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人的吃瓜史
2021-08-04
西瓜是个“舶来品”
西瓜的原产地,现在一般都认为是非洲。随后古埃及人开始种植西瓜,西瓜逐渐由地中海沿岸传入北欧,随后进入中东,由西域传入中原。
“西瓜”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出现在胡峤所著的《陷虏记》一书中。胡峤原本是五代后晋宣武军节度使萧翰的书记,跟随萧翰进入契丹。后来萧翰被杀,胡峤无法归国,成为俘虏,在契丹待了七年才回到中原。回来以后,根据在契丹的见闻他写成《陷虏记》一书,书中这样记载:“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即今中原地区)冬瓜而味甘。”由此可见,当时西瓜的确已经在我国西部开始种植。
最早的吃瓜人
最早反映中国人吃瓜场景的艺术作品,出现在内蒙古辽代墓葬中。这是一幅宴饮图壁画,宽132厘米,高135厘米。画中最为显眼的是,墓主人身前的砖砌浮雕黑色方桌上,赫然放着大西瓜!
不过,西瓜在五代被引入中国,并不等于那时就已经大规模种植。北方的女真崛起,灭辽之后建立了金国,即金朝。1127年,金灭北宋,西瓜这才被金人带到了中原地区。1129年,南宋官员洪皓出使金国,被金国扣留长达十五年,到绍兴十三年(1143年)才得以归国。洪皓归来时,带回了西瓜的种子,并在江南地区种植。洪皓在他所著的《松漠纪闻》中明确写道:“西瓜形如扁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年则变黄,其类甜瓜,味甘脆……予携归。”可见,西瓜从金朝时已开始在中国北方种植。洪皓回到南宋后不久,江南地区种植西瓜的记载就出现了。
古人的花样吃瓜
古往今来,中国人在“吃”上一直独领风骚。西瓜到了国人手中自然也有了各種不同的吃法。
明清时的百姓也和我们一样爱吃冰镇西瓜。有钱的人家会特制一种木箱,然后买些碎冰放进去,再将西瓜置于碎冰之上,待西瓜通体清凉之后再吃。一般人家则多用井水冰镇西瓜后,再一家人围在一起吃。
奢侈的慈禧太后也对西瓜情有独钟。她吃西瓜有个怪癖,只吃瓜瓤中间最甜的那一口,剩下的全部丢掉或赐给别人。“西瓜盅”是慈禧夏季最喜爱的一道御膳,别名“一卵双凤”“西瓜双凤”。做法是:把西瓜顶部切掉一部分,把西瓜瓤挖出来,瓜皮里放入两只童子鸡,以及火腿丁、干贝等,重新盖好西瓜盖,文火蒸制即可。揭盖时,果香四溢,沁人心脾;入口时,味道鲜美,消暑解腻,称得上是夏季御膳佳品。
文人吃瓜雅趣
明朝时,有一个才子名叫蒋焘。有一次,几个客人登门拜访,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蒋焘拿出西瓜招待大家。就在众人拿起西瓜刚要吃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客人说道:“暑天吃西瓜,岂可无文字助兴?这样吧,我出一个上联,看看谁能对出下联。”他略一沉思,说道:“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他的这副上联用的是对联中“拆字格”的形式,将冻字拆成“东”字加两点,将“洒”字拆成“西”字加三点,非常巧妙。他的上联刚说出来,正在一旁的蒋焘立马说道:“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蒋焘用的也是“拆字格”,他把“切”字拆成“七”和“刀”字,把“分”字拆成“八”和“刀”字,和正在吃西瓜的情景非常吻合,且对仗工整,语言生动,情趣盎然。他的话音刚落,就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此外,文人们关于西瓜的诗句也有很多。比如南宋范成大的“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元代方夔的“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清代丘逢甲的“蕴雪令冰心齿凉,两团绿玉许分尝”……可见文人墨客们对西瓜也是十分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