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愿、人死观及其他

2021-08-04李醒民

民主与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爱因斯坦

6月,按理说是北京一年最酷热的时节。谁知老天似乎有意,从上午至傍晚阵雨不断,凉风习习,好一个清爽的夏日。站在北屋的飘窗前眺望西山,宛若一幅灵动的水墨画:西天云团浮动,山腰云雾缭绕,夕阳从暮霭中透出余晖,映照着层云、高树和楼宇。眼前的胜景,好像是对我致意似的,慰问我连续七个月的翻译劳作。此时此刻,怎么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志足意满?

触景不免暗生幽情,情致极易浮想联翩。尤其是,新近再次看到谭嗣同关于乡愿的论述,使我沉思良久,震撼不已。谭嗣同在《仁学》中深有感触地慨叹:“常以为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

何谓“乡愿”?原来《论语·阳货》里有一句语焉不详的话语:“子曰:乡愿,德之贼也。”一向温良恭俭的孔子,为何如此激烈地抨击乡愿,又为何这么义愤填膺?《孟子·尽心下》中有一段话这样诠释:“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閹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孟子言简意赅,诠释得很到位、很贴切:“为什么这么志高言大呢?说些大话又考虑能否做到,做些事情又不考虑与自己说过的话是否一致,开口闭口只会说古人如何如何。他们的行为为什么那么落落寡合呢?生在这个世界上,为这个世界做事,只要过得去就行了。像阉人那样满脸堆笑,四处讨好的人,就是乡愿。”孟子进一步阐明“乡愿”的丑恶行径:“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其意是说,这种人要指责却又挑不出什么大错来,要责骂也无可责骂,他只是同流合污,为人似乎忠信,行为好像廉洁,大家也都喜欢他,他常常自我感觉良好。但这种人与尧舜之道背道而驰,所以说“乡愿”是道德的盗贼。说白了,孔孟所谓的乡愿,就是一乡之人都称之为“好人”的人,凡是好好先生、老好人、和事佬、伪善者、伪君子具有的特点他都拥有。[1]窃以为,乡愿最大的特征和祸害是:只计利害,不问是非;八面玲珑,四处讨好;察言观色,虚与委蛇;唯唯诺诺,随波逐流;骑墙折中,善和稀泥;貌似好人,实则利己。这种人没有自己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打一个比方,这种人圆乎乎、光溜溜、滑腻腻,没有一点棱角,甚至没有自己固有的模样,摩擦系数几乎为零。用关中方言形容,就是“提起一串子,放下一摊子”。乡愿的危害可谓大矣:从宏观上讲,若乡愿熙熙,则销蚀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使真理和正义不得伸张,无法扭转歪风邪气,从而毒化社会氛围;从微观上讲,若乡愿攘攘,则难以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准,难以升华人性人格。乡愿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这是市场化的一个负面效应。市场化就是要讨好所有的人,这样你的商品才有好销路。乡愿本来就是要讨好所有的人,而不问对错曲直,只有如此才能把自己作为商品向一切人推销,从而攫取最大的利益。一个正直的、真诚的、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的,总会得罪少数人,甚至遭到这些人的憎恨乃至打击报复。这是社会常态,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正人君子本来就不在乎,更不会被吓得三缄其口,甚或鸦雀无声。要命的是,乡愿的麇集和蔓延,客观上起到了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恶劣作用,其害莫大焉。

也许是秉性或禀性使然,我向来不大看得起乡愿,总觉得那些逢场作戏、见风使舵的人有点猥琐,不够大丈夫。从青年到老年,我的秉性或禀性似乎没有什么变化,自始至终站在乡愿的对立面,既不合乎世,亦不同乎俗[2]。这有1968年11月17日的《自画像》和2014年1月12日的《又自画像》为证:

生性殊倔强,羞学如磬腰。

门寒志愈坚,身微气益豪。

岂慕阳关道,惟钟独木桥。

纵然坠激流,犹喜浪滔滔。

自幼好学无求它,

价值坐标固生涯。

成竹藏胸神自定,

诗情蕴腹气乃华。

窈窕寻壑养心性,

崎岖经丘揽烟霞。

筚路蓝缕意犹在,

晚来少狂仍聊发。

我已年近古稀,至多也不过再活二三十年,说不定因天灾人祸,明天或后天就呜呼哀哉了。这没有什么好遗憾的,因为我安享天年也差不多了,已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了。要说稍有不甘心的话,就是有些学术研究计划还没有完成,或者根本未及实施。现今一些人,该好好活着的时候,活得不怎么光风霁月,甚至活得有些窝窝囊囊;该走向死亡的时候,又贪生怕死,谈死色变。尽管活得完全没有质量,乃至活受罪,反正好死不如赖活着。这样的人,一点也不知生,不知死——不知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知死亡的尊严和意蕴。他们生时争权于朝,争利于市,贪得无厌,只是本能地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他们死时大操大办,圈地建陵园,竖立纪念碑,侵占后人有限的土地,妄图以此永垂不朽。既然人生在世,就要多少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最好能够给后人留一点精神遗产[3],才不枉在世上白走这么一遭。濒临死亡时,也要视死如归,痛痛快快、高高兴兴地向这个世界告别,为生者和后人腾退活动的空间和宝贵的资源。如果说人是大自然或上帝的杰作,那么人必有死就是大自然或上帝的高超设计。试想一想,要是人长生不死,世界将人满为患,社会将因循守旧,人口将老态龙钟,新陈代谢不复存在——这是一幅多么可怖的场景呀!

我从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开始系统研究爱因斯坦,当时我就立志,要像爱因斯坦那样生,要像爱因斯坦那样死。[4]请听爱因斯坦是怎样谈论生与死的: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真和美。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5]

对垂暮之年的人来说,死亡将作为一种解脱届时而至;现在,我非常强烈地感到,我自己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而且,我开始认为,死亡就像一笔终需清偿的陈年旧债。尽管如此,人仍然本能地尽可能想方设法,拖延偿还这笔最后的债务。大自然就是这样与我们做游戏。我们尽可一笑置之,任其自然,……[6]

请看,爱因斯坦对生多么严肃、多么认真,对死多么洒落、多么坦然。与爱因斯坦相比,我此生才疏学浅,力不从心,自愧弗如,远离爱因斯坦何止十万八千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7]我生已命中注定,无可挽回,无法弥补。但是,我死时完全可以仿效爱因斯坦[8],不带走这个世界的一片云彩。为此,我告诉我的亲友:我死后一不开追悼会,不致悼词;二不设灵堂,不摆花圈,不吊唁;三除亲属和个别学生外,不接待他人慰问,以免浪费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四不占墓地,骨灰撒在住所窗外我亲手栽植的紫穗槐、火炬树、构树、栾树、迎春、连翘、丁香、二月兰、鸢尾花、马兰花下做肥料——就算是对世人最后的一丝贡献吧。我撰写和翻译的书籍生前是我的躯体,其文字和思想在我死后就是我的灵魂,是我的精神墓园的松柏。这个地球很拥挤,死人何必要挤占活人的地方呢?!那些伟人、先烈,倘若九泉有知,肯定会赞同我的看法,起身废掉那些不必要的陵园和纪念碑,使之重新变成肥美的田地——因为他们的思想情操肯定比我高尚多了。据说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赍。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9]难道那么多自诩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退化得连古人的思想境界都不如?

死生亦大矣,当然总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10]同样我们可以反过来问:“未知死,焉知生?”如果你生前没有思考过死亡,对死亡没有一点清醒的理性认识,没有像奥勒留那样以一个有死者去看待事物,你怎么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过有意义的生活呢?[11]对人类而言,人死观与人生观同等重要,甚至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列子曰:“生不知死,死不知生。”[12],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力图以生悟死,以死悟生,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能的。正确的人生观不是可以导致正确的人死观嘛,正确的人死观不是有助于颖悟正确的人生观嘛?庄周安时处顺无哀乐,登天游雾超外物[13]。陶潜“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14]庄周的明智,陶潜的豁达,才是对待人世间最崇高的东西——生与死——的智慧进路,很值得人们深思和仿效。对此,我多少也有一些感触,遂成小诗《俯仰》《晨练小龙山有感》。“敢竭鄙诚,恭疏短引”[15]:

仰不愧天随遇安,

俯未怍人心自宽。

君子坦荡一世行,

光风霁月好儿男。

仰望寒山仁爱增,

俯视冰湖智慧生。

静动寿乐随天意,

君子向来两袖风。

注释:

[1]译文和解释参阅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b600af8e0101a7x5.html和http://baike.so.com/doc/7089915.html。

[2]曾巩:《赠黎安二生序》。该文有“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之句。

[3]李醒民:《思想和道德是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中华读书报》,1999年3月3日,第15版。

[4]李醒民:《爱因斯坦》,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1版,第451~541页。李醒民:《爱因斯坦》,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版,第391~466页。

[5]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版,第43页。

[6]Einstein on peace,Edited by Otto Nathan and Heinz Norden,New York: Avenel Books,1981,p. 616。

[7]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8]李醒民:《爱因斯坦》,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1版,第79~87頁。李醒民:《爱因斯坦》,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版,第69~76页。

[9]《庄子·列御寇》。

[10]《论语·先进》。

[11]许多过去的和现今的例子表明,濒临死亡而被抢救过来人,从九死一生的险境中逃生的人,被宣判为不治之症而战胜死亡活下来的人,由于思考过死亡,从而对生命有新的认识,他们的人生观和精神面貌为之一变,一下子变成新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12]《列子·天端第一》。

[13]《庄子·大宗师》有:“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14]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15]王勃:《滕王阁序》。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

责任编辑:尚国敏

猜你喜欢

爱因斯坦
《我的思想与观念:爱因斯坦自选集》
爱因斯坦
你知道爱因斯坦的母校在哪儿吗
“笨小孩”爱因斯坦
你和爱因斯坦的时间一样多
成功来自谦虚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执着
真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