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提前立遗嘱与开设“死亡课程”
2021-08-04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广东一29岁女子提前立遗嘱
在一众老人身后排队两个小时后,29岁的广东姑娘莉莉终于将自己的遗嘱草稿交给了中华遗嘱库广东中心工作人员。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她很快完成了遗嘱登记、精神评估、情感录像等流程。遗嘱内容并不复杂,只涉及一套房产和几万元的存款,那是莉莉工作以后的全部所得。她将房子留给了母亲,将存款留给了初恋男友。立完遗嘱后,莉莉觉得轻松很多,“仿佛心灵被安放,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次思考”。
据《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19万份遗嘱中,有4190份为60岁以下中青年所立,其中40.03%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不少“90后”,甚至“00后”也开始考虑立遗嘱。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登记中心的田艳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避讳生死。生命教育专家则认为,在不避讳谈生论死的同时,既要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部分,更要以死观生,反思生命的意义,增强挫折处理能力,从而达到敬畏生命的目的。
它也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B江苏常州一幼儿园开设“死亡课程”
“孩子还在上中班,晚上回来跟我们说,自己的皮球虫死了,为此班上还专门举行了一场葬礼。”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五星幼儿园的一位学生家长说,一开始他还以为孩子开玩笑,后来发现这是幼儿园的“死亡课程”。“皮球虫的死亡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的,我们觉得这是让孩子们近距离观察生命、进行生命教育的好机会。”该园孙宇阳老师说。
在完成葬礼后,老师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关于生命教育的十大绘本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讲完后,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与皮球虫的美好回忆。在活动过程中,不少家长自发在朋友圈晒图、晒感想,都觉得幼儿园早早地开展生命教育十分必要。
素材解读
生命的真谛需要人们慢慢去领悟,死亡的奥秘却需要教育的启迪。毋庸讳言,死亡确实不是一个吉利的话题,不少人都很忌讳。但是生命教育不应缺少“死亡课程”,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人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
适用话题
生命教育、敬畏生命、向死而生、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