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源县的“硒旺”之路

2021-08-05桃源县农业农村局415700

湖南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桃源县每千克桃源

桃源县农业农村局(415700) 刘 凯

桃源县天然硒资源丰富,土壤中硒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73毫克每千克,远高于世界土壤中位值0.4毫克每千克和中国土壤平均值0.29毫克每千克。近年来,桃源县充分发挥天然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切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产业发展成效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桃源县各乡镇(街道)根据自身条件与特色,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集中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已基本形成了“北部稻米、南部茶叶、东部果蔬、西部杂粮、中部油茶”的富硒产业集群。目前,全县有28个乡镇(街道)、283个村、4.6万多农户投入富硒产品开发,共建基地67个,发展富硒作物种植面积约36866.67公顷;产品年产量18.36万吨,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0.27亿元、利润4.35亿元,助农增收3.12亿元。

2.产品开发日益完善产品类别已由最初的稻、油、茶、果,扩展到畜禽、蔬菜、皇菊、蜂蜜、葛根等26类83种206款,“桃源红茶”“桃源野茶王”“桃源黑猪”“桃源鸡”“瓦尔岗七星椒”5个产品获评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桃源大叶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桃源富硒农产品近两年荣获国家级大奖28个,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部分产品经香港远销海外。

3.行业影响稳步提升近几年,桃源县先后获评“中国十大富硒之乡”“中国硒乡”“中国富硒稻米之乡”“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富硒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上级领导、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与大力支持,已经成为桃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金色名片。

二、产业发展举措

1.顶层谋划,强化政策支持 桃源县已将富硒产业发展提升至县级战略层面,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桃源县富硒功能农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全县各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的年终绩效考核;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品牌推广、平台建设、企业扶持等。

2.科学规划,完善产业链条编制完成《湖南省桃源县富硒功能农业总体规划(2017—2025)》,确定了以富硒稻米、茶叶、功能油品等为重点的“1+2+N”产业体系。采取“一类富硒产品建设一个基地,一个基地连接一批同业农户,一批同业农户建立一个专业合作组织,一个专业合作组织挂靠一个骨干企业,一个骨干企业对接一群实力商家”的模式,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市场化运营,打造研、产、工、销一体化产业链。

3.注重科技,提升产品质量一方面,在立足现有条件发展初加工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加快发展富硒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循环利用,推动产业增值增效。另一方面,牵头制订行业标准规范,整合行政技术资源,组织好日常送检和专项抽检工作,严把产品质量关。

4.加大宣传,强化品牌营销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硒博会”与“红茶节”,积极参加国内行业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唱响“中国硒乡·硒旺桃源”等公共品牌。做精本地营销窗口,拓展县外营销平台,丰富电商营销,坚持展会营销,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桃源富硒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桃源县将以富硒特色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围绕培育“1+2+N”富硒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和拓展“硒+X”产业链,切实推进富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力打造全国生态富硒农业基地。

猜你喜欢

桃源县每千克桃源
一道利润问题的变式思考
《王维桃源行》
桃源县城共享单车推广与实施方案
关于桃源县茶产业的研究报告
田园松阳 宜尼桃源
买水果的学问
丘陵县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桃源
桃源县返乡农民工现状调查与建议
活鱼当成死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