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言:何去何从

2021-08-04顾萍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方言普通话材料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地域宽广,方言众多。方言既是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的交流工具,也承载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随着社会发展,方言逐渐退场,而人们在认识到其价值后也以各种方式来挽留它。比如,华阴老腔早在2006年便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9年开始陆续在国外演出。比如,截至2013年,上海市已有一百多所中小学开展了沪语教学。比如,“90后”作家王占黑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有意识地将嘉兴话融入小说故事。

你对以上材料有什么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精准审题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内容:

材料前三句,是对方言的意义和处境的表述。第一句强调了中国方言众多,且方言众多与中国地域宽广有关。这句话中其实还隐藏了一点,即方言不仅多,而且情况复杂,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第二句强调了方言的意义和价值,它“是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的交流工具,也承载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此处的“特定”“独特”给写作留下了颇大的思考空间。比如,“区域”与“区域”的共性,“特定区域”的独特性,“区域”带来的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写作时要努力深挖方言在“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方面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可以以当地人具体的生活画面切入,展现方言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的自然生发与消逝;也可以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第三句话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方言目前的处境是不利的,“随着社会发展,方言逐渐退场”,这句话既交代了方言退场的情况,又强调了其变化的外部原因,即社会的发展变化。方言退场是渐进式的,因此,面对这一现状,保护方言既是急迫的又是有机会的,由此对应下一句的内容———而人们在认识其价值后也以各种方式来挽留它。由此,本则材料指向非常明确:在认识到方言目前不利的处境后,社会各界做出了正向努力。

但是,究竟如何挽留方言呢?材料给我们提供的是三个有一定代表性的事例,分别指向了国家、具体部门以及个体三个层面。而上述各级的努力,其基本的理论及情感基础则要回归到前一句材料:“方言既是特定区域或特定人群的交流工具,也承载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体验。”

要特别注意的是,本则材料的发挥空间仍是有一定限制的,即认同方言的价值以及对其的保护,注意不要反向展开。

本则材料的核心在于方言。那么,什么是方言呢?通俗的解释是地方话,在中国传统中,历来指的是通行在一定地域的话。其对应的概念是普通话。同学们仔细审视作文材料一定能发现,材料强调的是方言及保护方言,并没有针对普通话、批评普通话推广。写作中应注意不要将方言与普通话对立。

二立意角度

1.常规角度:推广普通话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方言

在人员流动异常频繁的当今社会,普通话明显更适于交流。那么为什么还要保护方言呢?因为方言不只是交流工具,还承载着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和情感。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方言的保护。

2.核心角度:方言所承载的情感与乡愁

罗素说,语言的存在为思想提供了共同的表达方式。而方言为思考提供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呢?与普通话相比,它的区域性、情感的特殊性等更值得探讨。天南海北的人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切换时的面部表情,可能就流露出了对往事的回忆、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而这些并非有意识地进行,情感的流露与语言的切换可能同样自然。

3.创新角度:保护方言,方向比方式更重要

保护方言不能只注重方式方法,要将之与真实的生活相结合,让方言重新“活”起来,流动起来。

通过对材料所示的三种保护方言的方式思考可知,保护方言毋庸置疑,但是在方式方法上还有研究进步的空间。写作时,可进行下列反思并以之为论述的重点之一:这些保护方法是最优解吗?这些方法是否能大面积推广?其适用有无时限性、地域性?它们能从根本上使方言走出“逐渐退场”的困境吗?这样一系列反思后我们便知,保护方言不是简单的某一个操作即可,任何小心翼翼的保护,可能都比不上保护方言流通的某些环境来得有效。在社会急速流动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护方言流通的小社会,让方言自然流动,保持鲜活。

素材运用

适用素材

电视剧《山海情》中,一个情节让观众印象深刻,说着一口福建普通话的援建干部陈金山,与宁夏当地人展开了一场艰难的对话:“研究治沙”被误以为“研究自杀”,“菌草”和“金草”让人傻傻分不清。

适用主题

方言在文艺作品中的作用;方言逐渐退场的原因。

运用示范

《山海情》中,援建干部与当地百姓之间因方言差异引发的戏剧性事件,反而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在感受到援建工作困难的同时,更能体会援建之价值。从这一层面上说,文艺作品中的方言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笑点。当语言与真实的生活环境相结合,我们更能感受到真实,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

适用素材

2015年,国家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个工程是要把方言基本的东西通过摄像、录音和手写的方式保存在国家档案馆中。这涉及全国一千多个方言点、约一百个少数民族语言点、一百个濒危方言点。

适用主题

国家层面对方言的重视。

運用示范

当一种独有的语言文化失去了其附着的载体时,式微便成了其不可避免的命运。幸运的是,国家以及很多社会群体正在为留住方言而努力。不论是推出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还是开展方言教学,抑或是将方言融入文学创作,多种多样的方式背后,皆是炽热且滚烫的心,为相同的精神内核灿烂燃烧。

适用素材

“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的独有的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

适用主题

方言与乡愁的关系。

运用示范

人们常把“方言”称为“乡音”,因为它是生动而亲切的,是人们情感的独特载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准表达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在外的游子最感动的莫过于在陌生的人群中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因为那是故乡的味道,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没有乡音,何以解乡愁?

适用素材

方言又是文化现象。作为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方言反映地域文化是全方位的,也是常年不懈的。透过方言事实,我们可以把地域文化看得更加真切。———语言学家李如龙

适用主题

方言的地域性和文化性。

运用示范

语言的使用,就是一种类似于“加密—破译”的过程。人们对想表达的信息进行加密,形成语言。倘若接收者懂得这种语言,便能从中破译提取信息。而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人们,总要依据当地的“特征”来阐述信息,因而一门语言往往会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方言正是这么一种体现。

适用素材

方言一定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它涉及人是怎么存在的。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讲,人是存在于语言中的。对很多人来说,他的家乡、他的生命感觉都在方言之中。

我们必须承认,每一种方言都有特殊的调子,这种调子里包含着独特的情感、性格、表情、态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方言的退场不能释然,这有时会让我们感到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无趣。也正因为这样,在方言逐步退场的漫长过程中,我们一定会以各种方式挽留它。这种挽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专访李敬泽:方言的景观性复兴》

适用主题

方言的意义。

运用示范

方言的存废问题,实际上是地方文化的存废问题。

作为一种有目的性地被创造和推广的语言,普通话的实用价值大于其文化价值。在我所掌握的方言中,许多词汇是我无法书写的,也许其压根儿没有对应的书面语。但它们状物之生动、拟声之形象、语言之风趣,都是普通话无法替代的。我常常不由自主地使用方言,尤其是自言自语时,抑或受到驚吓发出感叹时,方言几乎成为我无意识的条件反射。

除个人使用之外,方言也对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大有裨益。作者创作时常常运用方言的音韵,因此方言能更好地还原诗歌的韵律美。

佳作展示

沉默的河流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严艺凡

水流汩汩,水花四溅,一种种地域文明本像一条条河流,共同交织汇成了中华文化的庞大水系。然而,干涸的河道却无法再与河水奏成悦耳的乐章,无法发声的文明自然也难以保持自身的鲜活。

方言消失,河流静默。

①及时点题,点明文章重点:方言。

方言的消逝是语言文字标准化和快节奏社会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现代化的成果侵占了每一个它能够到达的角落,地域性的差别被逐渐抹平,具有民俗特色的生活用品不断消失,甚而“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情感表达也在淡化。“囡囡”这个词,在吴语中是幼女、小妹妹的意思。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邻里关系的淡薄,原本亲昵、怜爱的情感,便也随同这个词消逝在了人们淡漠的视线中。

另一方面,面对天南海北、行色匆匆的过客,高效率的交流表达成为必要。我们哪有时间一一学习对方的语言,倾听对方的词汇?我们又怎能放弃沟通交流,任地域之藩篱竖立?———我们只好折中,用统一的腔调,取一个语言的“最大公约数”。普通话也因此得到推广。

②冷静地承认“方言逐渐退场”这一现状,不回避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一现状的社会原因,条理清晰。

然而我们统一腔调的畅谈,换来的是小众文化的缄默;气势磅礴的干流旁,无数支流在流向万劫不复的荒漠。

③拉回重心,表达忧心。

可中华文化是一个水系,没有无数小溪、小泉、小河的充沛补给,大江又怎能永葆生机?没有了各个地域文化的肥沃土壤,现代化又还剩下什么?

④再次以象征手法回扣主题。

地域文化散布在广袤的大地上,当我们说起保护方言,我们实想保护文化;当我们说起保护文化,我们实想捍卫多元。

⑤层层深入,引人深思。

多元是生机之源。当每座城市都建起同样的楼,说着同样的话,文明的同质化便产生了。语言塑造着人群,拟态着思想。同质化的语言造成了相似的思维,相似的思维同道而行,又如何碰撞?相似的肉体又如何破格?

不碰撞,不破格,又如何创新发展,又如何使文明熠熠生辉?

同质化常常借以“大同”的名义,理所当然地泯灭多元与多样。然而,“和而不同”的观念下,理想的世界应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只有当每一种语言都有被倾听、被表达的空间时,中华文明的水系才会永不干涸。

⑥没有空谈“多元”的价值,而是充分结合方言的作用和价值分析保护方言的意义,不斧凿。

要疏浚河道,要拓宽空间,要为方言开辟更加广阔的舞台。可以是各种演出,可以是文艺作品,可以是牙牙学语便开始的耳濡目染,可以是镌刻在丹青上的永久铭记……我们发声,我们执笔,我们表达,我们记忆,我们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创造奇迹。

给方言留以宽道,让河流继续奔腾。

⑦结尾再次强化主旨,首尾呼应。

教师点评

教师总评:57分。

内容上,赋值18分。本文切合作文材料谈方言的作用及保护,观点突出,内容充实。表达上,赋值20分。本文谈现状,析原因,点中心,升价值,结构上层层深入,不仅完成了对材料重点的分析阐述,还能前后联系、深入浅出地辨析方言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发展等级上,赋值19分。文章使用一整个比喻贯穿全文,整体性和文艺性结合自如;句式整散结合,语言优美流畅。故可评为一类卷。(顾萍)

方言寻根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余成远

方言,在聒噪的现代人中悄悄藏匿了踪迹,却以神秘的方式涌动在一切文明的背后。现代化潮流席卷而来,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确需要一种普适的语言方便人们交流,于是,方言逐渐退场。

①点出方言目前的处境。

好在,总有人会循着前人的脚印探寻方言的踪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沪语教学”与嘉兴话文学创作,无不昭示着方言汩汩流淌着他们熟悉的地域文化。

②概述目前社会就保护方言做出的努力。开篇两段,在紧扣作文材料的基础上调整表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方言,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不经意探出了头。“侬”看似只是人称代换,实则符合吴语的文字塑造方式。吴语在小说中交织成张爱玲悲伤的回忆,温暖而古旧的上海故事在方言的轻轻诉说中,给予读者吴地的温软。

③事例简单又温情脉脉。

究其原因,是共同的地域价值观与文化场域塑造了方言,久而久之衍化成地域交流的方式,人们便在方言中获得情感的抚慰,有了亲切的归依。

方言的母体还是语言,这意味着人们交流的基础是平等的。中华大地上不同的地域文化生生不息,每块土地上的人用共同的生活经验、爱恨苦难,造就了平等交流的基础。因而,使用同一种方言交流的人多是同一种文化根基的旧友,人与人之间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隐秘的关系,文明的纷繁复杂和光明灿烂都由此产生。

④由事例转向原因分析,逻辑通顺,重点突出。分析兼顾了方言的工具性和文学性,且有一定的层次递进。

这种方言的塑造方式在古代民歌中大有体现。《诗经》中收集不同地域的民歌,其承载的本体大抵是方言,奔波的逃难者抒发“彼黍离离,彼稷之实”的感喟;贵族王侯所见的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他们各自的方言中传唱开来,最终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学记忆。

事实上,人们对方言质朴的爱恋,可归于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乡土家园意识。“家”是方言的终极归宿,方言连接起血脉相通的一群人,是异乡人心中故乡的象征。“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一定是听到了那异常亲切熟悉的乡音。而乡音里,他们捕捉着故乡的影子。

⑤将方言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深化。

现代人在寻根方言的过程中,有人得到一鳞半爪,但很少有人在方言中体悟家园的滋味。

无论是申请“非遗”还是沪语教学,其本意都是保证方言文化后继有人。然而方言教学若只是形式化教学,最终或许只能得到一鳞半爪,成果极为有限。而倘若现代人在寻根方言时,能借助那些或粗糙或细致的方言词汇、语段,以及那些饱含“土滋味泥气息”的对话,获得对于家园更多的体悟,方言文化才会更鲜活地存在于人群中。

⑥话锋一转,构成新的波澜。文章不仅认同了作文材料所示的为保护方言所做的努力,且强调了具体举措背后的根本原因,即要为方言生存夯实真正的社会基础,而非为保护而保護的真空,论述有深度。

乡关何处?

当家成为故园,成了回忆里的那栋老屋之后,让我们仍能紧紧牵系着故乡、牵系着生命最初故事的丝线是方言。那些有关故乡的梦,正在人们的南腔北调中一直做下去。

教师点评

教师总评:56分。

内容上,赋值20分。本文写作内容充实,观点突出,源于作文材料,又对材料有进一步的反思和质疑。表达上,赋值18分。文章逐层深入,语言自然流畅,不故作姿态。发展等级上,赋值18分。材料丰富、新颖,思维开阔,阐释清晰,故评为一类文。(顾萍)

猜你喜欢

方言普通话材料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摇摇鹅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