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熟习语言策略 提高运用技能

2021-08-03陈建岳国精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考点语言文字命题

陈建 岳国精

语言文字运用类高考命题的变化是大势所趋,主要是因为该考点的知识结构复杂,应用技能多样,学生能在具体运用中表现出不同层次的能力,更是为了学生未来在面对具体的交际对象、场景、任务时,能正确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甚至是出色地完成语言交际任务。

为此,我们将以高考评价体系要求为基础,把全国新高考Ⅰ卷、八省联考卷对比全国Ⅰ卷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期给学生复习提供帮助。

首先从新课标目标与内容与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来看。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一共有六条,其中关于语言文字运用有五点;高考评价体系的“语言策略与技能”有三大方面,摘录如表1所示。

对比表格,我们发现,两者不仅重合度非常高,而且呈现的概念繁多,大致分为必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能力两大类。在试题的设置上,越来越偏重于具体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这与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高度一致,下面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比较,具体如表2所示。

首先,我们看看这三套试卷的共性。

1.从选材角度看,突出实用。新课标更强调重视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并把考点放在自然的文段中进行综合性考查。尽管三套试卷选择的材料有所差异,但是对于实用类文本材料的选择都比较热衷,如高考全国Ⅰ卷与全国新高考Ⅰ卷都出现了实用类新闻材料,全国Ⅰ卷与八省联考卷都出现了实用类科普材料,只有全国新高考Ⅰ卷选用了一则文学类的散文语段。材料的内容时代特色鲜明,贴近生活,有火星探测“天问系列”、世界经济论坛等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有篆刻、围棋等中国传统文化,有有氧运动与记忆的关系、影响身高的因素等生活科普常识。

2.从考点角度看,冷热兼顾。出题热点是病句题,三套试卷均有涉及,尽管有些是选择题,有些是文字修改题;次热点是逻辑连贯题,这也是常考题,每年都有涉及,三套试卷中全国新高考Ⅰ卷虽然没有命题(原因应该是考点的必要轮换),但是八省联考卷卻出现了两道题(一道是以选择题的形式,一道题是以表达题的形式),可见其重要性;相同的热点是新闻语段压缩,全国新高考Ⅰ卷与全国Ⅰ卷都有命题,虽然八省联考卷没有涉及,但是近几年全国Ⅰ、Ⅱ、Ⅲ卷都有考题。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比较冷门的考点也成为新的热点,如标点符号用法、修辞手法等。其中,全国Ⅰ卷与全国新高考Ⅰ卷都考查了标点符号(破折号)的作用,全国新高考Ⅰ卷与八省联考卷又都考查了修辞手法。

3.从结构角度看,相对稳定。这三套试卷的语言文字运用试题数量与分值保持不变,依旧是5道题20分,题型可能会根据题目需要稍有变化,总体看来今后此方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次,我们比较这三套试卷的差异。

1.板块设置的变化。八省联考卷在卷面设置上,用(一)(二)两则材料把具体的5道题统一起来,这种形式在之前多年的考卷中没有出现。由此,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两篇实用类文段字数加起来有近600字),另一方面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景任务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任务,突出考查的实用性与应用性,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符合新教材教学的需要,更符合新高考评价体系的目的。

2.冷门的考点不断进入考题中。长期以来,标点符号用法、修辞手法等考点被打入命题“冷宫”。标点符号用法在2004年及以前的全国卷中出现过,此后差不多有十几年没有设置考题。近两年,特别是2020年,全国Ⅰ卷又将其作为命题选择,这应该看作是贯彻新课标、落实高考评价体系的需要。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在高考复习时,必须做到考点全覆盖,切不能心存侥幸。

3.考点的固定与轮换变化是常态现象。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哪些是语言文字基础,哪些是运用变化,对于新课标所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所要求的,我们要落实到位。

最后,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建议。

一是夯实基础,梳理规律。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变”是主旋律,即使是稳定的考点,如病句,其考查形式也会有所调整。“万变不离其宗”,命题形式无论怎么变,都会依据新课标与高考评价体系。因此,在复习备考时,我们一定要熟悉全部考点,并且在全面突破每一个考点中梳理其规律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二是把握趋势,强化训练。加强高考命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是命题的方向,这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考时要结合考查趋势和题型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提升在真实的语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只要是新课标及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及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都应该训练,并在巩固传统的、热点的考点情况下,把冷门的、不好练、不愿意练的拿出来加强训练。

三是融会贯通,实践运用。语言文字运用题突出综合性,将“必备知识”的考查放在具体的、丰富的情境中,与时代紧密相连,与生活密切相关,侧重考生对必备知识的建构和融会贯通。以上三套试题都采用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段作材料,考查的是考生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平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关注社会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培养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读新闻能迅速概括其主要内容,听广告能品味其巧妙构思,看通知能揣摩其语气表达……平时还要养成在规范准确的表达中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在积累运用中提升语文素养,这才是备考之良策。

(责编 / 胡璐)

猜你喜欢

考点语言文字命题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
集合考点例祈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