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耦合”,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语篇朗读能力策略研究

2021-08-02张怡翎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研究策略

张怡翎

摘 要:“语篇朗读”要基于教材,基于学生。笔者提出:模仿先行——表演相随——情境伴随——“复读”跟随。同时提出提高语篇朗读时要注意三个侧重点:读的兴趣的激发,读的习惯的养成,读的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语篇朗读;策略;研究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语言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其中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继而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的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文本,可以使学生从情境语篇中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从而培养听觉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体验到美的享受,促使学生爱读英语,进而爱学英语。

一、语篇朗读现状分析

在小学阶段,教师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说的能力培养上,而忽略了学生的认读能力,导致这样几种现象的产生:

现象一:一个词语、一句话,学生说得很好,如果让其看着读出却很困难,许多学生拿着书面试题考不出高分。

现象二:学生的读书习惯差,课上读得少,课下不读,知识遗忘率高,成了学生学习路上的绊脚石,从而丧失了自信心。

现象三:语篇读得不流利,不准确,阻碍了口语的表达和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现象四:不会读,不乐于读,学生无法将外部语言转换为内部语言,影响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

二、语篇朗读的意义

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掌握英语的最主要手段。大声的朗读有助于学生在听觉上记忆所学单词、句子和文本;经常的模仿朗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音面貌,培养英语的语感;大量的语篇朗读有助于学生不断地积累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朗读语篇的习惯,将会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

1.语篇朗读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如果能把语篇朗读教学贯穿始终,学生将会把习得的词汇,长短句乃至整篇的文章牢牢地存贮在记忆库里。遇到听觉重现时,学生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语言信息。由此可知,语篇朗读能很好地服务于英语听力,提高听力效率。

2.语篇朗读有助于培养英语语感

经常的、持之以恒的大声的朗读语篇有助于学生发音、听觉、呼吸等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助于学生获得牢固的英语整体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我们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也可以省时省力,不需要讲繁杂而又枯燥的语言规则。

3.语篇朗读有助于形成正确英语思维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量的英语语篇朗读可以让学生逐步建立

起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思维是靠英语语言作载体,是英语世界的抽象化,英语是声音语言,采用表音文字。准确无误的技巧朗读就是把英语语言材料变成大脑能够存贮的信息,久而久之,大量的英语语言材料被融合在一起,最后质变为英语的思维方式。(摘自《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朱静敏)

《英语课程标准》分级目标中规定小学六年级毕业时,应达到二级目标,其中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为了顺应这一要求,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为着手,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朗读习惯。

三、语篇朗读的策略

1.模仿先行

L.G.亚历山大说过:“听到的再说;说过的再读;读过的再写。”听原汁原味的录音,才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在低中段,教师可以融入简单的连读、语调升降等一些基本语音知识;而在高段,可以增加重音、弱化、爆破等朗读技巧。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音、语调的基本知识,模仿起来更能得心应手,也更愿意去尝试模仿。在模仿朗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试听,初步感知语篇;再细听,进一步感受语篇中的连读、升降调等;最后通过多听再尝试自己模仿。让学生有个接受的递进过程,从而降低我们农村孩子的畏难情绪。

在模仿时,我们需要注意两点,其一,一定要让学生多听,并且是整体听语篇,以便学生听清楚语音、语调和内容等。听清楚、听准确,再模仿。模仿时,先通过集体模仿,使一部分中下生也敢于与大家一起大声朗读;然后再适当个别模仿,便于教师检查学生模仿的质量,及时指导与纠正。其二,朗读的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晰,低段在音调把握方面可以暂不作要求,但是高段学生朗读要求能尽量跟上。

2.表演相随

新版PEP教材中的语篇文本通过一个个情境引入,很多内容都贴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并且人物对话丰富多彩,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语篇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时运用肢体和表情进行表演。英国儿童教育家Jayne Moon告诉我们: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表演为学生使用英语提供了平台,展示了语言的生命力。当学生掌握了知识,再进行这样的朗读训练,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就连一些中下学生也经常跃跃一试来表演朗读。当学生进入角色表演,再去感受语篇——感受英语——感受生活,那么,教学内容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

表演可以采用师生表演朗读、男女生表演朗读、小组间表演朗读、个人表演朗读等等。如碰到语篇内容简单的,可以尝试让程度好的孩子个人表演朗读。这种形式的朗读,对学生知识的巩固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相应角色,并能正确朗读,这样可以提升优等生的朗读能力。对于语篇内容稍难的,可以让学生分组挑选角色表演。这样既可以优带差,进行合作学习,又可以让差生有个缓冲的过程,促进差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情境伴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让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以此开展英语学习和语言运用。在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语篇文本情境生活化、趣味化和真实化。情境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嘗试边呈现情境边领读,让学生不看课文跟读。情境的呈现可以通过简笔画、图片、实物等。这样的朗读方式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能加强对文本的记忆。

4.复读跟随

由于我们小学英语课时不多,在课内训练朗读文本时间有限,因此一定要把朗读延伸到课外。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及时复习朗读尤为重要。因此,反复跟读文本,及时复习课上所读,才能达到巩固朗读效果。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利用“一起作业”平台布置跟读、朗读、表演读等口头作业,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也增强了学生朗读意识。同时,还强调学生在朗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指到(用手指点读),尤其对低中段孩子来说,即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在朗读语篇情境中认读、理解单词和句子的能力。

当然,学习朗读英语没有绝对的“三八”线。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都渴望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我们农村孩子更是如此。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特性,在教学中多安排让学生展示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在课前的duty time时间里,可以让学生轮流读一读自己最感兴趣的英语课文。如果是Let's talk形式的课文,也可以鼓励学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开设班级、校内朗读比赛;还可以设立学习小组,通过以优生带差生形式,让小组内部成员互相督促朗读。同时,可以设立“英语朗读小达人”并奖励学校统一发放的英语星级奖励贴。教师要运用多种途径带动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的朗读中来,真正实现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语篇朗读侧重点

1.侧重学生读的兴趣的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作为老师,尤其是在我们农村学校这种缺少语言环境的英语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如何切准學生的兴趣点,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是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教师可以利用已有的教学材料,激活学生朗读兴趣的“细胞”,上课前找出学生对于哪些朗读材料感兴趣,根据这些材料寻找相适应的朗读内容等。

2.侧重学生读的习惯的养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读的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在朗读中丰富语言材料;可以从朗读中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培养摘抄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收集朗读资料的习惯等。

3.侧重学生读的资源的开发

认读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用书,还可以从《牛津英语》《英语周报》《时代英语报》、绘本画册等中取得。尤其是绘本画册,非常适合低年级段的小学生阅读。由于绘本上的图片多,文字相对来说较少,低年级段的小学生不但不会感觉厌烦,甚至通过图片会对其中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此展开想象,进而发展写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养成大声、大胆、大方的朗读习惯,不但能促进学生记忆力的提高,而且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朗读习惯和形成有效的朗读策略,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提高小学生英语诵读的有效性中国论文网 2020(6)

[2]小学英语朗读王崇文课程·教材·教法 2016(05)

[3]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方递珍 当代教育 2017(06)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研究策略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