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听

2021-08-04杨兵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善者丁真概念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关于“兼听”的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写作指导

一精准审题

通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道概念类作文题。概念类作文题,首要的是弄清概念的内涵。那概念的内涵从哪里来?毫无疑问,是藏在材料里的,因此我们要精准解读材料。这个作文题总共有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给定的材料,是我们解读概念的重要依据;第二段是写作导引,引出本则材料的核心概念———兼听,这也是命题人希望考生在审题时能够关注、写作中能够集中笔力论证的核心词;第三段是关于写作中与格式相关的一些要求。在这三段中,需要重点分析的是第一段。

第一段材料中给出了“有人说”“也有人说”两种关于兼听的看法,我们可以一个个地细细剖析,从中挖掘出“兼听”这个概念的深层含义。

第一种看法里“多方听取不同意见”给出了兼听的基本概念,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三个词:“多方”“不同”“听取”。“兼听”的“兼”字,在此句话中就是“多方”“不同”两次的指向;“听”字就是“听取”。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必须呈现出“多方”“不同意见”,而不能只有一方或者是一种意见。对多方、不同意见的听取,是我们在写作中必须写到的,否则就会背离题意。第一种看法的后半句“明辨是非、智慧通达”“兼听则明”则点出了“兼听”的作用———正面的好处。

第二种看法显然和第一种看法不太一样,提出了“‘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概括起来就是“兼听则惑”,显然和第一种看法里兼听的作用是相反的。同时,第二种看法里强调了“兼听”这个概念的基础内涵,即“各种各样”来进一步指向“兼”的含义。除此之外,第二种看法里还提到了“大数据时代”,将题目与现实紧密联系了起来,这符合我们近几年高考作文题更加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的导向,其目的是引领学生思考现实、直面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意识。

二立意角度

1.常规角度:

———兼听则明

———兼听生惑

题目给出了两种看法,我们可以从两种看法中选取一种来写。可以从“兼听则明”这个角度生发开去,论证兼听何以明。比如,兼听可以汇聚众人之智慧,帮助我们清除盲点、认清事物全貌。我们可以围绕兼听是什么、兼听何以明、怎么兼听这样议论文的基本思路去架构文章。如果选择“兼听生惑”的角度,则同样是要在兼听为什么会生惑上构思文章。

2.创新角度:

———信息時代,当真能做到兼听吗

———兼听一定明吗

———兼听必然生惑吗

———兼听生惑一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吗

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兼听的意义和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立意,抓住“兼听则明”和“兼听生惑”,还有“信息时代”来反复咀嚼。用辩证思维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可以让文章更有新鲜感,也更有自己的个性化特点。

素材运用

适用素材

丁真一夜之间爆红,各种意见纷纷涌现

前段时间,丁真,一位皮肤黝黑、笑容灿烂、眼神清澈的藏族小伙子在网上迅速走红,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网上关于丁真的讨论热闹激烈,对丁真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称赞其纯真眼神、纯净内心的;有不满网红经济而贬斥他、质疑他的;也有人认为丁真是为自己家乡代言,想改变家乡理塘目前不富裕的生活状态……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适用主题

兼听则明,在兼听基础上独立慎思,可不致困惑、不致迷失。

运用示范

诚然,在大数据时代,因多方信息而扰乱自己内心所想,人常常感到无所适从,进而几乎本能地排斥外界信息介入,抗拒“兼听”。但事实上,此种本能行为非但无法让人头脑清醒,反而造就了大量认知盲区、心理盲区。“兼听”并非是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而是助人冲破“信息茧房”,以外界信息纠正自身错误想法、增多看待事物角度的过程。如针对丁真事件的热烈讨论中,有网友说“丁真的火源自其内心的纯净”,有人断言“丁真将如其他网红一般昙花一现”,还有人从背后读出其对于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足见,“兼听”可给人立体审视事物的机会,亦促人辩证思考。

适用素材

唐太宗察纳雅言,终成贞观之治

上(唐太宗)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资治通鉴》

适用主题

兼听则明是积小流以成江海的团结伟力。

运用示范

回望那万邦来朝的贞观之治,有从善如流的李世民,亦有犯颜直谏的魏征。太宗皇帝集各家之言,有因魏征之谏而叹“朕有三镜”,有因房玄龄之谏而息加赋之念,以察纳雅言明辨是非,以咨诹善道定鼎大唐盛世。若不是他广泛听取意见,不断修正自己,从臣下处得知民间疾苦,怎能发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叹?又怎能生出“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之感?兼听则明,是强烈的忧患意识,是考虑各方利益的明智,更是治国理政的良方。

佳作展示

择其善者而从之

北大附中高三童宁霏

大数据时代,我们置身于喧嚣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当最初的新鲜感一闪而过,剩下的将会是茫然无措。其实,关于该如何处理各种不同的声音,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曾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启示我们应广泛听取各种声音,再从中筛选出有益的信息用以充实和完善自己。这一哲思对处于当今这个多彩时代的我们来说,更有着重要意义。

①开头善于运用材料的提示,直接引出时代性,自然地得出了自己的观点,干脆、利落、准确。

“择其善者而从之”,首先应做到的是广泛听取各种声音,即“兼听博闻”,否则何来“择”的素材?当今时代日新月异,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广泛听取身边的各种声音,是捕捉时代风向的最快捷方式。只有积极地去听,多听、兼听,才能得到争立时代潮头、谋求更好发展的机会。

现在网络上“键盘侠”“喷子”层出不穷,常因观点不同而产生激烈冲突。他们往往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当听到不同声音时,不仅不能理性思考、接纳,甚至连最起码的尊重都做不到。这种偏听偏信、唯我独尊实际上是作茧自缚,是亲手扼杀自己开阔视野、创新思维的机会,长此以往只会导致思想狭隘与精神闭塞。《论语》中曾提到“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和“君子尊贤而容众”,这启迪我们,一个人若想成长,必先学会包容多种声音、接纳不同见解。此外,由于立场不同导致的观点差异,也警醒我们了解事情时要兼听各方意见,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至于“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前段时间“老师体罚学生致其咳血事件”与“清华男生性骚扰学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后却“反转”惊人。其相似之处在于网友只听取所谓“受害人”的一面之词,便自以为正义地去中伤无辜者。愿此后兼听之风能被发扬,此类恶性事件不再有滋生的土壤。

②这两段从“兼听”说到“偏听”,在正反对比论证中阐释清楚了概念的内涵和概念的意义,有理有据,又能够适当引用《论语》,丰富了文章的内蕴,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

“择其善者而从之”,“擇”字更依赖于我们的智慧与价值取向。“兼听”能使人抓住时代潮流,但若“从”了错误信息,只能南辕北辙;“兼听”各方当事人的意见,若“从”了伪善造谣者,也只能助长邪恶。此时,冷静而深刻的思考与对核心价值、底线原则的把控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如在丁真爆火时,有旅游机构蹭其热度打造相关旅游品牌,后随着丁真一度人设“崩塌”吃尽苦果。于我们而言亦是如此。选择认同什么声音,要结合自身需求与实际情况。听得衡水中学学生的“鸡血”作息时间表就盲目模仿,殊不知我们需要的是拼搏的热情而非形式上的模仿。这类毒鸡汤已害得不少学生既失去宝贵的健康,也没取得足以偿失的成绩。“择”之关键,由此可见。

③本段从议论文的“怎么办”入手,结合文章题目中的关键词,阐释了“兼听”的有效方式方法,辅以最新的事例,议论针对性强,论证有力度。

“择其善者而从之”不是要屏蔽杂音,而是应懂得于嘈杂声中汲取精华。既不至于偏颇狭隘,更不会随波逐流、迷失自我。兼听博闻,择善而从,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意义重大,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与君共勉。

④结尾段回应题目、回应材料、回应观点,同时能够结合自身,显示出作者的大格局、大境界。

教师点评

教师总评:45分。

本文作者对材料的挖掘准而深,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择其善者而从之”。在论证中将自己的认识和材料的核心概念紧密结合,正反对比论证中阐述了概念的内涵和意义,从“是什么”“为什么”顺理成章到“怎么办”,写作思维缜密,论证有理有据,结构层次清晰,成文能力很强。从题目和恰当的引证能看出作者对《论语》的熟悉,能将知识积累灵活运用到写作中,亦可见其功力。(杨兵)

论“兼听”

北大附中高三许姝濛

“兼听”,顾名思义,即为倾听不同的声音。身处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兼听”的渠道不断拓宽,各种各样的声音涌入我们的生活。一方面,不同的声音为我们提供了看待事物的多元角度,让我们从中“集优”,丰富自我;另一方面,“兼听”也是一把双刃剑,使我们被海量的声音包围,迷失其中。

①文章开门见山,挖掘材料,阐明概念的内涵,语言简练有力。

兼听则明。“兼听”使人明辨是非、智慧通达。唐太宗李世民鼓励上谏,积极听取不同声音,多方听取不同意见,“门庭若市,群臣进谏”的盛况使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失误并及时改正。不同的声音也为治国理政提供多样的思路,同时有利于互相监督牵制,最大化地避免决策失误。“兼听”能够取各家之长来修正、完善自我,不同声音更为我们提供多样的视角,赋予我们一种批判性思维,让我们得以更全面、更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②承接第一段,论述兼听的意义,以耳熟能详的例子准确地将“兼听则明”论证得非常切合题意,有很强的题目意识。

古之如此,今有何异?身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和观点。我们在倾听不同声音的过程中开阔视野、锻炼思维、丰富头脑,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兼听”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的声音为我们的前行铺路奠基。

③一个过渡段,从古到今,联系现实,思考信息化时代下兼听的意义。

然而,“兼听”一定是好的吗?不同的声音鱼龙混杂,其间会夹杂不真实的资讯、不健康的观点。当今网络时代尤为如此,“键盘侠”、虚假信息、网络暴力层出不穷,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有害的声音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使人困惑迷失。这提示我们,只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分辨能力,才能不受此类杂音影响,从而在“兼听”中获益。

④结合网络时代的特色反思兼听,作者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以水济水,谁能食之?”不同的声音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兼听不同的声音能够带来开放、包容与尊重。同时,面对嘈杂的声音,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从谎言与遮蔽中分辨出真实,不随波逐流,成为有思想力的现代文明青年。

⑤结尾语言生动,引证漂亮,联系自身,显示出作者丰厚的积累和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师点评

教师总评:43分。

本文紧扣“兼听则明”展开论说,先准确界定了“兼听”的内涵,对其本质的认识较为深刻;继而以此为基础,辅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正面例证来进行论述;然后联系现实进行思考,运用辩证思维,有自己独到的认识。文章逻辑层次清晰,语言表述流畅,论证有力。(杨兵)

猜你喜欢

善者丁真概念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 第11章 良知未泯
“甜野男孩”丁真爆红网络
拒绝恶意抢注“丁真”商标
编辑部的丁真
丁真:网红的正确打开方式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论语》节选
三人行,必有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