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课的特质

2021-08-04高杰陈卫娟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火烧云萧红课标

高杰 陈卫娟

一线教师观摩课堂都会追问:为什么好的课总是波澜壮阔、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而不好的课堂却总是平静如水、无法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呢? 好课的背后究竟藏有哪些秘密? 笔者以为,下面的“四有”是其特质。

一是脑中有“标”。“标”,首先指课标。课标是方向,是学科教学的指路明灯。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行为,都要做到心中有“标”。心中有“标”,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所依,才能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厘清课标内容,把握课标精髓,践行课标精神。“标”,还指教学目標。如果说课标是一门课程的教学航标,那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的航向,是指引课堂到达彼岸的捷径。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要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思量,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去着眼,找准学生的起点来设计。立足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立足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的难点。

例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出自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属于名家的经典篇目。特级教师薛法根教学这一课时,依据课标提出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又融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和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将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寻找语言差异, 理解文本语言表达特点,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将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大胆的想象,尝试模仿作家的语言,写出火烧云的变化过程”。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薛老师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是发现事实描述与文学叙述间的语言差异;二是寻找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语言差异;三是模仿语言,写出火烧云的动态变化。整堂课,薛老师紧扣“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带领学生欣赏“这一篇”中言语建构的“丰腴”和“肥美”。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感受作家独特丰富的言语系统,萃取作家语言运用的菁华。一节课下来,清清楚楚一条线,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言、用语言。

脑中有“标”的课堂教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体现了教师的“大智慧”。那种没有目标乱行船,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教学,迷失的是教师,坑苦的是学生。

二是心中有“案”。“案”,首先指教案。精彩课堂源于教师课前的潜心备课。教案是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教学方案,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教师走进课堂前,要能在心中准备多套教案,一旦发现学生对这套教案“过敏”, 就要迅速筛选出适合他们的第二套、第三套教案来。名师呈现的好课的教案往往留有很多给自己发挥的空间。反观我们很多青年教师上课,他是认认真真备课、严谨细致地写教案了,还写得密密麻麻,有的多则几千字,甚至能全“背”下来! 但课堂上,他们极容易亦步亦趋,让教学看似“圆满”“完美”,实则在“跑教案”。这不是好课的应有之道。我们的教案,需要干净一些、简单一些、弹性一些,要能够掀起师生头脑风暴、共生智慧的波澜。薛老师的课堂,围绕学语言、用语言预设了三个板块,让教学由混混沌沌一大片变成清清楚楚一条线。

“案”,还指学案。相对于教案,学案就是架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为中心”内循环系统,突出学习过程的独立性和进阶性。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名师的教总是围绕学生的学来设计,并努力把自己的教法转化为学生的学法。好课的推进往往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进阶的过程,会通过预设启发性并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合作、去交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路径,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把教案转化为学案,把教法转化为学法,需要高超的教学技巧、精湛的教学技艺,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的规律上来。

薛老师在开课环节紧扣课题,出示现代汉语词典和作家萧红各是怎么写火烧云的, 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说法的不同。学生发现词典里的解释“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红霞” 简洁明确,课文里的描写则更为形象生动, 像“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面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等句子都特别有动感、画面感,体现了文章语言的魅力。薛老师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引导学生自学后与同伴分享,开启了学生语言学习的一扇窗。

三是目中有“生”。“生”,首先是指学生。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教学的归宿,一切都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与认知水平为基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真正树立“生本意识”,践行“学生第一”的思想。能频频上出好课的教师,理应是儿童心理学家,能洞悉儿童心理,具有强烈的“儿童观”。“生”,还指生成。课堂是千变万化的,无论课前如何精心预设,课堂上都有可能生成一些超出预设之外的内容来。有的生成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有的生成是无效的生成,甚至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面对这些生成,无论它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名师都会依据课堂的动态生成适时、适度调整,随机应变,及时捕捉,依据课堂的生成巧妙地引导学生,而这才是灵动的课堂。

薛老师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萧红在写火烧云颜色时的高明之处。薛老师先出示一段学生的语言描述,问学生写得好不好。薛老师预设的答案是“不好”,但其中一个学生说写得不错。对此,薛老师并没有反问学生到底好不好,而是顺着学生,让他说一说好在哪里。学生认为这句话好是因为用了“五颜六色”“变化多端”两个成语。薛老师让所有学生品读、比较出示的语言描述与文章的语段描写。经过不断地品读感悟,学生慢慢发现了作家萧红语言的高明之处。教学至此,本环节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已经达成。可是,薛老师并没有忘记那个认为只要用上成语,语言表达就美的学生,而是继续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觉得用了‘五颜六色和‘变化多端两个成语就很好,这没错。不过,现在再看看作家萧红用了这么多表示颜色的词,以情境化的语言直接就再现了‘五颜六色这个成语的内容,用了四个‘一会儿就为我们展现了火烧云的‘变化多端。这样的语言是不是更好、更让人神往?” 学生纷纷表示认同。此时,薛老师趁热打铁,总结指引: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少用成语,多用描写的词和句子,这样就能把话写得更美了。”

四是手中有“力”。“力”指“能力”。教师最重要的本领就是要有超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够深入浅出,画龙点睛,有四两拨千斤之功力。有了这样的“能力”,教师手中就仿佛持有了魔法棒,让智慧频频迸发, 吸引学生、指引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如醉如痴。当学生处于这种沉醉状态时,他们的思维常常会有灵光闪过,语言常常会有惊人之处。“力”还指“魅力”。一堂好课是“魅力”课堂,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魅力深深打动着每一个学生,能让学生沐浴其中,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训练、情感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培养。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对语言的理解,薛老师在学生感知语言的高潮处又出示了一段自己描写火烧云形状的文字,让学生将此与文本语言做比较。在比较中,学生发现作家萧红的语言高明之处在于写出了火烧云变化的过程,而老师只写了一个静态的事物, 不灵动。学生在比较中潜入文字,感受到了火烧云的动态美。在此基础上,薛老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与形状变化的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火烧云,大胆想象,使自己笔下的火烧也“动起来”。学生在理解了作家语言表达的特点之后,及时进行模仿和实践,语言表达得以真实落地。薛老师独特的教学设计,讲求把对语言的探究权还给学生,把对语言魅力的挖掘权教给学生,进而达成了“学会运用”的目标,提升了学生的表达素养。这,正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与教师本身教学艺术的“魅力”。

好课需要智慧的教师去创造。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更要有课堂实践智慧。追求好课,做到脑中有“标”、心中有“案”、目中有“生”、手中有“力”。

(高杰,江苏省泗洪县界集中心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宿迁市名教师。陈卫娟,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宿迁市学科带头人。宿迁市劳动模范。)

猜你喜欢

火烧云萧红课标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火烧云》的“变”
美丽的火烧云
火烧云
萧红墓畔口占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火烧云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