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经典,崇尚节俭”主题作文导写

2021-08-03韩延明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5期
关键词:崇尚高考作文莫言

韩延明

原创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代诗人李绅《悯农》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朱柏庐《朱子家训》中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训导。为了引导学生从我国的优秀文化中感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振华中学特举办“阅读经典,崇尚节俭”主题演讲大赛。

假如振华中学邀請你担任大赛主持人,请你围绕大赛主题,写一篇开场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思路

理由1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发扬光大。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资源紧缺,倡导节俭、反对浪费更是势在必行,因此国家再次号召国人积极行动起来,践行节俭节约新风尚,“勤俭节约”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也是高考作文特别关注的话题。

理由2  本题设置“演讲大赛”这一情景,并要求考生以“大赛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开场主持词,是一个典型的情景式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符合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文体上要求写作应用文,这是近年高考作文考查的重点,而主持词又是非常实用但考生又相对陌生的文体,很有强化训练的必要性。

理由3  本题将“阅读经典”与“崇尚节俭”完美结合在一起,材料蕴含了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国家认同等重要话题,这正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也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依据和高频考点。

题目解析

材料分为两个部分:先用古诗词和《朱子家训》中的名言作为引子,暗含文化经典,为命题提供前提和依据。在此基础上设置“演讲大赛”这一特定的情景,并明确提出大赛的主题,指明了文章的立意方向,这是材料的主体部分。材料的第二部分是写作指令,限定了写作者的身份、写作的主题以及写作的文体。

从立意上看,这个题目并无多大难度,但写作时切不可马虎大意,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曲解题意,写出的文章不合乎题目要求。细心审读可知,这个题目不同于一般的谈“勤俭”之类的题目,它不是要求单纯地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而是将“阅读经典”与“崇尚节俭”有机融合在一起,要论述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做到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如果撇开“阅读经典”,片面孤立地在“节俭”上大做文章,纵然下笔千言,也一定有偏离题意、不合要求的。其次,作为千字左右的考场作文,不同于真实生活中的主持词,不可能将各个环节一一尽现。从写作要求上看,本题的写作内容仅仅限于“开场主持词”,与之无关的都不在写作内容之列。谨防不细心审题而盲目扩大写作范围,致使增大写作难度,偏离题目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主持词的形式和格式特点,做到书写规范,文体特征明显。措辞要符合情景场合和人物的身份,确保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高分立意

备考素材

莫言:夫人包的饺子最好吃

莫言的节俭体现在很多方面,他常年都是两套正装换着穿,公文包常年就那么一个,午饭也从不下馆子或叫外卖,也没见他喝过除了水之外的饮料,公司私人掏钱的聚餐几乎不参加。2005年,他曾带领记者代表团去日本北海道访问。5年之后,在某次公开活动中,当年同去的一位记者发现,莫言居然还穿着当年去日本时穿的那件羽绒服。这对于莫言来说,却很寻常,他不讲究吃穿。他少年时想当作家,是因为听说“腐败”的作家一天三顿都能吃饺子,等到声誉日隆,他最高的个人享受仍是在家吃夫人包的饺子。这也是他成名以来一贯的生活态度。2012年12月9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莫言与夫人杜勤兰在当地华人华侨举办的欢迎宴会前与众人一起包饺子,他说:“今天是我来瑞典后吃得最好的一次,感觉像回到了家里。”面对巨大的荣誉和蜂拥而至的媒体,这个农民出身的作家,依然保有庄稼人的朴素、勤劳。

“大胃王”吃播:误导消费,浪费严重

2020年8月12日,央视新闻在节目中批评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引起广泛讨论。近年来,借着短视频和直播的东风,“吃播”逐渐兴起。部分主播为了博眼球、引流量,直播内容走向极端,从分享美食变成了胡吃海塞,更由此催生了以吃为业的“大胃王”——一次性吃完100个炸鸡,一口气吃完10个披萨,一个人吃垮一家火锅店……种种惊人操作,满足了一些网友的猎奇心理,也暗暗助长着浪费的风气。

“大胃王”吃播被点名批评,正是因为不少吃播主播不惜通过假吃、催吐等方式来维持“大胃王”人设,造成大量的食物浪费。事后,有直播平台回应称,将加强对美食类直播的内容审核,杜绝餐饮浪费行为,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

佳作示范

悟文化之美  尚节俭之风

王坤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古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训勉,今有“细雨落成河,粒米凑成箩”的巧喻。这些经典名句脍炙人口,启人心智,经久不衰。这是为什么?因为人们知道,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理当“经典咏流传”。我很荣幸能担任本次大赛的主持人,与大家共同探讨“阅读经典,崇尚节俭”的话题。

同学们,你是否在餐厅里因搁不下面子而点下“满汉全席”?你是否在课堂上吟诵着薛瑄的“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却因食堂饭菜不好吃而毫不吝惜地倒掉?你是否为了一身的名牌而让父母不堪重负?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你回味经典,对照反省,改掉恶习,弃“奢”从“俭”。

节俭,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圣贤崇尚的传统美德。“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七尺”……这些至理名言就像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如果我们对此充耳不闻,还在肆意暴殄天物,毫不夸张地说,你的行为就是对祖先的大不敬。

《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它告诉人们,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为什么孔子弟子三千,却只有七十二贤人?因为孔圣人把“德”放在最高地位,能全面合乎“德”的标准的人凤毛麟角,而“节俭”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美德。

也许有同学会问:时至今日,物质富足,人们衣食无忧,为什么还要崇尚节俭之风?“俭以养德”——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给我们做了明确的答复。“节俭”是手段,“养德”才是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养“德”?从经典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让我们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我们明白劳作之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让我们明白节俭的重要和奢侈的危害。徜徉于浩瀚的经典文化之中,无异于打开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让我们清醒,让我们受益,让我们成为一个懂节俭、有德行的人。

从北宋司马光的“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到明末魏禧的“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再到清代钱泳的“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让我们深深明白,节俭是一种文化传承,是一种品德修炼,是中华民族的精魂之一。

同学们,让我们博览群书,从经典中感悟文化之美,崇尚节俭之风吧。现在,振华中学“阅读经典,崇尚节俭”主题演讲大赛正式开始。

亮点借鉴

本文紧扣主题立意行文,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文章最大的亮点是内容丰富,堪称“猪肚”。为了阐述“悟文化之美,尚节俭之风”的中心,作者大量引用了古典文化中的精粹,使之成为一条贯穿全文的经线,贯穿始终。从李绅到孔子、诸葛亮、白居易、李商隐再到司马光、魏禧、钱泳,从经典名篇到民间谚语,可谓哲思妙语,随手拈来。这些名言警句的时间跨度之大、内涵角度之广,足见作者知识积蓄之厚,语言表达之妙。其次,文章结构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无懈可击。

(责编 / 贺丽)

猜你喜欢

崇尚高考作文莫言
过去的年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崇尚宪法 落实法治》教学设计
名人家风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崇尚生活
莫言与鸟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