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
2021-08-02陆冬玲
陆冬玲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刚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学生,并且小学的学生是刚刚开始接受学校系统的教育。所以文言文相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后面是由于文言文枯燥难度,另一方面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文言文还没有一定的积累。所以,在此基础上,小学教师对于学生文言文的授课是相对具有挑战性的。教师在进行文言文书授课时,学会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利用这些技巧和方法提高小学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积累实词;刨析常见句式;品味情感
首先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文言文的学习也不例外。很多学生在刚刚一开始学习文言文时觉得十分的困难,且读不懂文章。这都是因为刚开始接触文言文而没有积累的原因。文言文当中大多数的实词都是重复出现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对所学的文言文实词进行及时积累。其次文言文读不懂,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文言文当中一些复杂的句式,令学生难以理解。人这些趋势大多数是有固定的模式的,所以学生同样可以像积累诗词那样,把这些句式积累在本子上。这样越来越多的积累,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知识储备,在日后看见就会不觉得陌生和难以理解。最后大多数的文言文都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处身于作者的经历去思考问题,就能更好的把握文言文的思想情感,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习的文言文。
一、积累文言文实词
文言文中的词语,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虚词大多数是一些语气词,没有特殊的意义。所以不需要学生特别的关注和积累。但是实词是具有一定的意义的,并且可以充当一定的成分,这些诗词大多有固定的意义。医学生可以把某些诗词的固定意义、常见意义,积累在一个实词本上。定期的拿出来阅读复习,这样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司马光砸缸》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在课下准备一个专门记录积累实词的笔记本。把课上所讲到的文言文常见实词以及意义都整理到本子中。比如,在学习这篇文言文中就出现了许多常见实词。例如“凛然”“足跌”“退”“自是”“至”“庭”等。这些实词都是很常见的。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大概了解了这些实词的意义之后。再让学生在课下把这些实词记下来,这样慢慢的在越来越多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积累。有了这些扎实的积累,学生看到文言文也不会束手无策,文言文也就显得不那么晦涩难懂。
二、刨析古文固定句式
文言文不是复杂多变的,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学习,。学生就会发现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具有一定得套路,只要掌握住这个固定套路,学习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套路就是文言文中所具有的固定的句式。这些固定的句式一般有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这些句式有难有易,但是都是固定套路,固定的模式。只要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教师及时的让学生对这些固定句式进行积累。相信学生掌握起来也不会那么的困难。
例如,在教授《守株待兔》这篇文言文中就出现一些文言文固定句式。这是教师就应该重点给学生讲授这些句式。把这些句式作为考点难点重点去让学生进行学习掌握。掌握这些句式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去记住这些模板。而是学会发现这些固定句式的规律,去掌握其中规律。在掌握了这些规律之后就能在下次学习文言文过程中比较快速的理解文言文。在《守株待兔》这篇文言文中“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话就是一个“为”结合动词表示的被动句。这时就可以掌握一个规律,即文言文中被动句的构成规律。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着重对这一句进行剖析讲解来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三、品味名句蕴含情感
大多数的古文都是诗人通过诗句词的形式来传达一定的情感。尤其是一些经典名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和表达的方式都是值得教师带领学生去深入研究的。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设身处地的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是帮助理解文言文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文言文是晦涩难懂的,理解了其中诗人的情感,自然学起来也会比较轻松。那些经典流传的名句大多数是值得学生去深入体味的。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品味其中的思想情感。
例如,在教授《铁杵成针》这节课时,教师不仅仅要带领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实词,掌握固定句式。并且还要带领学生在此基础上去把握本文所体现的精神或者是思想情感。告诉学生,虽然把一根铁柱磨成一根细细的针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但是只要有有心人去锲而不舍的去堅持做这件事情是一定能够做好的。这就是在掌握文言文表层意思的基础上,对于文章升华部分的理解。在理解了之后,学生才算真正的掌握了文章。
总之,文言文的学习其实并没有学生想起来那么困难。文言文的教授也没有教师教授起来那么不易。只要教师掌握适用的方法去对学生进行教授,那么文言文的学习一定会变得简单有趣。在学习文言文的初期,一定要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在词掌握的基础上就可以上升到对句子句式的把握。把握了句式就有助于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那么吃力。在掌握了文言文的实词和句式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对思想感情的掌握进行加强。通过以上办法,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才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阮琼.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0)
[2]颜廷安.小学文言文教学方法例谈[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2)