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刍谈

2021-08-05林锦川

速读·中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林锦川

◆摘  要: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实验操作意识薄弱、实验教学不受重视问题,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需要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树立实验合作探究意识,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由此可见,实验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必须对生物实验足够重视。不过,在实际的生物实验教学中,仍存在生物实验被敷衍了事的现状,实验没有“落地”,只是停留在口头表达。这种现状需要及时纠正改变,否则会影响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简析

(一)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单一

生物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由于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化,如果没有实验教学的辅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巩固加深。但即便如此,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比较单一,照本宣科式的“实验操作”比较突出。由于教材中提供了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细则,部分教师鉴于实验操作的时间成本和教学进度,往往只是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师进行简单点拨,勾画实验中重点步骤和结论。以此取代了实验实践操作,而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备受部分教师和学生喜爱。

(二)学生实验操作意识薄弱

受应试教育影响,学生这种能靠记忆背诵绝不动手操作的思想比较泛滥。一方面是由于生物考试命题测试即便不亲自动手实验,只要记住关键步骤和结论仍然可以完成答题。这就导致许多学生畏惧甚至排斥实验教学,对实验没有兴趣,整体表现为学生实验操作意识薄弱。实验不得到实践操作,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就得不到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实验操作意识就会越来越薄弱,动手操作能力也越来越弱,这不仅背离了生物课程理念,也偏离了生物课程的标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三)实验教学不受重视

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学生实验操作兴趣低,意识薄弱,导致实验教学不受重视,得过且过的实验教学只是停留在学生头脑观念之中。实验是生物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教学的重点之一,这个道理老师都懂,但是实验时间成本较大,操作过程不稳定因素多,所以实验的次数也比较少。只有转变教师和学生认为实验不重要的思想观念,才能重启实验的“春天”,让实验成为一种常态,成为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实验教学效果影响深远,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很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要么是照本宣科的阅读实验操作过程,要么是简单介绍之后匆匆上阵,准备不充分。为了提升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笔者往往会认真准备实验前工作,先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梳理实验操作步骤,圈定实验范围和注意事项,最后才进行实践操作。

例如,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实验开始之前,笔者会在课件上直接展示丰富多样和神奇怪异的动植物细胞结构,并让学生尝试竞猜是哪一种动植物的细胞结构。然后通过视频实验展示,让学生了解这些细胞结构图片是如何观察得来,并熟悉实验操作过程。之后进行实验操作说明,最后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按照实验顺序,完成实验,并手动绘画观察结果。实验教学中采取了较多实验手段和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营造轻松活跃的实验氛围,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需要实践操作才能完成,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当前的初中生实验操作能力普遍较弱,理论知识懂得很多,但是一旦进行实践操作,就会变得手足无措。因此,要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操作,不断试错,才能提升操作能力,开放思维。鼓励学生操作,就要坚持放手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主体身份独立操作,老师旁边引导,实时观察。

例如,在“认识显微镜”实验中,笔者会事先将拆卸之后的显微镜放在实验桌台上,摆放一张安装使用说明书。实验前没有经过任何的指导培训,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结果很显然,一开始没有老师的指导,绝大部分学生看着说明书也不能正确安装完成显微镜,甚至有些同学不知道“盖玻片”为何物。笔者没有重新演示一遍,而是将学生在安装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梳理解释了一番,学生根据老师指点,最后完成显微镜安装。再次进行安装时,没有老师的指点,学生也能快速完成安装工作,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树立合作探究意识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实验都是多人之间合作才顺利完成的,对于复杂的实验而言,只有合作,才能提高实验的效率和保障实验的效果。“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合作不仅能够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还能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懂得与人合作,理解合作对实验及其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合作也需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才能提升实验效果。

例如,在“观察叶片结构”实验中,学生三个合作,准备新鲜的叶片并裁取叶片进行清洗,将叶片放置在盖玻片之下,一人观察记录等。合作的效率较高,也能提高学生实验热情,彼此之间有默契的配合,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的保障。初中生物教材中还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更加这类实验次数,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结束语

初中生物是初中生学习生物的启蒙阶段,初中生物学习效果对高中乃至以后更高层次的生物学习都有影响。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未来,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生物素养考查要求越加严格,只有对生物实验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能够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郭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教学研究,2021(08):41—42.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灵动耳环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