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类大学生复学后的心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8-05张向荣
张向荣
◆摘 要:目前,心理障碍已成为导致大学生休学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在依靠药物维稳的情况下,心理障碍类学生可通过复学程序重返校园学习。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相关条例,学校对心理障碍类学生能提供的服务受到一定的约束,基于这一心理服务工作现状,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进行联动,促进其维持社会功能稳定,以期达到高校更好地保障心理障碍学生适应复学后校园生活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服务工作;现状;对策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患有心理障碍的比例逐年攀升,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而一旦确诊为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大多数学生需要依靠药物治疗维持社会功能的稳定,在经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稳定的情况下方可复学进入校园学习生活。但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连续波动的变化过程,对于心理障碍类学生更是如此。若复学后的心理障碍类学生出现不遵医嘱服药,或对潜在发病期的情况进行隐瞒等情况,将容易引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为心理障碍类学生提供复学后的心理服务是高校心理工作中的一项非常紧迫的重要工作。
一、心理障碍类学生复学后的心理服务工作现状
1.心理服务工作限于心理周报表上的跟踪调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心理障碍学生在复学后将顺利进入班级学习,在日常的心理观测中,学校心理中心对此类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动态掌握仅限于每周一报的心理报表,心理中心通过对心理周报表上所搜集的信息,进而开展对此类学生的指向性的心理服务工作。而心理周报表主要依托辅导员对学生社会功能、情绪状态方面了解,这需要辅导员耐心细致地全满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但从目前的心理周报表的反馈情况来看,心理周报表存在呈报信息过于简单、流于形式等现象,使得学校对复学后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辅导员与心理专职老师的信息断层,导致心理服务工作存在延迟
心理障碍学生的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受到损伤,其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较低,病情存在反复和潜在的特征。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辅导员可以通过班级管理了解到心理障碍学生真实的一手资料,但通常在辅导员老师的认知中,心理障碍学生属于弱势群体,他们需要被特殊照顾,需要在学习生活中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因此当学生提出因病请假、因病换宿舍等情况时,辅导员老师基本会允诺。这不仅强化了心理障碍学生因病获益的现状,还忽视了这可能是学生社会功能进一步受损,存在潜在发病的现象。若未及时反馈至心理中心,将导致信息断层,致使心理中心不能有效地对心理障碍学生开展心理帮扶工作。
3.心理障碍类学生存在病耻感,致使寻求心理服务受到阻碍
确诊为心理障碍的学生,基于家长对心理专业知识的缺乏,容易给其贴上“精神病”的标签,而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精神病(重性精神障碍)与心理障碍存在很大的区别,家长的病耻感以及刻意教会学生入学不能向任何人透露病情的现实情况,将增加心理障碍学生的病耻感。另外,新闻媒体对某些心理障碍者所造成的社会负面事件的大肆宣传,使得社会公众对心理障碍者存在较大歧视和偏见,进而更加强化心理障碍者的病耻感,致使其寻求心理服務受到阻碍。
二、造成心理障碍类学生复学后的心理服务工作现状的原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界限不清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中提到:“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心理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而学校的心理中心不属于医疗机构,不能对心理障碍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且法条中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界限不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为心理障碍学生提供心理服务,但学校又需实时跟踪了解其心理状态,因此学校对此类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较被动且较限于表面。
2.学校和专业机构对心理障碍学生提供服务界定不清
学校和专业机构对于心理障碍学生的信息联通甚少,对于提供其心理帮扶的意见不一,学校对于心理障碍学生在复学时通常会签订一系列的知情同意书,后续建议其积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而专业的心理机构的医生通常会建议按时服药,如自我感觉良好可积极到学校心理中心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但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状态需要实时评估,而非主观决断,心理状态的程度将直接导向需求帮助的主体,学校和专业机构对心理障碍学生提供服务的界定不清,严重制约着心理服务工作的推进。
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渗透力不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渗透力不强,未起到很好的心理帮扶效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学的心理普查、心理访谈等也是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主要宣传渠道之一,同时也承载着心理障碍学生减轻病耻感和受到同学尊重的重任,课程的主题设计若不依据现实情况,就很容易纯知识讲授,无法渗透到学生的行为反应中去,就不能促进学生减轻病耻感和消除同学的偏见。心理普查和心理访谈,作为观测学生心理状态的渠道之一,若宣传力度不到位,指导语浅化,将不能使学生袒露真实的心理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心理帮助。
三、加强心理障碍类学生复学后的心理服务工作对策研究
1.学校层面
学校需要建立专业而精准的心理服务体系,引导复学后的心理障碍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入学心理适应、情绪管理、心理评估技能、心理危机的识别、人际关系、恋爱心理可设定为必学主题,以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展开一次或两次关于心理障碍知识的主题班会课或知识讲座,深化学生对心理障碍的认知,减少对心理障碍学生的误解;每学期入学第一周开展心理普查工作,组织以班级为单位集中测试,明确指导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真实地反映自身的心理状态,依据结果及时跟踪访谈。(2)心理障碍类复学学生动态监护方面。辅导员要通过班级同学尤其是心理委员和宿舍信息员处实时了解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状态,详实地填写至心理周报表;辅导员每月依据学生复诊情况动态收集学生就医资料,动态地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谈心谈话,辅助了解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并及时上报至学院心理专员处,若出现心理危机情况,依据层级上报及时启动危机干预;定期进行家校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3)心理障碍类学生的心理咨询方面。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虽没有心理疾病的诊断权和处方权但需具备心理诊断评估技能,对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心理评估,将有助于及早地预防心理障碍学生的发病,且对自知力相对较完整、社会功能稳定的心理障碍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2.家庭层面
家长需要向心理障碍学生提供紧密的情感支持,积极承担监护和支持责任,积极促进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稳定。(1)定期带学生去心理专科医院复诊。心理障碍类学生在休学前大部分由学校心理中心转介至专科心理医院就诊,学生本人和家长去医院的就诊意愿趋于被动,但作为学生的法定监护人有责任和义务带学生定期复诊,并向医生真实地陈述学生的病情,协助医生对学生的就诊信息全面准确的掌握,从而做出精确的心理诊断。且家长还需积极与学生的辅导员及时沟通学生复诊的情况,家校协作动态监控学生心理状态,促使其恢复社会功能。(2)动态地向学生提供丰富地情感支持。家长需增强对心理障碍学生的接纳程度,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撕掉传统观念中的标签,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中,尤其是小长假期间注意与心理障碍学生的谈话方式,多傾听、多共情,走进孩子的内心,为其提供积极的情感连接,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积极的回应给予丰富的情感支撑,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
3.社会层面
心理障碍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式。主要为通过长期维持治疗的方式,稳定病情。因此对于复学后的心理障碍学生需要社会心理专科医院与学校积极联动,才能使得学生病情稳定,进而可能达到康复状态。专业机构和学校关于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关信息需搭建共享通道,如针对高校中的心理障碍学生的就诊建立高校心理健康会诊联合部门,专门为高校心理障碍学生建立绿色会诊通道,使得专业机构能从学校心理中心处了解到完整的一手初始资料,从而做出准确的会诊;同时,高校心理健康会诊联合部门的专科医生会诊后,将学生的会诊真实信息共享至高校心理中心,以协助高校精准地监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供相应的心理服务。
四、结语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上升期,接受高等教育将使其美好的未来规划成为现实。但部分因心理障碍退学的学生将失去这一宝贵机会,将很容易陷入人生发展的窘境,容易进入代际贫穷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对于心理障碍学生在治疗稳定的情况下复学重返校园的心理服务工作开展,一直是一个持续关注的社会教育问题。基于此,我们应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进行联动,积极推进对心理障碍类学生复学后开展心理服务工作,促进其心理功能恢复稳定,进而促进其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易姝薇,彭娟,庞锐.《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背景下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17(10):1444-1446.
[2]周晨琛,郭小迪,黎玮轩等.《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影响初探——对北京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的访谈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20-226.
[3]赵君,苏荣坤.《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9(3):140-144.
[4]徐惠萍.高校精神障碍学生心理防护体系的构建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0(5):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