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02陈德兵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陈德兵

摘  要:“儿童绘本”作为儿童阅读的重要媒介之一,凭借其丰富多样的图画符号,简洁童趣的语言,帮助儿童逐渐认识和感知世界,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将“儿童绘本”引入小学美术课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创作欲望。本文主要针对“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1“儿童绘本”的特点和教育价值

1.1有趣的语言尊重儿童的内心世界

绘本用形象的图画对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诠释或者升华,文字与图画交相辉映,互为转化,各自保持其固有的独特魅力,同时又相互映衬。除了文字语言外,绘画也是十分重要的语言,文字与绘画的转化与结合为文学作品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和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更加符合儿童的发育规律和思维习惯,也更能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绘本作者从不同年龄儿童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能力出发,把乏味的说教、枯燥的知识、严肃的道理用儿童自己的或者是喜欢的语言表达和传递出来。作品中往往运用多种有趣的修辞手法去帮助儿童对内容进行理解,有趣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心理,通过阅读便潜移默化的将教育目标传递给儿童,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1.2有趣的形式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寓教于乐”的形式成为了“儿童绘本”创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快乐至上”的圖画书,是儿童阅读的需要,它能跨越时空让儿童进入到新的世界,让城市儿童去到乡村,让农村儿童来到城市,让他们插上翅膀翱翔太空,钻进潜艇畅游大海。画家根据文字内容用形象和色彩进一步去表达内容,营造情绪氛围,从视觉上吸引儿童的目光,满足好奇心和情感需求,视觉语言是文字语言的情感升华。除了精美的画面以外,绘本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趣味化,从黑白版画到电脑绘画,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这些有趣的形式大大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2“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选择适用于美术教材的绘本

小学生美术学习多集中在“造型·表现”领域,教师可以结合本学期教学计划选取适合美术教材的绘本。而“儿童绘本”的题材选择不能只是为了和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似,可以结合本课教学主题、教学目标和与学生的美术认知相适应相融合的“儿童绘本”进行选择。如《我们身边的线条》可以引入绘本《小不点》进行教学,通过绘本中小猫玩耍时的毛线球、毛发、扫把等线条来呈现各种不同线的表达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绘本内容,将这些线条进行整理归纳,学生对“线”进行系统学习。绘本的选择应该要符合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通过绘本故事引发共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发挥主观能动性、施展创作欲望。在选择绘本资源来服务美术课程目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中设置的课程目标在多个绘本中选择个别图画,不必让学生以整本书的形式学习,只要注意在课堂中让学生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去学习。

2.2通读绘本,感知图文之意

学生拿到一本绘本,首先映入眼球的是绘本的封面,因此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从封面开始读主题读作者读封面传达出来的信息。如绘本《我家是动物园》的封面主人公像一只倒立的猴子,让人不禁猜测动物园与他的关系,再到扉页中主人公欢迎大家进入动物园开始,自然地引出后面的“动物”主角,又与正文中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出其不意地让读者对故事情节充满好奇心。封面和扉页中的插图用油画棒塑造的形象和大块平涂鲜艳明亮的色块,符合现阶段学生的美术表现特点,能产生亲切的感觉,与该书可爱滑稽又富有奇幻色彩的内容互相呼应。

2.3提升学生的感受力

教师需要具备“夸张”的语言能力。夸张的语言更富感染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感受和理解绘本的情感和色彩;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更形象的展示角色的情绪动态;趣味的提问和悬念设置能更好地刺激学生联想和创意。教师与学生一起走进绘本的世界,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不断的变换成其中的角色,带动学生用表演的形式身临其境的带入角色和情景,通过观察和体验构建角色的形态,寻求创作的灵感和创意。

例如:赏析绘本《我爸爸》,绘本中有趣的内容、生动的画面、纯朴的语言、排比的句式、夸张的超现实主义手法勾画了孩子眼中既强壮又温柔的完美爸爸形象:“我爸爸真的很酷!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他一跳可以跳过月亮;还会走钢丝,而且不会掉下来;他敢跟巨人摔跤;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地就跑了第一名。”老师变身为这位无比自豪的孩子,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模仿书中穿着睡衣的爸爸,跟着情绪的节奏,从开始的幽默、风趣慢慢转向柔软、温暖,再到最后“我爱他,而且你知道吗?他也爱我(永远爱我)!”刚才还哈哈大笑的孩子们此时己经眼角红红的了,他们在老师夸张的表演和情绪的起伏下,已经开始在心中构建自己的爸爸画像了。

教学中夸张的表达不仅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能更好地激发阅读和创作的兴趣,也能通过体验提升他们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2.4自主创编,发挥想象

如今“儿童绘本”也被更普遍地运用到美术课堂中,教师更应该深入挖掘绘本中的教育寓意和与美术有关的一切表现元素,用儿童喜欢的方式和美术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每一个低段儿童都喜欢看故事,在共读绘本的过程中故事情节在头脑中形成图像记忆,对学生的创作提供强大的图片记忆和思维空间的支撑。学生在经历临摹、续画的环节后对绘本创编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可以以命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创编绘本,或是自己经历的奇妙的一天,或是自己的喜怒哀乐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创编的素材。

3结束语

总之,儿童绘本饱含着丰富的教学价值并深受学生们的青睐,绘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精彩的画面效果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以及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加上多变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审美修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陈敏薇. 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才智,2015(02):229.

[2].谷大勇. 浅谈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50-51.

猜你喜欢

儿童绘本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策略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