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当代公共艺术空间的大众摄影现状
2021-08-04高吴双
高吴双
云南艺术学院
一、相关概念界定
公共艺术空间中的户外公共艺术凝聚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室内公共艺术也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凝练,可以是将人文精神注入城市空间以及景观中的独特艺术品,可以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展览、城市设计的艺术项目、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角落、城市建筑艺术等。当今时代,艺术面向大众,面向日常生活,公共艺术是带动城市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动力之一,公共艺术空间承载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精神诉求,是城市文化意象的外化。
提及大众摄影,不得不谈起大众文化,和传统的艺术摄影相比,摄影的参与人群范围都更广,拍摄内容也与大众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大众摄影是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与表现形式。大众摄影是从属于大众文化的,所以大众摄影也具有大众参与性,与艺术范畴的摄影有一定区别,大众摄影凝结的是大众审美意识,是大众审美层面的文化形态。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大众摄影进一步呈现新的面貌,大众摄影成了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思想传达的媒介。
二、大众摄影与公共艺术空间的大众参与性
大众参与性是笔者将大众摄影与公共艺术空间共同谈论的串联点。公共艺术空间是具有大众参与性的场所,公共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最大区别就是公共艺术能够引发大众与艺术之间更多的交流,而公共艺术空间的公共性就体现在它与公众社会的互动性、公共舆论的开放与参与性,是不同社会阶层公众的共同参与,这样的一个公共空间、领域是欣赏艺术、讨论艺术的社会场所,不同身份职业、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众摄影拍摄与作品接受都具有大众参与性。公共艺术空间与大众摄影都具有的大众参与性使得公共艺术在融媒体时代下更好地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当今的艺术不只是艺术家的事,而是需要社会参与的事,艺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市民欣赏,并在公共艺术空间中共同参与艺术活动过程,发展公共艺术也与此同时为提高全们艺术素养提供了良好条件,当然,这是在公共艺术空间具有环境美感即在具体环境中使我们感受美的存在的区域,城市规划学者林奇说道:“事实上一个好的视觉环境,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的出行需求,或是承担拥有的意蕴和感情,更重要的是在新的探索中充当导向和促进作用。”[1]在生活中的公共艺术空间应是具有的开放性、全民参与性的空间,它与人们的生活空间往往很接近,它是大众都可以共同享受的空间,是公共艺术广阔的天地。在文化消费时代,公众群体依然主动接受公共艺术形式,并在社交网站上传公共艺术空间摄影图片,促进了艺术文化的传播。
三、融媒体背景下的公共艺术空间摄影
现如今,技术的更新迭代使得媒体融合拥有了多种样态,新技术与新媒介平台的出现,新的信息传播体系出现,融媒体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移动端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用户接收信息的主要选择,随着移动手机拍照性能日渐提高,摄影也已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众的拍摄也是信息传播的过程,社交媒体、社交应用的拍摄与发布分享功能让使摄影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此时,公共艺术空间也成为了大众摄影的热门拍摄地点。
各类社交媒体和社交应用如小红书、抖音、微视、Facebook等,在公共艺术空间拍摄照片、打卡现象颇多,如室内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以及户外美学公园,甚至广场、环境建筑等人工造景之处都成了热门打卡地,其间大众留存的摄影图片在各个社交平台中充斥着。每个城市都有体现独特文化的区域,再通过各个媒体平台影像图片的广泛传播。融媒体平台、大众摄影、公共艺术空间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将共有的特性——大众参与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四、以小红书为例——公共艺术空间摄影现状分析
(一)艺术接受的自主性——审美再创造
公共艺术建立在大众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公共艺术空间作为当代市民的审美空间,在拍摄过程中是艺术接受者的市民审美再创造的过程。“大众在欣赏公共艺术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投射在作品上,这样的投射能赋予作品多样丰富的含义,这些含义有时候远远超过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意义也因此被无限度地扩大和改写。”[2]大众在拍摄过程中就注入了这种丰富的感情与独到的审美见解,欣赏者在拍摄过程中的理解和联想,会赋予公共艺术作品新的内容、刷新公共艺术作品原有的定义。
例如,上海杨浦滨江墙绘的“方块宇宙”是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展的公共艺术空间展出之一,由艺术家埃斯特·斯托克在原本渔郎货架的基础上加了黑色的方块,小红书文章“上海拍照打卡|ins风的方块宇宙”的作者思宇Jsy认为这面墙表现的是失序与秩序观,因此他拍摄的照片极具形式感与秩序感;成都远洋太古里广场的“Please Be Seated”(“请就坐”)大型公共艺术装置由英国设计公司保罗·考克塞兹工作室与成都远洋太古里联手呈现,这样的公共艺术灵感来源于城市广场熙熙攘攘的人潮,曲线象征着实践的流动与静止,所以鼓励人们与其互动,随意穿梭在其中或坐下来休息片刻,让艺术融入生活的节奏,小红书作者“羊不咩”将相机焦点对准公共装置上闲暇时刻休憩的人,还有躺在其中看书的人,注重生活式的拍摄。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翁剑青教授谈到“公共艺术的社会角色与使命”时,认为艺术应“与公众社会同在”,为“人人都是艺术家铺路”[3],“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样的认知在当代成为一种热议,人应当是具有普遍艺术创造能力,有着对人类文化的共有和共享的信念,这也是公共艺术倡导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观念的出发点,普通民众也可以有着艺术化生存的方式。“影像大众化就是影像的民主化,对于影像的垄断权和用影像述说的权力再也没有办法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了”[4],摄影成了大众的生活必需,人人皆可以是公共艺术空间的分享者,也可以是能在图片拍摄中实现自身艺术传达能力的创作者。
(二)艺术接受的自在性——艺术传播力
在大众摄影过程中,观众和接受者具有自在性的特点。艺术接受者并不是一定作为被作用的对象而存在,相反他们也可以通过反馈活动进行审美在创造,甚至来影响艺术传播效果。在如今大众传播的时代,艺术传播者的身份变得复杂,除个人、群体组织外,甚至可以是普通的观众,在融媒体平台这样的相对自由的空间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摄影的艺术形式来进行传播。
社交分享平台“小红书”作为一个自由分享个人心得、经历、打卡拍照的平台,对于公共艺术空间的传播影响是极大的。小红书和众多平台一样,在大数据时代的支撑下,利用大数据算法技术,对页面内的推送内容进行不断地更新调整,动态化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身份认同需求的满足。此外,据小红书 CEO 毛文超透露女性群体占了小红书用户数量的70%,所以,小红书中公共艺术空间的大众摄影人群也向女性靠拢,自拍、他拍的主体以女性为主,以小红书文章“昆明必打卡:城市中央「纯白」美学公园”为例,介绍的是昆明万科城市公园点赞数量收藏数量778,其中评论的女性占比高达98%;北京美克洞学馆外的白墙建筑成了热门打卡新地标,一篇文章“‘北京必逛美学馆’|古今交融,是对家居的‘洞察’”收藏数8782,另一篇“北京拍照新地标LA/悉尼/冰岛?帝都洞学馆”收藏数也达3785,此处旧时还是北京市民的“百老汇”,如今改造后作为公共艺术空间受到了众多人的参观,有专业摄影师,也有非专业的摄影爱好者在此进行拍摄。前一篇博主的拍摄关注点在于“洞穴”式的天井,而后一篇拍摄焦点在石窟云梯上,可见,大家对该空间有着不同的理解,虽说此处是个家居馆,但同样也具有公共艺术体验空间的意味,周边建筑以及室内建筑都具有很强的美感,的确“洞穴”的概念在大众日常生活中对家居“洞察”,极具人文关怀,石窟岩壁的质感使得人们仿佛回归原始,回归本真。在两个案例中我们也能在每个博主摄影图片以及描述文字中窥见不同的观赏者对于公共艺术的观察角度、理解方式有着很大不同,这种选择拍摄艺术空间内容的方式体现了艺术接受者在艺术观赏时的自在性。
(三)公共艺术空间的摄影图片
李树峰提出:“在大众化摄影的时代,摄影行业没有门槛,但走廊很长。一个人从在网上自由发表照片到做摄影艺术家展示作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诚然,摄影图片到摄影艺术作品需要一个过程,小红书中众多的影像内容只是摄影图片,谈不上摄影艺术,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大众提升审美能力的基础方式。
小红书社区的艺术信息共享使得对人们增加了对摄影的接触,在移动端的社交与信息收集基础上的大众摄影,融入了大家的普通生活,渗透各个时间段,但生活化的摄影图片缺乏了一定的精神内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摄影进一步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即成为虚拟自我构建、表达与社交的媒介”[5],在网络上,更多人的表现欲盖过了“想拍一张好照片”的欲望,拍摄公共艺术空间图片更多成为了很多人“构建虚拟自我”的方式之一,摄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愈加紧密,公共艺术空间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与文化建设的提倡也慢慢发展起来,慢慢融入大众的日常视野中。
需要注意的是,在小红书社区中也能看到关于国内室外公共艺术的文章数量并不多,热度也不高,例如室外雕塑艺术、室外装置艺术等没有室内艺术中心、艺术馆等等室内公共艺术空间的浏览量高,但应当看到的一点是,在现实生活中,室内公共艺术空间与大众还有一些距离感,是大部分人“旅游”时才刻意关注的地点,所以更应该注重的是室外公共艺术空间的设计与建设,因为这里才是日常居民的出行的必经之地,可以接触居民的日常起居,真正将艺术融入生活,甚至其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直观展现本地精神文明特点的地标。
五、结语
现当代的大众摄影与公共艺术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由民众搭起桥梁,成为了交流、分享、传递艺术信息的载体,影像是融媒体平台中极为重要的艺术信息载体,尤其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影像所具备的直观性更符合当下我们的信息获取的感官需求,影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而身边的公共艺术空间也是大众日常生活拍摄客体,如此一来,摄影为公共艺术空间成为公共艺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媒介,也刚好符合了大众摄影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思想传达的媒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