过去式的用法,表达,代表单词,时间状语这些基础知识外,还可以让他们自己用一般过去式来记日记。但是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就要求他们的家庭作业是完全熟练的掌握课上提到的一般过去式的用法,表达,代表单词,时间状语这些基础知识。
四、结束语
总之分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对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所具备的探索精神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但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就是,分层教学的初衷不是在于单纯地提高成绩,不是“快慢班”的另一种操作方式,而是专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师与学生间情感的交流,而且要更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自信、培养优良的品格,从而变成自主学习的新时代学生。
参考文献
[1]喻燕.分层教学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1):200-201.
[2]吴文俊.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6(2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