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创新路径再探
2021-08-04李祥平
李祥平
【摘要】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是新时期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及时更新、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不合理等问题,一线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初中生保持学习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创新模式;路径分析
初中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与逻辑性的学科,在初中阶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大胆运用多样化、灵活化的课堂教学手段,提升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然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过度关注教材,以本为本的传统思想较为严重,教学模式陈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初中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课题.鉴于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此话题的一些思考.
一、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一)利于初中生知识和经验的拓展
在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要点后,教师采取一定的创新手段和方式、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使他们能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遇到的较难的数学问题,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初中生的数学知识,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利于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在于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数学教师通过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实施生活化教学,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初中生联系所学数学知识积极思考,进行综合分析,尝试用多种思路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以此来开拓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创新课堂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对于好奇心较强的初中生来说,创新课堂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生生合作、主动探究,有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四)利于数学教学观念革新的实现
初中数学教学观念的革新,不仅仅是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还要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创新课堂更要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发挥的作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实际收获等,让师生在创新课堂中都能有大的收获,进而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利于初中生学習兴趣的激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创新理念融入课堂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在课堂中,教师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学习当中,引导他们生生合作,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能体验到学习成果带来的愉悦,切实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数学创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及时更新
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若干年,但是具体落实到一线教师身上却存在诸多问题.不少教师“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名为新课程创新课,实则还是传统的数学课.究其原因,主要是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还是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仍旧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一切,教师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一节课45分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被教师的讲解占据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少之又少,学生在课堂中只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机会,长此以往,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消失殆尽.
(二)师生关系紧张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考试成绩,不少初中数学教师提分法宝就是大量刷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课本知识讲解后,就开始进行当堂练习,通过大量的、重复性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课本知识.教师美其名曰“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则不然,这样的课堂,学生苦不堪言.对于优等生来说,好多习题早已理解深刻了,无须再多做;对于中下等学生而言,重复性的作业加重了他们的课业负担,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渐渐地使初中生有了逆反心理,与教师的关系疏远.另外,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唯恐学生对教材的知识点有所疏漏,于是讲课时面面俱到,无论是重难点知识,还是一般知识点,都反复强调,以高压政策命令学生强加记忆,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差错时,就严厉批评.这样导致初中生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担心会遭到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长此以往,师生关系紧张.
(三)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每一位初中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兴趣以及家庭背景不同,在学习上存在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动起来,积极思考,学有所得.但是,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时,未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而是千篇一律地用统一的尺度进行要求,统一布置作业.这样就会导致班级中优等学生“吃不饱”,中下等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四)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