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学校体育教学困惑的探索

2021-08-02杨伦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山区体育教师课程标准

杨伦

在中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效果必须很好地落实在学生身上。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对多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学生为中心教授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实地调查,山区中学的田径场都不是正规的田径场;基本上都有篮球场但是数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排球场基本没有;乒乓球台多为水泥浇筑,为露天摆放;单杠双杠虽然有,但是却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一般不用。山区中学体育器材配置的数量较少,并不是所有的器材都能用,有些已经损坏,基本上满足不了上课的需要。山区中学的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相差较大,学校拥有的器材数量不平衡,器材设施的配置也不太合理。

现实教学中,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基本不备课,上课的内容就是根据课时的安排,在课堂上随机安排一些活动内容或者就让学生自由活动。通过对几位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师访谈发现,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自我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是能够执行好教学任务和计划安排,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欠缺条理性和计划性。有的甚至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采用“放羊式”教学,反正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考评不是严格,定期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和备课比较就可以。自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由于信息资源不畅通等原因,使广大体育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没有真正明白新课程标准对其角色转换提出的需要,更多处于被动改革的地位,缺乏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由于经济的落后,学校的经费投入到体育教师的科研工作中较少,少量的经费只能维持学校一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忽略了中学体育教学。一些体育教师在仅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中随意的讲解、示范,对体育运动本身没有很好的认知性,教学过程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拘泥于传统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和团队意识的增强。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完整的组织管理能力、运动健身知识和教学的综合能力。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掌握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高素质全面发展,提中学学体育的教学质量。革新教学态度,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會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在教学思想中要突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只有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才能够从本质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精髓。因此,学校必须及时转变教学态度,调整教学方针,抛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创造新型体育课堂,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求。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和管理者,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体育教师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学习体育教学的各项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主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普及体育知识,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创建新型教学方法,在快乐游戏中得到锻炼。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大多活泼爱玩,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项目,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助于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采取快乐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的体育锻炼,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在游戏中体会到合作和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游戏中上体育课,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体验到体育运动内在的乐趣,从而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助于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有教师原因、有学生原因、有教育制度原因、更有社会因素的参杂。我作为一线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此处就将自己一点思考列举如下,恳请斧正。

1.体育教学的功利化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现有的体育教学太过功利化了。初中阶段为什么学体育?显然是为了中考的体育分数。高中呢,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体育的地位可想而知。而为了解决体育课堂的尴尬地位,体育教师可谓用尽心思,如此怪现象之一的“特色”课堂就应运而生了。

2.学习时间和运动时间的矛盾

教育部在全国推进“阳光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并且每年教育行政部门专门进行抽查,督查,尽量达到学生每天在校的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将其规范化、制度化。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必然产生一个矛盾:活动的时间多了,相对文化学习的时间就相对少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各校在追求高考升学率的大背景下,有多少学校能够每天让学生锻炼一小时?

3.体育课堂模式的单一化

体育课上曾多次出现过学生运动损伤事故,导致家长与学校、与教师纠纷的案例,这种不必要的麻烦不仅会给自己、学校,甚至其他机构带来很大的影响。老师干脆就放弃有难度和有危险项目的教学,像一些高低杠、双杆、单杠、山羊、滚翻这些课基本不开设。这样的现状就造成了体育教师面对课堂无处下手,只是简单地跑跑步,打打球,练练素质。课堂没有新鲜感,只能按“过去”的方法来。在调查过程中就有教师抱怨道:不是我不想教给学生东西,是我不知道教给学生什么东西。新课程标准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是难以落实的。体育课堂的单一化问题,其问题的核心在于对课前没有很好的构思和认真去分析研究学生。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去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山区中学存在的客观条件的不足也是这类怪现象出现的一个原因。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客观条件的不足也是造成体育课堂不被重视的原因之一。但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这一现象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同时教师自身的条件不足也限制了教学。例如体能、年龄、性别等等因素。体育游离于教育之外,从而导致广大山区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身体素质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山区基础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其现状令人担忧。我们要认真分析,寻找根源,群策群力,积极探讨,共同研究,为改善山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落后面貌建言献策。

猜你喜欢

山区体育教师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山区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