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床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中的效果观察
2021-08-05时元昊
时元昊
【摘要】目的:观察亚临床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2例,将其分为3组,A组进行艾司氯胺酮亚临床剂量与丙泊酚麻醉;B组进行艾司氯胺酮临床剂量与丙泊酚麻醉;C组进行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麻醉,对比分析三组患者使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数据指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三组患者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对比,A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B组以及C组(P<0.05);A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明显低于其余两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使用亚临床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方式进行麻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检查;艾司氯胺酮;丙泊酚;亚临床剂量;临床应用效果
胃肠镜检查是临床功能检查科中常用的一种检查方式,通过使用胃镜对患者的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进行探入检查,具有安全、可靠、准确等优点。但常规的胃肠镜检查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以及强烈的不适,因此患者检查时常出现抗拒检查的问题,无痛胃肠镜检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在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之上,降低了患者的检查抗拒性,极大地提升了检查的效率。无痛胃肠镜临床检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麻醉药物为丙泊酚,但临床效果显示,单纯使用丙泊酚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嗝逆、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因此针对无痛胃肠镜检查,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药物方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研究显示艾司氯胺酮在临床麻醉上有较强的镇静镇痛麻醉效果。本文以此作为研究方向,探讨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亚临床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临床麻醉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需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3组:A组、B组、C组,各34例。A组34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年龄(39.6±2.7)岁;ASA分级:Ⅰ级24例、Ⅱ级8例、Ⅲ级2例;B组34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0岁~57岁,平均年龄(37.3±2.1)岁,ASA分级:Ⅰ级22例、Ⅱ级10例、Ⅲ级2例;C组34例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18岁~58岁,平均年龄(38.2±3.1)岁,ASA分级:Ⅰ级25例、Ⅱ级8例、Ⅲ级1例。以上3组患者相关数据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选取标准:①经《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专家共识意见》诊断确认能够参与无痛胃肠镜检查,符合麻醉所需的相关标准;②具备基本的认知意识,能够配合相关的麻醉治疗;③其心肺、肝肾功能均处于正常状态;④患者及其家属清晰知晓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操作流程,并由患者本人亲自签署知情书,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重度贫血、急性结肠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腹腔内广泛黏连等病症;②对研究所使用药物:丙泊酚、艾司氯胺酮过敏者;③患有哮喘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者病史者;④患有药物依赖或者药物依赖历史的患者。
1.2 方法
A、B、C三组患者按照胃肠镜检查之前所要求的准备工作进行禁食,检查室方面应做到对手术室的温度检查,将其控制在24℃~26℃,同时检查药物、麻醉剂、监护仪以及气管导管之类的设备是否准备齐全。
A组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对患者的各项基本生命特征指标进行检查: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血压(BP)等。然后对患者施行艾司氯胺酮亚临床剂量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先通过静脉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后的艾司氯胺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93336,生产厂商: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0.2mg/kg,输入速率为0.3mL/(kg·h);待用药5min后通过静脉泵注的方式输入1.5mg/kg丙泊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842,生产厂商: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输入速率为0.5mL/(kg·h)。
B组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对患者的各项基本生命特征指标进行检查。对患者施行艾司氯胺酮临床剂量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先通过静脉注入生理盐水稀释后的艾司氯胺酮0.5mg/kg,输入速率为0.5mL/(kg·h);待用药5min后通过静脉泵注的方式输入1.5mg/kg丙泊酚,输入速率为0.5mL/(kg·h)。
C组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对患者的各项基本生命特征指标进行检查。对患者施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通过静脉推注的方式输入0.5 μg/kg的瑞芬太尼(Remifentani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200,生产厂商: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1.5-2.5 mg/kg的丙泊酚,输入速率为0.5mL/(kg·h)。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检查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基本生命特征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并对比[7]。
对患者麻醉后检查期间的情况采用镇静评分系统(Ramsay评分)进行对比评价,评分越高麻醉效果越好;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对比评价,评分范围为0-10分,评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轻;胃镜检查过后6h,采集患者的肘静脉血,测量三组患者的ELISA血清中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γ-干擾素(Interferon-γ, IFN-γ)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1, HMGB-1)等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后的并发症出现情况,主要观察范围包括:体动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低氧血压四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检查后各项生命体征对比情况
三组患者检查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比情况,A组患者的SBP、DBP、HR、SpO2等各项健康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和C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ramsay评分、NRS评分以及检查后的血液情况各项指标评分对比
A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NRS评分以及检查后6h的血液指标评分(HMGB-1、IFN-γ、CRP)则低于其余两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三组患者检查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三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有较大差异,其中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其余二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常规胃肠镜检查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因此患者在进行监察时会由于胃肠的刺激导致交叉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引发患者出现体动反应、恶心、腹痛等症状,且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抗拒心理,导致检查的难度极大提升,因此近年来无痛检查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无痛胃肠镜检查区别于常规检查体现在其现代麻醉技术的运用,丙泊酚是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常用的一种麻醉药物,其具有麻醉程度易控制、见效快、药效稳定等优点;但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单纯使用丙泊酚麻醉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包括:呼吸抑制、低氧血压等,因此临床上常与其余种类的麻醉剂共同使用。艾司氯胺酮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精神类药物,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其应用在麻醉过程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与丙泊酚的相互作用较小,能够发挥基本的麻醉效果,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现有强烈的副作用,是临床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理想的麻醉药物。临床上艾司氯胺酮进行亚剂量用药相比于正常剂量更适合复合丙泊酚应用于临床麻醉中,原因在于临床麻醉中丙泊酚复合用药不应剂量过大,适合的剂量才能发挥两种药物的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使用亚临床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的方式进行麻醉,不仅能够发挥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麻醉用藥量少,患者检查中安静舒适,苏醒迅速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