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桃园主要害虫及防治策略
2021-08-02肖婷褚姝频郭建许媛周福才杨敬辉
肖婷 褚姝频 郭建 许媛 周福才 杨敬辉
摘要:通过黄板诱集研究秋后(2019年9月10日至12月10日)桃园主要小型害虫种类、数量及其发生动态和活动区位分布,并对其防治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秋后桃园主要害虫有桃一点叶蝉、蓟马、桃蚜、果蝇和橘小实蝇;果蝇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桃树上部,蓟马的活动区域在桃园的中上区域,2个区域峰期同步,叶蝉、橘小实蝇和桃蚜主要集中在桃树第1分枝的中间区域活动;从园区分布区域看,叶蝉、果蝇、橘小实蝇和蓟马在园区周边诱集到的数量较多,桃蚜的活动方位比较均匀,达到高峰时,园区中间的数量最高。由于2019年秋季气温偏高,桃蚜一直持续到12月初。因此,建议桃生产结束后,可在桃园周边悬挂性诱剂诱杀橘小实蝇,清理或处理周边杂草,减少叶蝉基数,园区内部及时清理杂草,悬挂黄板,消灭桃蚜,冬季枝干涂白。
关键词:桃;害虫;黄板;防控;橘小实蝇
中图分类号:S436.62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12-0080-05
收稿日期:2020-09-09
作者简介:肖 婷(1982—),女,山东兖州人,硕士,副研究员,从事果树植保研究。E-mail:xiaoting826448@163.com。
通信作者:杨敬辉,博士,研究员,从事植物保护方面的研究。Tel:(0511)80978081;E-mail:yjhnn32@126.com。
苏南丘陵地区桃产业已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产业。但随着面积的增加、品种和栽培模式的多样化,病虫害的危害逐年加重,危害桃树的主要小型害虫有蚜虫[1-2]、叶蝉[3]、蓟马、果蝇、橘小实蝇、介壳虫、叶螨等[4]。在桃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春时节,农户一般采用喷洒化学杀虫剂的方式进行预防[5-6]。但在秋季桃采收后,桃园一般均处于闲置状态,直到冬季修剪、施肥、涂干。本研究从桃采收后开始监测桃园主要害虫发生动态与区域分布情况,旨在掌握秋后主要害虫活动规律与越冬时间,并据此分析秋后防控时间节点,为桃树病虫害精准防控、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区概况
试验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31°57′N,119°12′E)进行。桃园面积约为 2 hm2,桃树主要品种为拂晓、霞翠、紫金红2号、紫金红3号、中油19号等,树龄为 6~8 年,株行距为 3 m×3 m或 3 m×4 m。桃园管理水平一般,往年害虫发生较严重,每年8月全部采收结束。监测区域分布在园区桃园内,其南面内部道路对面依然种植桃树,东面为园区内部道路,对面为梨园(有围挡),另外两面外围围挡,围挡之外为园区主干道。
1.2 试验方法
1.2.1 桃园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动态调查
采用黄板(25 cm×40 cm)监测害虫种类及发生动态。于2019年9月10日挂黄板,重复3次,挂板后每 7 d 调查1次,记录黄板上主要害虫种类及数量,全部调查结束后计算平均每板虫量。每次调查后更换黄板。
1.2.2 秋后桃園主要害虫活动分布调查
分别设桃树顶端以下10 cm处(上区)、植株第1分枝处(中区)2个高度处理。试验设3次重复。2019年9月10日挂黄板,此后每7 d调查1次黄板上害虫种类和数量。
1.2.3 桃园不同方位上主要害虫分布调查
在桃园南边(A区)、园区中间(B区)和东边(C区)等3个区域各选择3棵桃树,每株树上分别挂1块黄板,悬挂的高度在植株第1分枝以上10~20 cm处。2019年9月10日挂黄板,此后每7 d调查1次黄板上昆虫的种类和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秋后桃园主要害虫种类和发生动态
由图1可知,秋后桃园主要害虫有桃一点叶蝉(Singapora shinshana)、蓟马(Thrips)、桃蚜(Myzus persicae)、果蝇(Drosophila)和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整个调查期间,平均1张黄板共诱集桃蚜14 345.50头,占总诱集量的73.27%,其次是蓟马和橘小实蝇,分别占总诱集量的13.06%、12.24%,
果蝇和桃一点叶蝉诱集数量较少。
从发生动态看,由图2可知,秋后桃园诱集到的5种主要害虫均有高峰期,其中果蝇在9月24日达到第1个高峰,而后数量略有下降后上升,10月8日又出现1个小高峰,10月15日以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桃一点叶蝉第1次调查数量较高,而后下降,10月8日再次出现1个高峰,10月15日以后逐渐减少,2周后完全消失。蓟马的发生世代交替,明显高峰发生在10月1日和10月22日,而后逐渐减少,11月12日以后逐渐消失不见。橘小实蝇从9月24日开始出现,数量平稳3周后迅速上升,于11月5日达到峰顶,而后急剧下降。桃蚜自10月29日数量开始急剧上升,11月19日达到峰顶,平均每板(2面)约为4 000头,高峰过后数量急剧下降。
2.2 秋后桃园主要害虫活动分布
对在桃树上、中2个区域诱集到的害虫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可知,不同昆虫的活动区域有明显差异。由图3可知,果蝇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桃树上部,尤其在高峰时期,上部区域数量明显高于中部区域,但中、上2个区域均有明显峰期。桃一点叶蝉的活动区域与果蝇不同,叶蝉主要集中在桃树第1分枝的中间区域活动,数量明显高于桃树上部区域,且有明显的高峰期,上部区域叶蝉数量较少,有峰期但不明显(图4)。
由图5可知,蓟马的活动区域在桃园的中、上区域,2个区域峰期同步,上部数量略高于中部。橘小实蝇的活动区域与桃一点叶蝉相似(图6),桃树第1分枝中部区域数量较大,明显高于上部区域,而且具有明显的高峰期,趋势基本同步。在上、中2个区域诱集到的桃蚜数量变化趋势完全一致(图7),均具有明显的高峰期,但桃树第1分枝中部区域诱集到的数量较大,明显高于上部区域,同时试验中还发现,有翅蚜后期均落入地面杂草和枯枝烂叶中。
2.3 秋后桃园不同方位上主要害虫分布
本研究分别将黄板挂在桃园南边(A区)、园区中间(B区)和东边(C区)等3个区域,试验结果(表1)表明,不同昆虫主要活动方位有明显差异,同一昆虫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方位也有明显变化。前期(10月1日之前)果蝇在A区诱集到的数量明显高于B、C区,存在显著差异,B、C区数量相差不大,差异不显著。监测初期桃一点叶蝉活动方位主要集中在A区,其次是C区,2区之间数量相差不大,差异不显著,桃园内部B区相对数量较少,与前两区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后期高峰期,B区数量明显上升,高于C区,后急剧下降,3个方位区域诱集数量上有差异,差异不显著。蓟马的活动方位主要集中在C区,数量高于A、B区,存在显著差异,A、B区数量相差不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变化趋势完全同步。橘小实蝇在监测初期,数量开始上升阶段B区数量最多,其次是C区,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A区数量最少,与前2个区域差异显著,随着数量的上升,达到高峰时,C区数量最高,其次是A区,最少的是B区,三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桃蚜的活动方位分布比较均匀,3个区域的诱集数量相差不大,峰期同步,达到高峰时,B区的数量最高,与A、C区数量上相差较大,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中的园区是果树混合园区,包含桃、梨、葡萄、草莓、猕猴桃等多种果树,桃园毗邻梨园,每年8月结束桃果实采收工作,直到12月除草、修剪、施肥、枝干涂白等田間工作才陆续展开。9—11月期间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接近自然生境系统。通过研究发现,秋后桃一点叶蝉、蓟马、桃蚜主要危害叶片,造成叶片早衰、脱落。果蝇数量较少,未见危害。由橘小实蝇成虫诱集数据分布情况,可推断幼虫危害果实后,掉落园中,随后化蛹,羽化,11月中旬成虫高峰期过后,产卵于何处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因秋后主要害虫发生时间、活动区域不同,可结合农事操作精准防控,减少越冬代产卵及种群数量,为下一年减少用药提供支撑,秋后9月底到10月上旬可在园区周边悬挂带有叶蝉性诱剂的色板诱杀叶蝉,10月中下旬积极清理田间及园区周边杂草,减少越冬代叶蝉和蓟马种群基数,10月底开始在园区周边及中间悬挂黄板诱集桃蚜和橘小实蝇,在园区周边悬挂橘小实蝇性诱剂诱杀成雄虫,并于桃蚜高峰期,采用内吸性杀虫剂,喷洒桃树,消灭越冬卵,12月进行冬季枝干涂白。另外有文献利用成虫的趋性[7],在夜间利用灯光诱杀趋光性成虫,释放天敌如异色瓢虫[8]、大草蛉、蜘蛛[9]、东亚小花蝽[10-11]、蚜茧蜂[12-13]等可有效防控叶蝉、蚜虫、蓟马等害虫,此方法在有条件的果园可以适时开展,对桃园生态有很好的调控效果[14]。此外也可利用白僵菌防控桃蚜[15-16],采用趋避剂和性诱剂相结合防控橘小实蝇[17-18]。2019年秋季气温较往年偏高,蚜虫的峰期较往年延迟,数量偏高,甚至在后期叶片上发现少量无翅蚜危害。因此,准确把握害虫防控时期,是有效防控害虫危害、减少损失的重要条件。而害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直接相关性,因此监测气候环境变化是预测害虫发生的前提,利用性诱剂、色板等材料监测害虫发生量,可以预测害虫危害时期,从而适时采取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学超. 上海郊区桃重大虫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8(4):124-125,130.
[2]李小一,刘 伟,徐 严,等. 桃树主要病虫害测报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果菜,2018,38(4):20-24.
[3]陈苏臻. 桃一点叶蝉种群消长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J]. 福建果树,2012(2):32-34.
[4]张安盛,于 毅,张思聪,等. 桃园山楂叶螨、桃一点斑叶蝉及其主要天敌生态位[J].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1):44-47.
[5]吴利民,柴立英,杜连营.五种药剂对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41-43.
[6]华曹杰,陈 伟,高 寒,等. 不同药剂防治桃蚜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8):96-97.
[7]顾爱祥,周福才,陈学好,等. 黄板在设施蔬菜害虫预警和诱杀中的应用技术[J]. 长江蔬菜,2019(9):58-60.
[8]邱晓红,陈雅婷,熊凯凡,等. 不同防控方法对江苏句容桃园桃蚜防效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8,38(12):53-56.
[9]邹运鼎,周夏芝,毕守东,等. 草间小黑蛛与桃一点叶蝉之间的数量关系[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0(3):231-234.
[10]王 然,王晓灵,王 甦,等. 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害能力评价[J]. 环境昆虫学报,2014,36(6):983-989.
[11]尹 哲,李金萍,董 民,等. 东亚小花蝽对西花蓟马、二斑叶螨和桃蚜的捕食能力及捕食选择性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17,37(8):17-19.
[12]翟颖妍,张家韬,张 强,等. 烟蚜茧蜂寄生蚜虫种类范围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7(17):97-98.
[13]谷星慧,杨硕媛,余砚碧,等. 云南省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技术应用[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31(1):1-7.
[14]刘军和,赵紫华. 昆虫视觉在寄主寻找及定位过程中的作用[J]. 植物保护学报,2017,44(3):353-362.
[15]朱 虹,骆绪美,宋仅星,等. 球孢白僵菌对桃蚜及其两种捕食性天敌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9):2413-2418.
[16]奚广生,李海涛. 人参茎叶、根部皂苷对桃蚜解毒酶活性影响及作用对比[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151-155.
[17]全金成,陈贵峰,江一红,等. 广西桃李梨橘小实蝇为害调查及其田间防控试验[J]. 中国南方果树,2019,48(6):86-91.
[18]席 涵,刘 秀,舒海娟,等. 推拉策略在橘小实蝇防治中的研究进展[J]. 农药,2019,58(4):24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