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货币及其发展概况

2021-08-03周卫荣

中华瑰宝 2021年7期
关键词:钱币青铜纸币

周卫荣

中国货币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较好的连贯性。它广泛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全面反映了政权更迭、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铸造货币的国家之一,至迟到春秋中晚期(约前6世纪)即已正式铸造货币。

中国古代货币自始至终以铜钱为主,其他材质货币为辅,主要采用模范和熔液浇铸工艺,且历朝历代基本未曾中断,具有较好的连贯性。这在诸多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很早就辐射到东亚其他国家以及南亚、东南亚等周边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东方货币文化圈。

货币与钱币概念

“货”与“币”是两个概念。“货”者,宝物也,即珠、玉、龟、贝等所有价值公认的好东西。许慎《说文解字》曰:“货,财也。”《玉篇》记:“货,金玉曰货。”郑玄注《周礼》云:“货,泉贝也。”《汉书·叙传下》载:“……货自龟贝,至此五铢。”“币”者,帛也,即丝织物,亦为通用的生活必需品,价值公认。从财物角度而言,“货”与“币”是可以相通的。

作为财物的“货”与“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着。直至现代,人们在走亲访友或婚庆礼尚等活动中仍有使用。

至漢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货”与“币”在行文表述中逐渐合而为一,作为经济领域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的代名词—货币,其中,王莽复用龟贝类宝货为币是一个直接原因。同时,产生了钱币的概念,但它与货币还是有所不同的。

货币与钱币的概念,应该说既相通也相异。货币概念较广,泛指所有在经济学上充当“货币”职能的有形实物和无形的抽象概念性货币及电子货币等。钱币,不仅有经济学意义,还有文化层面的内涵,一般指在经济学上具有“货币”职能的有形实物,在多数情形下指金属铸币。

货币的起源及原始货币

货币伴随社会进步、文明发展而出现,有社会交往才会有货币的产生。当然,这里说的货币是指原始货币,或者说社会文化意义上的货币,经济层面的货币则要稍晚。

中国古代的原始货币主要有以下几类:

珠玉宝货—源于精神领域,用以敬奉鬼神。珠与玉由于美丽的外观,早在石器时代就被先民所认识,或用作装饰,或用作供奉鬼神的宝物。

海贝—源于精神领域,是原始社会女阴崇拜的产物。在母系社会,一直存在生殖崇拜,时间大约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夏和早商)。这一时期,象征女阴的海贝(尤其是齿纹贝)受到人们的青睐,被尊奉为宝货、财物、饰品,乃至交换中介。

青铜—源于物质与文化的结合,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产物。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起自公元前2000年,经过夏商两代的应用和发展,至殷末周初达到鼎盛。人们不仅熟练掌握了青铜合金的配比与应用,还掌握了多种复杂的铸造技术,能铸造极其复杂的礼器和实用器,著名的河南安阳殷墟后母戊大鼎和湖南宁乡出土的精美绝伦的四羊尊就是典型代表。可以说,青铜作为一种理想的合金材料,几乎可以用来制作人们想要的任何东西—礼器、盛器、兵器、乐器、农具、工具以及装饰用品,等等。青铜的用途得到广泛认识,青铜的价值为社会所普遍认同,青铜被普遍用作贡献、赏赐、赋税、罚没、俸禄、支付等,并成为众心所想的财富。由此,社会形成了青铜崇拜,青铜被尊奉为吉金,只要是青铜,不论什么形态都可以充当交换中介。

丝织物—源于人们的物质所需。作为人类的基本生活资料,文明社会人人都离不开丝织物,其价值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纺织在中国社会很早就是一项重要而基本的劳动,而丝织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人们赏赐、馈赠、俸禄、酬劳、支付常用的物品,并一直沿用至现代社会。早期结婚送绸缎被面之类,即是这一传统的延续。

在此有必要强调,原始货币不同于纯粹的物物交换中的物品。充当原始货币的物与货,首先必须具备价值的普遍认同度,同时还应有文化的认同感,否则不能称其为原始货币。原始货币主要行用于上层社会的贡赏和馈赠活动中,而不是集市买卖等平民的经济生活中。

先秦—从称量货币到铸形货币

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是从春秋中期之后出现的。春秋之前,普天之下皆为封国。对大大小小的封国而言,下对上,为贡献;上对下,为赏赐;平等的诸侯国之间,则为礼尚往来。诸侯国内,只有贵族和家奴或家佣,一切行为皆以贵族的意志而展开,因贵族的需要而劳作,按贵族的命令而分配,完全不需要充当交换中介的货币,也不存在等价交换一说。春秋时期,随着诸侯间倾轧与兼并战争的增多,自由平民阶层逐渐形成,依靠自我劳动为生的自由平民不得不通过商品交换来出售有余、买进不足,市场由此形成,货币也在此基础上产生。大约在春秋后期,随着集市贸易日趋频繁,为满足人们日常经济活动的需要,相应的具有固定形状和重量的青铜铸币应运而生。应该说,铸形货币是青铜称量货币发展的必然结果。

最早的铸币是铲形货币—钱,后世称“空首布”。它是农耕地区的诸侯国仿照常用农具“钱”而铸造的,具有统一的形状和相对比较固定的重量的交换中介。这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在经济领域的体现,与以贸易为主的西方世界有着明显的不同。

与此同时或稍后,渔猎地区铸造了仿形于刀削的刀币。大约至战国中期后,韩、赵、魏、秦及燕、齐等国铸造了方便流通的圜钱(圆孔、方孔),而楚国则铸行青铜小疙瘩—蚁鼻钱(鬼脸钱)。过去,人们认为圜钱源自纺轮或玉璧,蚁鼻钱源自铜仿贝,这些说法都过于牵强,因为事实上在许多地方圜钱和布币、刀币同时使用,秦国圆孔的圜钱和方孔的半两钱同时使用。秦钱纪重,三晋地区还有各类纪重的釿布,这些都说明青铜铸币与青铜称量货币的渊源关系,而非以往人们所认为的青铜铸币源于青铜农具和工具的蜕变。至于蚁鼻钱与铜仿贝,就更说不上它们有何渊源关系了,因为客观上两者形态差别很大,更主要的是,铸行蚁鼻钱的楚国原址地至今未有铜仿贝出土,也没有发现铜仿贝与蚁鼻钱同出。

汉唐—从两铢货币到宝文钱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推行的五铢钱,是中国古代铸币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宣告了早已偏离了名义分量“半两”(12铢,12×0.67≈8克)的半两钱的终结。半两钱起自战国秦,是秦国铸造的纪重货币。秦统一六国后,半两钱得以全面推行。汉承秦制,继续铸行半两钱。经历秦朝、汉初的不断减重,其早已偏离了纪重半两,轻的甚至有不足2克重。不仅如此,由于半两钱没有边郭,不法分子磨钱盗铜之事时有发生,十分不利于国计民生。于是,至元狩五年,汉武帝果断地进行了币制改革,铸行了边郭周整的五铢钱。由此,五铢钱在中国通行了700余年,直至唐初。

汉代是中国钱币的第一个大发展期。据《汉书·食货志下》载,汉武帝元狩五年至平帝元始中大约120年间共铸钱约280亿枚。

开元通宝是唐朝的主要流通货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铸造开元通宝,从此钱币不再以“铢”“两”命名,开创了以“通宝”“元宝”为名的新币制。开元通宝的铸行,使中国古代钱币进一步符号化,完全脱离了金属货币用重量作名称的传统;也进一步规范化,产生了重量单位“钱”的概念—斤、两、 钱。古代1斤等于16两,而1两等于10钱,缘由即是10个钱等于1两重。

唐代是中国钱币的第二个大发展期。据《新唐书·食货志》载,盛唐(唐玄宗)时钱币年铸量达3.27亿枚。所以后世窖藏钱币中,唐开元钱比较常见。

两宋—年号钱的盛行与纸币的诞生

年号起自汉武帝,但年号钱,即以年号冠名的钱,最早起自十六国时期“汉”李寿所铸的汉兴钱。至北宋,年号钱盛行,几乎每个年号都要铸钱。同时,对钱(或称对文钱)盛行,其特点是:同一钱文,同一版别,但书体不同。这一形式始于南唐,北宋至鼎盛。此外,中国古代的钱币书法亦至顶峰:宋太宗赵光义的“三书”,如“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宋徽宗赵佶独创的瘦金体,如“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金钩铁画,游刃自如,隽秀俊逸,在我国书法艺术中自成一体。

宋代是中国钱币的第三个大发展期,也是古代钱币的鼎盛时期。宋神宗时,钱币年铸量达60亿枚之多,堪称中国古代钱币铸造数量之最。

宋代时,货币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是纸币的发明。中国古代长期以铜钱为流通货币,但在四川,由于铜资源匮乏,道路交通阻隔,经常处于封闭状态或割据狀态,自汉代就行铁钱。据《后汉书·公孙述传》载,建武六年(30年),“(公孙)述废铜钱,置铁官钱,百姓钱货不行。蜀中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好事者窃言,王莽称‘黄,述自号‘白。五铢钱,汉货也,言天下当并还刘氏”。公孙述铸铁钱,虽然是一地诸侯的短暂之举,但其意义重大,它开了铁钱为正用货币的先河,也开了蜀地行铁钱的先河,后代蜀地行铁钱与之不无关系。

铁钱由于价廉值轻,因此购买力低而份量重—“轻重失当”。据《文献通考·钱币考二》记载,“蜀用铁钱,其大者以二十五斤为一千,其中者以十三斤为一千”,而1匹罗要卖到2万个钱,有260斤重。如此“值轻量重”,对行旅、交易极为不便,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到宋代,当人们拿不动沉重的铁钱去购物的时候,货币领域内的创新之举就应运而生了,那就是纸币出现。

元明清—金属铸币的衰落

元朝立国之后,因矿业不兴,铜资源匮乏,全面推行纸币—钞,并随着其西征和贸易,把纸币带向西方世界。元代纸币现有中统元宝交钞、至元通行宝钞和印钞铜版存世。元钞之外,兼用银两,铸钱很少。

明代初期曾大量用钞(大明宝钞),但不定发行限额,也没有准备金,很快就导致通货膨胀,嘉靖年后,宝钞已不能通行。明中期后,白银逐步取得本位货币地位(与铜钱平行本位),铸钱断断续续,总体铸造量不大。

清代,钞、银、钱并行,发行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钞又可分铜钱票、铜元票、银两票、银元票等数种。其间,铸钱基本未断,因年代近,存世量较大,所以现今在收藏界清钱大都价值不大。但是,清咸丰钱是个例外。咸丰钱版别、样式很多,尤其是大钱,但铸造量并不多,故而珍贵。

元明清时期,金属铸币已趋衰落,究其缘由,出于五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原料缺乏。明代从朱元璋起大都不赞成矿业开发,认为坑冶“利于官者少,损于民者多”。所以,明代铸钱曾大量从日本进口铜料,俗称“洋铜”。但至清代康熙年间,日本的资源忧患意识渐强,遂限制铜料出口,至乾隆五年(1740年),清廷不得不开发滇铜(东川铜矿)以资铸钱。由此,开启滇铜京运之举,其路途遥远而艰险,漕运官民留下了不少艰辛而感人的诗歌。咸丰以后,随着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江南北,滇铜京运也难以为继,基本停止。

二是财力不济。清道光、咸丰以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云南“回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清政府入不敷出,财力不济,为救时用而铸造大钱。于是,各种大钱层出不穷,乃至轻重倒置,重量悬殊,如后铸的当百大钱小于前期的当五十钱。

三是白银货币地位的上升。自明中期白银取得本位货币地位之后,铜钱在中国民众经济生活中之地位逐渐下降,清代后期,经济领域实际上是白银的天下,各地都有自己的银炉。大额支付多用银两,日常买卖也普遍使用银两。

四是纸币的广泛流通。纸币自元代以后成为不可兑付的钞,元明清三代都有发行使用。纸币的广泛流通,也进一步削弱了铜钱的地位。

五是机制币的传入。机制币,即清末引进西方机器铸币工艺后铸造的各种钱币,包括金币、银元、铜币、镍币、铝币等。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机制币的便利。光绪十年(1884年)吉林开始试制机制银元,但未获准行用;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正式批准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局铸造“光绪元宝”银币。但传统铸造币与机制币在有些地方有交叉,云南地区在民国四年(1915年)还铸造过“民国通宝”,而广东等沿海地区也有机制的方孔钱。

一部中国古代货币史,也是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货币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各个时代政治、社会、文化、艺术和民俗等领域的集中反映。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脉络清晰,存世量大,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尤其是经济史、社会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钱币青铜纸币
生僻字里识青铜
青铜之光
青铜史 [外一首]
带了多少钱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
左脑风暴
猜纸币
青铜古鼎
Value
钱币保存各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