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岁华诞,牛年献礼”主题作文升格示例

2021-08-03韩延明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孺子牛老黄牛

韩延明

预测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喜迎牛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说:“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不用揚鞭自奋蹄,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2021,又恰逢建党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七一”前夕,学校党支部、团委拟组织全体同学举办“百岁华诞,牛年献礼”主题演讲会,请结合材料,以一个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预测依据

设置这个题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考虑: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的“三牛”精神,寄托了国家领导人对国人的殷切期望,迅速成为流传极广的热门词语,其中包含的无私奉献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和埋头实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承,这样的“热词”属于高考作文青睐的热点话题,考查的几率比较大。其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像这样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节日、纪念日,极容易纳入高考作文试题命题范围,如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的“五四运动100周年”、北京卷的“共和国建国70周年”、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的“我国恢复高考40年”“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等,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考前演练,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其三,题目体现了时代主题,并设置“七一”前夕主题演讲会的情境,符合2021年高考作文命题“情景新颖,贴近实际”的原则。其四,题目设计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演讲稿的文体形式,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要求与形式相吻合。

思路点拨

这道题目把热点话题和重大节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同时也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主体材料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中提到的“三牛”精神,号召全民行动,争做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在新的伟大时代创造新的辉煌业绩。第二部分引入了2021年一个重大的节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完成指定的写作任务。

材料的两个部分看似相对独立,但实际上密切相关,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解读这个题目,关键在于厘清两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确定立意方向。可以按照先分解、再综合的思维流程进行层层剖析。首先,要明确“三牛”精神的具体含义。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31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也发出同样的深情寄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这里的三个修饰语,对“三牛”精神作了明确、精辟的诠释:“孺子牛”的精髓就是俯下身子、热心服务,为国为民无私奉献;“拓荒牛”的精髓就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大胆开拓、独辟蹊径;“老黄牛”的精髓就是吃苦耐劳、埋头实干、殚精竭虑、无怨无悔。其次,要找到题目中材料的两个部分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将二者合理地统一起来。第二部分明确要求写作时要“结合材料”,以“百岁华诞,牛年献礼”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这里的“材料”,自然是指第一部分中的“三牛”精神,这是文章内容之本,不可偏离;这里所说的“献礼”,按照命题意图,自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礼物,而是指做好“三头牛”,在新的时代鞠躬尽瘁、建功立业,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一份特殊的厚礼。再次,综合材料的内容,根据材料的逻辑关系精准立意,确定中心。写作这个题目,只要紧紧围绕“奉献”“创新”“实干”三个关键词行文都是切合题意的。这三者之中,不必苛求面面俱到,可以“三管”齐下,作横向拓展,体现内容的广度;也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一角度,作纵向挖掘,体现论述的深度。无论怎样立意,如何布局,都务必紧扣“献礼”这一主题,谨防偏离题意。

同时,写作时务必牢记题目对文体的限制性要求,只能写成演讲稿,而且要明确身份,语言表达合乎情境。要突出文体特征,确保行文格式规范,结构完整。称呼要得体,结束语不可遗漏。谨防写成议论文或其他“四不像”文体。

热点素材

1997年,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38岁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作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为家乡修公路。下庄村四面被千米高山绝壁合围,犹如坐在一口井中,当时唯一出村的路是一条古道,去县城一来一回至少需要4天,这里的近400名村民将近一半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可想而知,要在这里修路,真是比登天还难。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就算再难,我也要带头冲一冲。”毛相林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在山上住了3个月没回家。他立下誓言:就算我们这代人穷10年、苦10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让下一代人过上好日子。

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终于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宽2米的“绝壁天路”。

虽然出山的公路修通了,但大多数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毛相林“趁热打铁”,带领村民种植柑橘,力争尽快脱贫。截至2019年底,全村累计64户269人稳定脱贫,人均收入达1.2万元。他带领村民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移风易俗,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过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新华社2020.11.16 )

原文展示

做好中国牛 为党献贺礼

翁方庚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2021,喜逢牛年;2021,又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2021,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辛丑新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出了“三牛”精神,号召全国人民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建功立业新时代。今天,我在这里郑重宣誓:做好中国牛,为党献贺礼!

一重礼: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牛”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作为人民的父母官,要常怀“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情怀,赤胆忠心为人民,以俯首之态做情系百姓的“孺子牛”;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甘做红烛,照亮别人,愿当春蚕,默默吐丝;作为医务工作者,要用拳拳仁心、缕缕真情,默默无闻,救死扶伤,书写人间大爱,践行白衣天使的崇高使命。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中,有多少这样的“牛”,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汪勇凭一张巧舌、一辆货车、一颗爱心,组建起一支庞大的志愿队伍,免费接送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万佐成夫妇创建“抗癌厨房”18个春秋,为无数病人带去家的温暖……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当以先进为楷模,争当服务大众的“孺子牛”。

二重礼:创新敢为拓荒牛。金牛奋蹄,披荆斩棘,敢趟没越过的河,敢闯没走过的路,敢拓没垦过的荒。其坚毅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留下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铸成纪念塔,废铅铸成纪念币,水泥碎块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供人們选购。结果,原本无人问津的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被人抢购一空。斯塔克凭着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获得大利。当今世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欣逢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我当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锐意创新,大胆探索,开创新的未来,为党旗增光添彩!

三重礼:耕耘愿为老黄牛。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有一首咏牛诗:“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年逾古稀的诗人挥笔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热情讴歌了自强不息、忠诚实干的“老黄牛”精神。臧克家正是这样一头脚踏实地、负重前行的“牛”。如他一般,武汉金银潭医院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不顾腿脚不便,疯狂地与时间赛跑,将多少重症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血气方刚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面朝黄土,背负青天,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这才是献给党最好的生日礼物!

我没有嘹亮的歌喉,不能唱出动听的赞歌;我没有敏捷的才情,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我没有一双丹青妙手,不能绘出醉人的画卷。我唯有俯下身子,做一头奉献、创新、实干的“中国牛”,这就是一个热血青年最真情的表白!

在此,请党收下您的儿女这份特殊的礼物吧,衷心祝福您生日快乐,万寿无疆!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原文诊断

原文立意精准,结构完整,但在内容表达和素材运用两个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瑕疵。在内容方面,一是有些地方上下文之间表意不够连贯,行文有些急促,给人以“跳跃”之感。如第三段对“孺子牛”的诠释:“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由于之前没有对“孺子牛”的渊源做必要的交代,前后缺乏连贯性,令人比较费解。二是个别地方内容过于简短,没有适当展开,意思表达不尽兴,致使论述力度不够,主题不明显。如第三段叙例之后,末尾的议论性文字只有短短一句话,既没有凸显“我”,也没有突出主题,草草收尾,过于匆忙。在素材运用方面,一是个别素材陈旧,缺乏新意和时代气息,影响阅读兴趣。如第四段中援引的斯塔克别出心裁清理废料一例,虽然符合题意,但属于真正的陈年旧料,缺乏新鲜感,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令人兴味索然。二是素材数量单一,列举不充分,不到位,既影响视觉美感,又影响论证力度和主题表达。如第五段运用“如他一般”的句式引用了张定宇一例后,应该再并列引述一二例,彼此之间形成排比,增强气势,否则容易给人以语犹未尽之感,也影响阅读的节奏美。除此之外,文章在明确作者身份和结尾点题方面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升格策略

针对原文的不足,可以运用“增”“扩”“换”“续”等方法进行细心打磨,完善提高。具体说来,一是在不连贯的地方增添相关内容,使上下文逻辑严密,表意顺畅,前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在第三段诠释“孺子牛”的含义之前先交代它的出处,告知本意,与下文自然衔接,避免唐突。二是在行文急促、过于简短的地方进行“扩容”,承接原来的内容作横向或纵向扩展,增添文章的厚度和深度,凸显主题,如在第三段段末适当展开论述,使内容更具体,扣题更严谨。三是用时新的热点素材替换陈旧的素材,彰显时代特色和活力,如用2020感动中国人物等热点素材替换第四段中的斯塔克一例,以新取胜,感染读者,激发兴趣,引发共鸣。四是在素材单薄的地方,根据上文的语气和要旨续写素材,使之与原有素材形成并列或排比,以此加强语气,丰富内容,增强论证的力度、厚度和可信度,使主题更加鲜明。与此同时,对原文中诸如身份不明、点题不到位的地方做适当“微调”,全面完成题目指定的各项指令任务,确保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升格示例

做好中国牛 为党献贺礼

翁方庚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2021,喜逢牛年;2021,又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2021,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辛丑新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出了“三牛”精神,号召全国人民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建功立业新时代。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热血青年,我在这里郑重宣誓:做好中国牛,为党献贺礼!

一重礼:俯首甘为孺子牛。《左传·哀公六年》记载:齐景公有个儿子名叫孺子。有一次,齐景公和孺子一起玩耍,作为一国之君的齐景公竟然趴在地上,口中衔根绳子,让孺子把他当牛骑。不料,一不小心,孺子从“牛”背上掉了下来,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扯断了。“孺子牛”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有多少这样的“牛”,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汪勇凭一张巧舌、一辆货车、一颗爱心,组建起一支庞大的志愿队伍,免费接送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万佐成夫妇创建“抗癌厨房”18年,为无数病人带去家的温暖……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热血青年,我当以先进为楷模,使出浑身的“牛”劲,挥洒汗水,躬耕于田畴,造福于大地,“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二重礼:创新敢为拓荒牛。金牛奋蹄,披荆斩棘,敢趟没越过的河,敢闯没走过的路,敢拓没垦过的荒。其坚毅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谢军就是这样的“牛”,他带领团队,创新思路,夜以继日攻克技术难关,终于在限定的最后两小时,让北斗三号卫星顺利发射升空;陈薇就是这样的“牛”,她率团经过无数次试验、探索,研制出目前国家批准上市的唯一可以采用单针接种程序的新冠疫苗,惠及全球……当今世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欣逢党的百岁华诞,我当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姿态,锐意创新,大胆探索,开创新的未来,为党旗增光添彩!

三重礼:耕耘愿为老黄牛。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有一首咏牛诗:“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年逾古稀的诗人挥笔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热情讴歌了自强不息、忠诚实干的“老黄牛”精神。臧克家正是这样一头脚踏实地、负重前行的“牛”。如他一般,武汉金银潭医院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不顾腿脚不便,疯狂地与时间赛跑,将多少重症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如他一般,半个多世纪以来,国测一大队的队员凭着艰苦拼搏的“老黄牛”精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硬是在寸草不生的险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精准测出珠峰的新高度……血气方刚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面朝黄土,背负青天,脚踏实地,行稳致远?这才是献给党最好的生日礼物!

我没有嘹亮的歌喉,不能唱出动听的赞歌;我没有敏捷的才情,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我没有一双丹青妙手,不能绘出醉人的画卷。我唯有俯下身子,做一头奉献、创新、实干的“中国牛”,这就是一个热血青年献给党的百岁华诞最诚挚的礼物!

在此,请党收下您的儿女这份特殊的礼物吧,衷心祝福您生日快乐,万寿无疆!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升格点评

升格后的文章紧扣材料内容和命题要求,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为党的百年华诞敬献的三重特殊礼物:俯首甘为孺子牛、创新敢为拓荒牛、耕耘愿为老黄牛。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匀称美观,段末点题,突出中心。在语言表达上,增补相关内容,内容更加连贯,表意更加明确。替换旧素材,精心选用时新素材,如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的汪勇、萬佐成夫妇、谢军、张定宇、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以及陈薇等热点人物,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说服力。经典素材与热点素材相结合、点例与面例相结合、名言警句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度。排比句和整句的使用,增添了文采和看点。格式规范,凸显了文体特征。结尾点题,首尾呼应。

(责编 / 贺丽)

猜你喜欢

孺子牛老黄牛
再见,“老黄牛”
“老黄牛”
崔松伟钧瓷作品欣赏
“孺子牛”的由来
甘为孺子牛
从政敬业
不爱叫的老黄牛
孺子牛
老黄牛
开捶背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