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文阅读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点探讨

2021-08-02次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次母

摘 要:在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着全面的调整与优化。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创新阅读理念、设计阅读方案,促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成长则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群文阅读理念为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更加注重篇章之间的联系,也更强调阅读育人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点探讨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有了突飞猛进的改变,从曾经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已不复存在。在现今的教学方法当中,教师以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在教学课堂中。那么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来讲,群文阅读理念,以创新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体系,更高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学习。

一、改善教学理念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充满了许多的好奇,并有着浓厚的探知欲望。因此,在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耐心解答,并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以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学习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参与度较低。而现今社会正导向于应用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将死板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例如,教材中《草船借箭》这一课,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当中,采用PPT、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以动画片的形式放映《草船借箭》的视频,让他们对这个故事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文章产生一定的兴趣,再让学生回到教材当中,解读草船借箭的具体内容和含义。教师在学生看视频的过程当中,相应地解读、讲解关于《草船借箭》的其他课文以及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更扎实地记住文章所讲的知识点及难点,从而加深他们学习的认知度。让他们在读后进行续写,发挥学生的创作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高效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融入群文阅读的思想。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让他们互相之间介绍,并讲解自己阅读过后的感想。将学生分成小组,以戏剧舞台的形式,让他们自己分配角色,以舞台剧展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吸引他们的阅读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兴趣。让他们可以更好地借助群文阅读的方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水平。

二、运用群文阅读加强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学生是最直接的“感受者”。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并且建立了立体紧凑的阅读课堂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这样有趣的课堂上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这样的人文滋养中,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凝练其终身受益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丝绸之路》一课的学习中,关于丝绸之路对于中国的意义,学生可以通过搜集文中优美的句子深入学习了解。教师还可以从课外找出丝绸之路的相关故事和背景,将这些资料放在一起和教材课文同步。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大胆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跟其他同學讲出自己对丝绸之路的“所见所闻”,延伸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展视野。以“丝绸之路”作为此次学习的主要议题,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外的知识扩展相对应,整合课内外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学生的学习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丝绸之路”的地图,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其中的特别之处在哪里,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学习课外知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中“伟大的路”的含义,然后通过课外资料的延伸详细“琢磨”一下这句话的深意。课文中关于“丝绸之路”的描写篇幅相对于课外的资料较少,但还是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课文中的内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能看到的“丝绸之路”是什么样子的。张骞出使西域,安息国将军热情地迎接中国使者,然后双方交换礼物,这当中张骞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次出使西域的贡献和经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谈一谈。教师要敢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在课堂中也体会一把“教师”的感觉学生做主的时代“来临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思考,从而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三、利用问题启发,指导阅读方向

在群文课堂上,教师应明确阅读思路,合理安排不同文本的阅读过程,并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有序阅读,思考不同篇章在情感表达中的特点以及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凸显阅读主题。例如,在“乡愁”这一主题的课堂指导中,教师首先利用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营造情境,提出问题:在这首诗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乡愁”的主题。接下来,结合《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的内容继续提问,要求学生根据预习说一说对阅读的体验,学生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让文本主旨逐渐呈现。最后,教师继续追问:在这三篇文本中,你能够体会到怎样相似的情感?从哪些角度能够建立文本之间的联系?这样的问题启发将学生的视角从单个篇章转移到多个篇章,为学生深化阅读主题、把握文本情感内涵提供了支持。

结束语:

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提高其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对学生日后的学习、成长、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小学教师要充分挖掘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的有利作用,让群文阅读充分发挥作用,帮助学生逐渐把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从而使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园园.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智力,2020(24):99-100.

[2]张晓君.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艺术,2019(02):63.

[3]俞维叶.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2018(07):14-15.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