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面包店是怎么干掉星巴克的?
2021-08-03艾永亮
艾永亮
在美国,有一家面包店,直接喊出了“超越星巴克”的口号,并且它真的做到了。
对于星巴克,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而在美国,却有这么一家面包店,直接喊出了“超越星巴克”的口号,并且它真的在美国市场中搅动了一滩浑水。
虽然是面包店,但它却卖起了咖啡和快餐;整个店面“空荡荡”,却打败了排起长龙的星巴克,股价在过去10年均远超星巴克;顺带卖的快餐也抢了肯德基、麦当劳的市场,成功挤进美国快餐TOP10……
这家企业就是Panera Bread。
可能国内很多人对Panera Bread并不了解,因为它至今还没有在中国开设门店。
Panera Bread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语,意为“时间的面包”,主打非油炸食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美国快餐文化盛行,油腻、肥胖成了众多美国人的现状。Panera Bread则另辟蹊径,在一众汉堡、披萨为主打食物的门店中推出了烘焙面包、沙拉等健康食品,结果大受欢迎。
2017年,JAB Holdings以总额75亿美元,每股315美元的高价买进Panera Bread,创造了美国餐饮史上第二大并购案,曾轰动一时。现在,Panera Bread已是美国最大的面包轻食餐厅,拥有2 000家以上的门店,年销售额高达50亿美元,也是美股中著名的大牛股,年平均回报率高达30%。
除了股价成功打败星巴克,是后者的4倍以外,Panera Bread还有哪些其他的优势?
让人上瘾的MyPanera
根据Technomic公司发布的《2018美国餐饮连锁TOP500排行报告》显示,Panera Bread位列榜单第10名。虽然Panera Bread的总销售额不及星巴克,但是它的单店销售额却是星巴克的2倍,平均客单价也是前10名中最高的。
Panera Bread能有如此成绩,当然与其用心耕耘产品离不开。但这家企业更大的亮点在于,它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用户超级增长体系。
星巴克为了促进消费,推出了“银星、玉星、金星”3个不同的会员等级,通过消费提升等级,每一个等级之间对应有不同的奖励。
在成为星巴克会员之前,你需要买一张星享卡(98元)。当然,购买之前还有一份超长的申请表等着你,激活成功之后便是银星会员,在星巴克消费满1 250元后才能成为金星会员。
消费者通过不断喝喝喝,不断升级,可以获得星巴克更多的优惠,有一种“打怪升级”的意思,确实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到了一周年后,星巴克会清除积分,并且会给你降一个等级。
2010年,Panera Bread也推出了自己的会员计划MyPanera。首先消费者加入MyPanera是完全免费的,这样使得它的会员门槛低了许多。会员除了常见的消费积分以外,更大一个亮点在于它采取了抽奖般的福利发放模式。
Panera Bread的会员福利不会白纸黑字地写在明面上,它更像是一个隐藏的彩蛋,比如在你进店消费的时候赠送你一份免费的饮料或者沙拉。除了免费的食品和饮料以外,Panera Bread的会员奖励还包括邀请会员参加独家预览、品尝等特别活动,以及赠送免费的烹饪书籍等。
这种盲盒般的福利发放模式,很容易让人上瘾。因为福利是突如其来的,消费者完全没有预期,消费者不知道这次消费会不会有礼品,也不知道这份礼品究竟是什么,使得整个消费过程充满了乐趣。
尽管礼品价值可能不算大,但却能给人带来极大的惊喜,使得人们为了提高“抽奖”的机会,一次又一次进店消费。
截至2019年,星巴克全球会员超过1 680万,其36%的收入来自会员;而活跃在北美的Panera Bread却有超过2 800万用户,其50%的收入来自会员。
在很多企业眼中,会员体系只是一张积分卡,能做的只是打折。会员卡的初衷是建立在商家与用户的信任之上的,你多次捧场,于是我给你一定的好处,这种好处可以是折扣,可以是返现,可以是积分等。
很多人以为,会员卡是销量增长的万能解药,于是乎会员卡开始泛滥开来。商场开业满大街派发会员卡变成了常规操作,这种会员卡其实鸡肋无比,千篇一律都是加微信,然后强推广告。而别人家都出会员卡了,于是其他企业也一窝蜂发起了会员卡。
由此,很多人心里默认“会员=套路”,碰到会员卡就避之不及。实际上,会员是一种产品,需要用产品的思维去打造。
这个也是极易模仿的。当然,Panera Bread并不仅靠这个就能超越星巴克。
无限续杯的咖啡订阅
2020年2月底,Panera Bread推出了极具创意的每月8.99美元咖啡订阅服务。
Panera Bread的会员花费8.99美元订购这项服务后,可以在1个月时间内免费喝咖啡。用户每2小时可以免费喝一杯热茶或者冰咖啡,而且可以免费续杯。这是不是像极了各大视频或者音乐平台的会员订购服务呢?在餐饮行业采取这样做法的企业并不多。
在服务推出之前,企业内部很多人曾为此感到忧虑,因为按照每杯咖啡2.2美元计算,消费者大概喝上4杯就足以回本,并且喝得越多也就意味着Panera Bread会亏得越多,所以大家担心这项服务推出之后会引来一大堆羊毛党。
在活动推出前面3个月,Panera Bread对这项订阅服务进行了灰度测试。它率先在克利夫兰、哥伦布、罗利、纳什维尔等5个地区的150家门店中进行了测试,结果效果好得出乎意料:
门店的客流量增加了1倍,很多购买了订阅服务的消费者几乎每天来一次;
这些消费者除了领取自己的免费咖啡以外,70%的人还额外购买了其他食物;
當月咖啡订阅服务结束后,续费率高达90%~95%;
在这150家测试门店中,得益于这项订阅服务,新增了25%的会员。
这项简单的服务为何会极大增强用户黏性?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咖啡消费大国,据统计,平均每人每年在咖啡上的花费就高达1 100美元,这1 100美元被很多美国人列为了雷打不动的固定消费支出。
而Panera Bread推出这项服务之后,也就意味着以后他们每年仅以108美元的低价就能满足这项需求了。以消费者为出发点考虑的话,订阅了该项服务,他们的心理账户就多出了一大笔钱。对于这笔“意外之财”,很多人会产生挥霍心理。
由于能够无限次喝咖啡,很多消费者进店的频率就大幅度提高了。而很多人的消费习惯是餐点+饮品,所以在领取了自己的免费咖啡之后他们会下意识地购买面包等小食。这样咖啡就成为了一种引流产品,跟宜家1块钱的冰淇淋一样。
引流产品很多时候并不赚钱,甚至不少是赔本的,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增加客流量,提高其他产品的销量。
而Panera Bread这项服务的推出,让星巴克浑身不舒服。因为Panera Bread的主营业务是以面包为主打的餐饮,而星巴克主营业务是咖啡。Panera Bread用别人的主力产品来引流,这招也是够狠的。
当然,我们仔细想一想,Panera Bread利用咖啡作为引流产品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为什么它会选择咖啡,而不是自家的面包或者其他小零食呢?原因主要有2点:
第一,如果引流产品选择了面包,面包的品类很多,加上每个人的饮食偏好不一样,这样会出现众口难调的情况。
第二,由于Panera Bread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就是一家以面包为主打的餐厅,过来买咖啡的人一定会买面包,而过来买面包的人却不一定会购买咖啡。
如此,除了能增加营业额以及用户黏性以外,咖啡订阅这项服务还可以重塑人们的消费习惯。
以往,Panera Bread门店的销售高峰都是在中午以及下午时间段,早上过来吃早餐的消费者占比并不多。如今这项服务推出后,许多人由原来的早上来Panera Bread喝咖啡这一习惯转变成了来Panera Bread吃早餐。这是一个新的市场,也將成为日后Panera Bread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如何借鉴Panera Bread?
Panera Bread通过盲盒式的趣味抽奖、订阅会员制带来的“喝到就是赚到”心理让用户心理成瘾。当然,Panera Bread之所以可以让用户成瘾,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它过硬的产品品质与服务体验。消费者不是傻子,套路再好,如果舍本逐末忽视产品与体验,消费者终究不会长久为你买单。
成功的会员体系是不可完全照搬模仿的,不同国家适合不同的会员体系,不同企业适合不同的会员体系,只要你能真正从用户思维出发,结合自身的行业资源优势,为用户提供极致的产品与服务,会员体系才能成为企业超级增长的齿轮。
Panera Bread把会员当作产品来做设计。星巴克的会员像是一张积分卡,而Panera Bread的会员更像是一个随时充满惊喜的产品,它精心地设计了这个产品背后的逻辑,并以这个产品为主力产品形成了立体化产品矩阵。
Panera Bread这个案例很好地佐证了“超级增长”以及“超级盈利”这2件事情。
超级增长是基于用户自增长实现的,而超级盈利则是形成了一个立体化的盈利模式,也许在单点上没有那么多的收益,但在整体上却能获得超级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