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2021-08-04马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马敏

摘 要:以高职院校开设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为立足点,深入探析教学中思想政治(德育)的内涵与外延,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以社会发展观、文化自信,以及显性文本与隐形德育的有效衔接为切入点,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语文》新的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社会发展观;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64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这三个育人的导向问题,明确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育人的中心环节,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正式确立。为此,各个课程要寻求与思政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方式方法,达到同向同行的改革目标,才能既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又满足国家,以及未来的需求。

1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等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要求任课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学初心,在努力成为党执政坚定的支持者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的前提下,深入挖掘非思政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这里要注意的是,挖掘思政元素需要在本课程内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挖掘思政的隐性内涵,以间接的方式通过“课中课”的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的。

以高职类院校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为例,该课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是如何巧妙进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从作家作品中蕴含的独特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里提炼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内涵,达成语文教学与思政元素实现内在机理的价值融通是当代所有语文任课教师所要深入思考的。

因此,任课教师结合院校、专业以及学情等实际情况,将《大学语文》的课程目标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元素,探寻课程中人文性、德育性以及普及性的契合之处并进行有效转化,在经典作家作品的讲解过程中,融入家国情怀、民族意识等中国文化中的普世精神,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发展观、文化自信等观念,以及时事要点等,在理想信念层面进行精神指引,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认同和爱国情怀。

2 《大学语文》课程中公共文学史观与社会发展观的对应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类院校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也可以看作是当下文学研究的一个大方向,即“公共文学”的一种实现方式。“文学公共性”,是文学研究领域里对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等中国文学的普世情怀进行总括性提炼,具体表现在个体先对公共生活、社会现实、时代精神进行反思与判断,再致力于个体人格完善的过程中,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对追求的仁爱、乾坤、忧患意识与旷达胸襟等“公共事象”进行集中探讨。因此在文学史的脉络下拥有了集体人格,即个体“参与者”成了文化意义上的“服务者”,历来秉承“文以载道”的士大夫用个人情怀所构建的文学作品里,无不彰显着中国人的生命伦理和时代特色。从先秦文学到当代散文,从《诗经》到当代散文,中国文学史的传承与发展就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从时代意义上讲,经典文学作品汇聚了时代精英的思想意识,我们能够从文字、语言、书画同文的传统优秀作品里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从历史角度讲,发展观是特定时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聚焦,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正在发展和怎样发展系统的看法。时代的纵向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横向发展,中华文明史和文学史的传承发展与每个时代“公共文学”的集体构建,交叉融汇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学图像,圣贤才子通过文学作品构建出了儒释道法墨等精彩绝伦的中国智慧。

在《大学语文》经典文学作品的系统教学中,让学生在文学史的脉络中感知中华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以及险阻重重的复兴之路,从文人情怀中提炼家国一体、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并沿着历史的发展方向,进行强国志、报国行的意志培育,进一步明确当今和平统一、繁荣强大的国家来之不易,坚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以陆游《卜算子·咏梅》这篇词的教学为例,爱国词人陆游生于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威迫的南宋时代,“扫胡尘”“靖国难”是词人生平志事所在,虽然屡遭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但他始终刚正不阿,坚定理想,作品借梅言志,抒发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硬骨头”形象跃然纸上,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拟定中,除了要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更要提炼陆游在岁月更迭中矢志不渝的爱国情,从年少时“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慷慨激昂,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无奈哀叹,甚至病逝前也发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戚感伤。爱国,是个人情感,也是时代命题。“爱国主义”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精神品质。明确爱国信念,学会爱国方式,知晓青年人的时代使命,形成凝心聚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以磅礴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保障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 《大学语文》课程中“知人论世”与文化自信的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一向具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这种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形成了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获得了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