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及启示

2021-08-04甄贞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启示经验中国共产党

[摘要]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内在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党一贯秉持的坚定而鲜明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奋斗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于新时代条件下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腐败斗争;经验;启示

[作者简介]甄贞(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党的建设、廉政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D26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7-0015-03

习近平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①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个“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始终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自我净化,不断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定不移与各种腐败现象和行为作斗争。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反腐历程,总结其中可以传承和发扬的反腐经验、探寻其中符合历史潮流的反腐规律,从中汲取推动反腐败斗争持续发展的无限智慧和强大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

一、永葆政党性质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内在动因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②中国共产党因自身本质属性而被界定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其政党性质出发必然要求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自觉同一切弱化其先进性、损害其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与腐败天生水火不容,反腐败成为党自成立以来的鲜明烙印,是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源泉。

抗战时期,毛泽东与士兵同吃同劳动。新中国成立前他告诫全党以《甲申三百年祭》为鉴,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回答窑洞之问提出了依靠民主和人民监督防止消极腐败;“进京赶考”前提出“两个务必”。物质条件极大改善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必然结果,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腐朽的思想和奢靡的生活方式,邓小平及时警告全党:“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③习近平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④他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会议上还强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作为百年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任务。

当前,“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想永葆朝气、蓬勃发展,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坚持进行自我革命是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要秉承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勇于进行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和旺盛的生命力,并实现长期执政。

二、事关国家兴亡以明确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和根本宗旨决定其与腐败水火不容。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1921年,《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财政、活动和政策,必须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的地方组织中党员人数多时,可派他们到其他地区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到地方执行委员会的严格监督”。反腐败是党一贯秉持的坚定而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党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抓紧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斗争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只有正确认识反腐败的重大意义,才能持续推进并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在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不忘廉洁自律和反腐败斗争,以整风运动加强党的建设,在苏区掀起党内反腐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党内部分领导干部冒出松懈、享乐的苗头,毛泽东发现并指出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的严重现象,随即开展“三反”“五反”运动,使党内作风极大好转,及时化解了亡党、亡国、亡身的危险。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入思考、科学分析了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的关系,并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推进。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⑦,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当前,立足“两个大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始终把反腐败斗争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经受得住“四大考验”,克服得了“四大危险”,不断巩固反腐败来之不易的“压倒性胜利”良好态势,清除一切有损于党的健康肌體的不良因素,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科学理论指引以保障反腐败斗争的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就是党的政治灵魂,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新时代的反腐败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腐败现象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必然产物。”⑧列宁在俄国实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强化廉政教育及完善监察制度等措施来预防和惩治腐败。马克思主义关于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思想不胜枚举,关键是如何实现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如毛泽东强调的,马克思主义从欧洲传到中国,它不仅仅是一个个的普遍真理,关键是来到中国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原因就在于中国当时的社会条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扎根中国并能够起到作用的外部环境,内在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又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实践发生联系,且被中国人民所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有着自身的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产生了各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都在各自特定的历史时期指导并极大推动了包括反腐败斗争等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任务,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反腐败斗争的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长远的战略规划、客观的形势研判和科学的策略决策,如“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腐蚀和反腐蚀斗争长期存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传统腐败和新型腐败交织”等等。这些科学论断将指导新时代的反腐败斗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把稳方向、稳步前行。

四、坚持党的领导以强化反腐败斗争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⑨腐败是“滥用公共权力获取私利”,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不正当行为,腐败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截然不同,因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承担起反腐败这一职责,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直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主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健全机构是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1949年党中央决定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到了1955年,以新成立的党的监察委员会来代替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能。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部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习近平提出,要加强党对反腐败斗争的领导地位,强化党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领导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调党的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大在战略层面作出进一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战略部署,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下,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从“胶着状态”到“压倒性胜利”的历史性成就。

当前,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领导的具体体现就是在工作中自觉践行“两个维护”,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心中有数,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遇到事情在分析、谋划时以政治立场为起点,首先从政治层面考虑,从政治层面衡量,该不该干、能不能干、要不要干、怎么去干,确保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能够及时、准确的贯彻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同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各级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以此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确保党永葆强大战斗力。

五、守住人民立场以确保反腐败斗争的起点归宿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⑩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对待反腐败不能有歇一歇、缓一缓的想法,要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反腐为了人民,反腐依靠人民,反腐由人民评价。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反腐败斗争的根本价值取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真正放在心上。抗战时期,陈嘉庚探访重庆和延安后,由衷表达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感慨。建国前,解放军在上海不住民房、露宿街头,深得民心。改革开放以来,严惩经济领域的犯罪行为,查办成克杰、陈良宇等大案要案,彰显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加强对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广泛、全面、无死角监督,鼓励人民对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提供线索并依法举报,保障举报人的权益,保证举报人的安全,让人民有序并合法的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来,获得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坚定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打虎”“猎狐”的同时,仍持续不断的“拍蝇”,下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基层微腐败。2020年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2.4万个?,把反腐败斗争推进到“最后一公里”,持续提升人民对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满意度。

当前,坚持反腐败的人民立场,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要紧盯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等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持续纠正因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稀缺而导致的“求人式腐败”,持续纠正基层医保、社保、扶贫、环保等领域隐形而形式多样的“微腐败”现象,解决好与群众切身利益攸关的民生问题,用更多看得见摸得着叫得响的实际反腐战果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让人民群众在不断转变的党风政风中得到确确实实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的起点和归宿。

六、完善党规国法以健全反腐败斗争的法治体系

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持续性、形势严峻性、任务艰巨性和形式复杂性决定着反腐败必须要沿着法制化方向前进,毫不动摇的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纵观古今中外,有力、有效惩治腐败的工具就是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公正的执法程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法制化反腐的认识,总结法制化反腐的经验,完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体系,切实扎紧织密权力的制度牢笼。

早在1926年和1933年通过的《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六号训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开创了党历史上反腐法令先河。毛泽东在1938年第一次提出“党规”这一概念。从对黄克功、肖玉璧到刘青山、张子善的处决更加体现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依法依规反腐败的决心。1985年邓小平指出教育和法制是解决腐败问题的两个有效手段;1992年又再次强调廉政建设还是要靠法制。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习近平强调,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呈立体式、全方位推进,逐步形成以党章为统领、以准则条例为支撑、以其他法规为配套的党内法规体系。《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刑诉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尤其是《国家监察法》的颁布,推进了反腐败国家立法,进一步健全了国家惩治和预防腐败法律体系,为反腐败进一步提供法治保障,引领反腐败斗争在法制化轨道上不断前行。

当前,需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运用好“四种形态”,扎实做好纪法衔接、法法衔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作用。既确保党治国理政符合宪法法律,有法可依;又确保党从严治党符合党内法规,有纪可循。党纪与国法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发挥出各自独特的功能、优势、作用,才能实现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实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战略目标。

习近平指出:“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重温党的反腐败斗争史,是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汲取智慧,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进一步提高开展反腐败斗争的能力水平,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21世纪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永葆党旺盛的生命力、领导力、引领力。

[注释]

①④⑩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1(04):4-11.

②⑤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2016(07):5-12.

③鄧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M]//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2-403.

⑥⑦习近平.科学有效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3-01-23(1).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1.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

?赵乐际.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21-03-16(2).

猜你喜欢

启示经验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