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中的运用

2021-08-04王雪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转化学困生

王雪

【摘要】如何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效率一直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养成的基础时期,教师在这个时期充分重视起对学困生的教育可以有效完成学困生的转化,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学困生往往对学习丧失兴趣,对自己没有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注重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原理,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主要从“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中的运用”方面阐述,希望广大教师可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一、引言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积极心理,是心理学的分支,教师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开展情感教学非常必要,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二、对积极心理学的阐述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潜能、力量和高尚的品质,主张运用正面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积极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一个行为过程和体验,积极并不是外在的指标,而是人的一种心理素质和态度.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的心理学一样研究病态、消极的问题,而是努力地探寻如何使人在良好的环境之中获得满意、健康、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为教育学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活力.积极心理学提倡人应该全面接受自己,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这些缺陷和不完美,善于尊重自己和欣赏自己.这样人才可以拥有乐观自信的心态,保持前进的动力.同时,积极心理学主张增强做事情的快乐感和幸福感,用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原理可以帮助学困生更好地克服学习数学遇到的困难,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有效地提升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提升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

在一个班级中,虽然学困生的人数不多,但是这部分学生的影响力却非常大,对整个班级的班级风气、课堂纪律等都起着消极作用,这些学困生学习劲头不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甚至出现逃课、打架等恶劣行为.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完成学困生的转化,我们就应该了解学困生厌恶学习的根本原因.首先,从家庭方面而言,每个学生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更加优秀.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人,一旦自己的“神童梦”破碎,家长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丧失信心,有的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非常气愤,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因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全盘否定孩子,经常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认定自己家的孩子“不行”,家长会给自己的孩子贴上“笨、懒散、不专心”等标签,消极地评价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扭曲式管教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加深,同时导致孩子出现心理方面的扭曲,形成恶性循环,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更加厌恶学习.其次,从学校方面而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只注重学生的分数,教师经常以成绩的好坏区别对待学生,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忽视学困生.这就使得学困生在学校学习时缺乏动力,没有受到教师的重视,一遇到困难就想要放弃,没有恒心和毅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破罐子破摔.再次,学困生的自我评价和接受程度较低.调查表明,学困生的自我评价低于自己的实际水平,缺乏准确的自我认知,总是觉得自己不行,一旦别人对自己出现否定的情况,一些学困生就坚信自己不行.这些学困生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缺乏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努力,常常出现挫败的感觉.这就导致学困生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缺乏学好的自信心和动力.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学困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经常否定自己的一切,缺乏自信,甚至自我放弃.教师只有找到相关的措施和策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教学理念帮助学困生增强自信,正视自我,才可以有效地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四、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注重课堂导入,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情緒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灵活设计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情绪,这样可以集中学困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望,使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上保持愉悦的情绪听讲.为了在数学课堂上贯彻落实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概念,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情绪,教师应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设计课堂导入策略和方式,运用故事、视频、动画、提问等方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降低新授课的难度,让学困生相信自己可以学好这一节课的知识,完成学困生的转化.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新授课上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困生从自己平时会遇到的案例出发着手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提升.数学学科的知识具有抽象性,教师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案例方便学困生掌握新知识,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创设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情境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可以激发学困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困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困生集中注意力于课堂之上,认真地听讲学习.有效地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激发学困生产生积极的求知情绪,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以“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时需要掌握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进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个视频,显示小学生薇薇去超市买玩具,买了一个55元的洋娃娃和一个20元的魔法棒,薇薇给了老板100元,还剩多少钱呢?教师通过创设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困生学习混合运算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困生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让学困生意识到混合运算在日常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增强学困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转化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