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如何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2021-08-02李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李雪

摘  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科素养。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就面临着新时代下新的教学理念所赋予教师的教学任务和责任。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明确其教学内容,注重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能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首先阐释了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师之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众多的小学数学教师也在积极适应改革要求,教学理念随之改变,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不是一味地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策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熟练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学科的实用性。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实践类课程教学不完善

由于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在班级中的学习自律性不高,而数学教师为了掌握课堂教学主动性,一般都是要求学生听讲,不给予学生过多的机会表达自己。虽然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较少,未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未充分体现出数学课程的实用性。

(二)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存在一定随意性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部分小学在设置课程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例如,未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开设的课程内容并不符合教学内容,所讲述的知识仅仅局限于形式,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范畴。同时,设置的理论数学课程存在较多的相似且重复的内容,缺乏创新性,不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开设课程时也忽视了这一差异性,导致教学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制约。

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适当引入数学文化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具备的生活经验尚少,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历史文化十分有必要。数学作为一门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学习判断能力,最终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述圆柱圆体这一节内容时,首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或者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自行去观察、发现。在学习圆周率该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为什么将圆周率定位3.1415,是谁定义了圆周率,这位定义者的历史。通过这种故事性的讲解形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学习数学文化,也能够让学生学习数学文化中蕴含深层次内涵以及哲理,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述统计图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一个扇形,扇形上不用颜色所占的多少来展示统计图中比例的概念,又或者用长短不一的条形图进行比较,能够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选择自己想要的方式进行比较统计数据。与此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加入一些视频或者图像的形式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生动的视频动画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需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且不能够架空实际生活来讲解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认识、分数的计算以及数值大小比较等都离不开生活实际,在讲解球的体积时,也可以将使用实物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也活跃了教学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课堂内容,树立良好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开动学生的头脑,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并且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教学方案,从而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理解数学问题。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教学内容不能只有单调的文字和数学,这并不能够使学生对课堂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借助课外丰富的学習素材,充实数学教学内容,逐渐活跃学习课堂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的精简性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特别是对于班级中数学理解能力较差的同学,教师更加需要应用简单易懂的语文表达,让这部分同学在不易理解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究,燃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加科学客观的评价学生,充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尊严,采取鼓励性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针对课堂教学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目标不仅仅要传授小学生基础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自身的教学内容时,不断优化其教学策略,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借助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崇. 探究小学数学如何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 情感读本,2019,000(035):125.

[2]魏晓梅.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2018,000(012):89.

[3]文世全. 小学数学如何在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483(06):124-125.

[4]刘晓萍. 小学数学如何在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 教育,2019(12):00067-00067.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