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实践与德育创新的融合教学

2021-08-04江近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5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

江近标

【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价值,探索构建广东特色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的劳动要求。结合小学劳动教育教学以及学校劳动的实际,在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基础上,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与良好的劳动习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新时代小学劳动与德育创新发展。

【关键词】劳动实践;创新教学;融合探索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劳动实践课程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新时代小学劳动与德育创新知识体系为思路,使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性的人格,实现“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全面而坚实的基础”办学理念。

在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只要遇到平时没有接触过的实践情况,总是会频频出错。这是因为学生不动脑筋,不会变通?还是要靠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与其埋怨,不如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方法与指导行为。

一、在劳动实践教育教学中探索提高综合知识能力

让学生在劳动中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技巧,树立环保意识。这需要学生参与环保实践,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丰富知识,经历探究过程。如,我们开展的以“劳动手抄报设计”为主题的研究性活动。我们围绕这个主题,通过种植实践劳动、家校亲子种植交流、劳动种植心得总结,来布置班级和设计多角度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劳动手抄报设计能力。

教育心理学中提到:每个智力正常的儿童,其实,他们的智商都是比较接近的,即使是有差异,但这个差异都不会很大。作为教师,我们相信每位学生都有学好劳动实践知识的能力。而劳动实践又是一门锻炼学生兴趣的学科,所以,我们要抓住劳动实践的学科优势,利用平时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实践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劳动种植心得交流、亲子种植交流、从多种角度收集一些身边实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知识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年级第四单元《岭南果》的教学,我们结合学校种植地的“实践、悠闲区域”,从认识水果到参观果园,发挥学校种植园所种的龙眼树、荔枝树、芒果树、杨桃树、石榴树、葡萄树等的作用;从认识树木的品种到市场调查,再到学校种植地的实践区、悠闲区参观,以及学生从实践中可获得的心得体会等进行交流、分享。全方位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劳动实践的兴趣。此外,我们还通过联系有关学科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1)种植地的南面是      ,种植地的后面是       ,种植地的西北面是       。(2)       在种植地的西南面,       在种植地的东北面,       在种植地的西北面。(3)球场在       的南面,停车场在        东南面,图书馆在        的西北面。通过这类型的拓展练习,可以使学生尝试从更多方面去思考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对种植位置与“方向与位置”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解决“方向与位置”这类型题目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在劳动实践教育教学中探索与感恩教育的创新结合

我校种植劳动与收获研究是劳动实践研究的小方块。这里有学生的汗水与喜悦;有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参与的感悟;有学生探索自然、融入社会的体验。因此,在德育研究中,我们拓宽感恩教育。

(1)借助种植地,体验劳动的收获;在期末进行“感恩之餐”或“亲子活动”,加深学生与父母之情,培养感恩之心。以往的“亲子活动”都是由学校或是家委会出资出力举办的,学生们没有经手过资金以及体验到其中的辛苦,所以还没有懂得珍惜。而学生在我校每周的种植课和兴趣活动课中,所种植的瓜果、蔬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有一定的收获。那么,学校会把这一年里因种植收获而得到的钱积累起来,然后举行实践活动,家长和学生做一、两道菜进行“感恩之餐”或“亲子活动”。正因为每一分钱都是学生用汗水换来的、正因为活动的每一道菜都是学生动手做的,所以学生和家长更懂得珍惜,也更体现感恩的意义。

(2)综合实践种植活动与感恩退休教师相结合。教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在办公室里,教师辛苦备课,力求把教案做得更好;灯光下,教师在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伴随着时光,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教师为学生们流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耗费了多少宝贵的心血,留下了多少充满师生深情的动人画面。因而,培养学生感恩之心,教会学生学着去感恩别人,感受教师的伟大和平凡;组织学生把自己通过种植而收获的蔬菜水果送给退休的教师,拓宽感恩的内涵。

(3)劳动实践种植活动与感恩社会相结合。一次次的劳动实践活动点燃了学生理想之火,一次次的实践活动培养了具有优良素质的学生。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和重阳节,我校会挑选了一批“感恩之星”,带着学生收获的蔬菜或买来的礼品,带着学生的关心和祝福去探望孤寡老人。然后,各班会组织心得体会交流会,与学生们共同分享活动情况。这让学生深深懂得,自己在付出什么,在收获什么。这与向父母要钱去捐款有着不同的特别意义。

古语云:“心正而后身修。”学生只有从“感恩”开始,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才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发展担负重任。我校利用种植劳动实践的经验,融合传递“感恩之花”。

三、在劳动实践教育教学中探索学生自我价值的修正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生活中,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取生活的认知。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探索自我价值。

每一次的外出研学活动,都通过农耕体验、教育体验等加强师生的情感,促进班级团队的合作精神。如苗木种植,让学生回归最朴实生活事件来,并写下“感恩卡”,感受栽种生命的奇妙。学生拿起秧苗,踩进泥地——插秧,体验农民伯伯的不易;扎染制作,亲手制作创意性的作品,了解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研学劳动实践中,我们贯穿“文明之星”“劳动小能手”的评比,让学生感受自我價值的存在。活动结束后,通过研学成果、劳动优秀作品的展示来提升和修正学生的自我价值。并通过完善填写劳动实践评价“五三一一”的自我评价部分、学生互评部分,进一步让学生体验他们的自我价值。

剪纸是我校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劳动项目。学生参与村居合作、携手义卖活动。通过剪纸义卖,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展示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的价值。结合学校劳动教学教育的实际,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以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为基础,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与良好的劳动习惯。朔造健全的、创造性的人格,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全面而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刘  勇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
运用创新教学,打造小学数学魅力课堂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
创新教学,打造幼儿英语多彩课堂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基于身体与职业素能的中职体育创新教学研究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