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跨班区域活动构建

2021-08-02马丽雯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幼儿活动

马丽雯

摘 要: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幼儿的一生,因此国家与民众对幼儿阶段的教育从来都秉持着严肃对待、谨慎实施的态度。对此,文章对大多数幼儿园跨班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建议与策略,希望能够在该领域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活动;社会性发现;跨班区域

为保证幼儿群体的全面发展,除了要在儿童德、智、体等方面下功夫,还应适当培养幼儿的社会交际能力,让他们勇于主动地与外界建立正常的交流,走出自己的社交圈,与同伴开展合作;要拓宽幼儿群体的视野,提升其综合实力,助力幼儿在未来成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一、跨班区域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基层民众的育儿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带着幼儿教育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现代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过着衣食无忧的童年,然而,由于缺少相关的育儿知识,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幼儿同样需要与他人开展正常的社交活动。这就使得孩子在幼儿园中很容易因为性格上的怯弱、紧张以及害怕等,不敢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幼儿无法勇敢地迈出社交第一步,导致幼儿的交往范围受限,无法与班级的其他小伙伴们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

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成长到了一定的阶段后,人就会出现社会性行为,这是一种自然的生长现象。其实不光是成年人,即便是幼童也会出现社会性行为。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形成,主要是依靠与自己的父母、同伴以及老师等建立亲密关系,并在长时间的相处中掌握相应的社会行为准则及行为技能,而这些都将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通过不断地运用技能,将逐渐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是从个体逐渐转变为群体的,二者之间也会相互产生影响。幼儿的社会性行为从个体到群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往往需要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活动形式,打破了固有的班级教育限制与活动范围, 可以让班级与班级之间展开互动,鼓励幼儿勇敢地与外界建立联系。跨班区域活动的价值就在于要为幼儿构建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通过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幼儿全面发展。大量研究与试验已经证明,成人虽然也可以与幼儿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但是成年人是不可能完全取代同龄伙伴的社会作用的,因为只有在与同龄人的相处过程中,幼儿才更能毫无保留地敞开心扉,勇于磨炼自己的胆识。所以我们需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增加幼儿之间的相处机会,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与广阔的平台,使其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跨班区域活动构建的有效对策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园必须要为幼儿群体提供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自主活动机会,支持幼儿自由选择,鼓励他们敢于主动突破自身的瓶颈,尝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难题。 因此,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我们应当打破过去班级之间的限制与禁锢,不再让材料、空间等成为干扰幼儿发展的障碍。

(一)利用真实性更强的生活环境来激发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为了全面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应该创设出更具有真实生活趣味的活动场景,并努力将场景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对此,老师在设计相关活动时,要细心观察幼儿的心理特征,尽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不断激励他们参与进来。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经历进行主题创设,然后让幼儿们围绕这个主题,对特定的区域自由进行布置,幼儿们可以单独完成布置,也可以与同伴进行合作,而老师作为协助者可以从旁进行指导。通过让幼儿布置类似的主题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深度拓展他们的思维;而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将有利于培养幼儿与他人建立有效沟通、互帮互助的行为习惯。若是在活动过程中渗透相关的竞争机制,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荣誉感。

(二)策划形式豐富的跨班区域活动

在幼儿园中创设区域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沉浸在轻松、自由、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并通过游戏来收获人生经验与知识。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有些幼儿无法顺利适应新的环境,他们对本班的同伴及老师都会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不敢主动迈出第一步。针对这种情况,幼儿老师要明白不可一蹴而就的道理,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办法让幼儿们慢慢适应新的区域形式。比如,可以先将幼儿进行分组,再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其他班级中开展区域活动,这样虽然环境是新的,可老师却是自己所熟悉的对象,这种新旧交替的引导办法能够缓解幼儿们的焦虑与紧张,并为他们带来新鲜感。另外,老师还可以提前跟年龄稍大的大班幼儿进行沟通,让大班幼儿与小班、中班幼儿沟通时友爱、和善,用哥哥、姐姐的身份去主动关心他们。

在混龄跨班区域活动中,可以带领幼儿们开展角色扮演,如让大班的幼儿们扮演大公鸡,小班的幼儿则扮演小公鸡,老师扮演吃小鸡的老鹰,通过这种一强一弱的角色扮演,激发大班幼儿的保护欲望。在这种“大带小”的活动中,幼儿将会交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伙伴,其交友范围将变得更大,在活动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与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大班的幼儿扮演长辈角色,让他们回忆自己父母平时的神态、动作,将照顾他人的心情延续到小班幼儿身上。比如当大班幼儿扮演妈妈时,她会下意识地模仿自己妈妈说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叮嘱小班幼儿注意安全、小心摔倒等,而在这个扮演过程中,不管是大班幼儿还是小班幼儿,都将收获全新的学习经验。

(三)借助身边资源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群体的社会性发展不可能只局限在幼儿园中,只有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才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收获更多的新鲜感、体验感。对此,老师可以多多鼓励大班幼儿与小班幼儿一起外出进行实践,走进社会的各种工作岗位中。在参观岗位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大班的孩子以“老师的小帮手”的名义,为小班幼儿们当“导游”,介绍社会中各个岗位的作用。可以让幼儿们以大带小,共同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实践,如扫地、捡垃圾等,使不用阶段的幼儿们都能获得深刻的实践感受,并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以来激发幼儿内心真实的情感,培养他们对劳动工作的敬意、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内开展跨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积极、正面的意义,而且混龄的跨班区域活动完全顺应了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尊重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幼儿发展对活动空间、内容丰富性等方面的要求。通过跨班区域活动,使得幼儿更加乐于主动与外界建立联系,提升幼儿自主表现、协同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当然,在开展跨班区域活动时,也确实会出现一些问题与障碍,但是只要老师、家长与幼儿三方合作,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构建出高质量的跨班区域活动。

参考文献

[1]林荣萍.幼儿园跨班区域活动中的评价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21):53.

[2]欧阳爱华.《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混班区域活动的探索[J].好家长,2018(62):43.

猜你喜欢

幼儿活动
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运用意义与实践
巧创系列游戏情境优化幼儿活动的研究
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运用的有效途径分析
幼儿日常规范的养成策略探析
活动区因素对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冲突的影响分析
有效提高幼儿活动安全性的一些策略
多措并举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
充分开掘民间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潜能
生态式主题教育活动初探
浅谈如何合理利用幼儿活动间隙管理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