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绘就绿水青山美丽中国新画卷
2021-08-05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保持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水土保持事业在发展进程中,内涵不断丰富,成效愈发凸显。从保护水土资源保障粮食生产,到固土固沙减轻水旱灾害,再到生态文明建设担当重任,水土保持通过治山治水防治水土流失,绘就绿水青山美丽中国新画卷。
革命战争年代,中央苏区时期设立山林水利局、制定《山林保护条例》;延安时期把兴修水利、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作为提高农业生产、达到粮食增产目的的首要措施。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推广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1957年成立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陆续召开了六次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199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明确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遵循,水土流失防治步入快车道,实现了水土流失面积持续下降、强度由高到低的历史性转变。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持续发挥。通过不懈努力,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符合自然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之路,水土流失状况得到全面遏制。水利部组织完成的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9.27万km2,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减少了97.76万km2,全国水土流失状况继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态势,充分表明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效益持续发挥,生态环境状况整体向好的态势进一步稳固。
全社会共同治理水土流失局面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水利部在全国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综合防护体系。1983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八片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启动,此后国家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逐步加大水土保持投入力度,相继实施了黄河中游、长江上游、黄土高原淤地坝、京津风沙源、东北黑土区和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一大批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以及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治理范围从传统的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扩展到全国主要流域。据测算,现有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可保持土壤16亿t,治理区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提升,粮食产量增加,农民增收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进入新发展阶段,绿色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将在修复生态、造就美丽山川中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山顶植树造林,山坡退耕种草,山腰兴修梯田,沟底筑坝淤地,使黄色山峁披上绿装摄/马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