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2021-08-04罗新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有效性

罗新明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未来数年学习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系到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教师努力的目标.社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改变,已经改变了大多数人的思想以及看待问题的方式,与上代人不同经历以及不同生存环境的小学生同样改变了许多,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做出改变,要以学生为主导,注重人本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在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重要地位,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育进行改革的今天,我们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使用趣味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课堂也一改往日无聊乏味的样子,展现出一个轻松自在的课堂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没有办法理解数学中的一些难点,提到数学就提不起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运用了多种科学技术,在教学中,同样有多种科技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也有部分年纪较大的教师并不能熟练掌握运用先进科学设备的方法,也并不认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这些技术的好处,在课堂教学中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以黑板和课本为主,这种方式会让学生逐渐产生厌烦的心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习效率也会受到影响.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得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小学阶段思维的活跃性也无法发挥出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尊重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只是倾听教师传授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自学能力,十分依赖教师的教学.而且,我国的教育现状就是成绩代表一切,无论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好学生与坏学生的评价都只是依据成绩,成绩好的学生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而成绩差的学生则越来越差.这样的教学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关键,教师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样要将学生的心理特点作为重点关注,否则将会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对于老师的管教也没有那么言听计从,现阶段的他们会质疑老师的话.因此,教师要做好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少不能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多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将此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影响最优化

数学相较于其他科目比较枯燥乏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学习情绪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尽量避免学生产生消极心理,防止学习过程的枯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活跃学习氛围,让学生逐渐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降低科目特点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进行教学

现在的社会生活使得人们十分重视效率,在学习中,学生学习效率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教育界并没有对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提出明确的标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高效率.随着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不能忽略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教育界可以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高效率学习的标准之一.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生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教师能够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有效性的前提是合理运用,要在保证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手段、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应用,不能现学现卖,那样不仅影响课程进度,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不同技术.比如,在进行“圆形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圆形纸片,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圆进行等分演示,再让学生用手中的纸片多次进行不同份数的等分尝试,让学生逐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因此,教师要多多利用学校资源,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可以使用学校的多媒体进行场景切换,每一个项目都可以设置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运用生活中的实际场景来进行数学教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增加数学活动的合作环节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素质教育目标能够得到有效实现.在目前的低年级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教师需要从改变教学活动的形式上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课堂小组活动从开始到现在越来越完善和成熟,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小组活动中,甚至对班级座位进行了大的调整,一个小组的同学坐一块,这样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同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要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性学习,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合作与交流当中进行相互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

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合理地分配与调节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与知识掌握的水平高低分配每一个小组,各个小组根据数学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或者任务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实践,一起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在各自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后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进行比赛,任课教师再加以修正和点评.这样,教师就将小组的课堂活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與传统教学相结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作为一个观察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低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不高,更加需要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深入的指导.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